农垦改革在创新驱动中前行
2015-05-30李月星
李月星
12月1日,中国政府网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就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根据意见,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意见指出,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农垦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农垦改革发展背景与意义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历史上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农垦已经具备了承担更加重要历史使命的基础和条件。但农垦还存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社会负担依然沉重、政策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从中央层面对农垦改革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农垦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国有农业企业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打造一支力量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抗衡、取得竞争优势,更是关系到能否掌握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动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
意见提出,深化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发展。
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
农垦改革兼具国有企业和农业农村改革的双重特性,必须按照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重点,守住三条底线,明确四个定位”。
坚持一个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垦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通过改革把农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把握两个重点,就是在发展上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在改革上要以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为主线。
守住三条底线,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严防国有资源资产流失,决不能把国有经济改没了、把农业改弱了、把规模改小了。
明确四个定位,就是要努力把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要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发挥农垦在农业对外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意见亮点:三个突破
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介绍新时期农垦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三个突破:
一是理论上有突破。提出农垦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新时期农垦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就是要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二是改革上有突破。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导向,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重点回答了垦区怎么改、农场怎么改,以及人员、资产和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等怎么办的问题,但同时又结合农垦实际提出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办分离、购买服务”等改革过渡路径。
三是政策上有突破。提出要实现“一个同步实施、两个全面覆盖”,即各项规划要在农垦同步实施,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要在农垦全面覆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出要以财政性资金为先导设立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