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与管理策略
2015-05-30刘国春
刘国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胀预期的管理成为了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通胀预期对国家政策制定、总体供需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人研究了通胀预期概念、国内外通胀预期研究现状、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和通胀预期的管理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讨论了通胀预期的衡量方法和其形成机制的分类,在管理策略方面则重点研究了央行信息披露、生活用品价格、房价和监测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旨在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和管理进行思考,提高通胀预期的管理指导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管理策略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于还未发生的通胀的一种猜想和判断,通胀预期按主体分为三种,消费者通胀预期、生产者通胀预期、经济学家通胀预期,其中对消费者通胀预期的研究相对重要,因为居民的消费预期直接影响其日常的消费水平和投资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某一时间段内的供需关系,也为一系列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胀预期形成机制是依据通胀信息进行通胀预期的过程,按认知程度分为三类,适应性预期、有限理性预期、理性预期,确定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类型有助于准确定位通胀目标,进而有效地进行通胀预期。
一、 国内外通胀预期研究现状
对于通胀预期的研究主要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胀预期的衡量与估计方式,其二是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通胀预期的衡量估计方法分为三类:随机调查抽样、依据期货价格进行预测、构造通胀率与相关经济变量关系的计量模型。由于地域性差异及时代背景不同,在进行通胀预期时所选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而对于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则有很多的观点,最突出的三种是:适应性预期、有限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最被国内外学者认同的是适应性预期。
(一)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通胀预期研究发展较为成熟,在其进行通胀预期的衡量与估计时,常用的方法为随机调查抽样和构造模型,因为这两种方式更为直观并且没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有学者提出通胀预期不可直接被测量,但是通过样本调查和概率法分析仍能的到与实际相符度较大的通胀预期结果,如1975年由Carlson和Pakin提出的C-P概率转换法为通胀预期的衡量估计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对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观点也是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通胀预期的形成是适应性的,是非理性的。
(二)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通胀预期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国外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通胀预期的衡量,我国现行的方式多为随机调查抽样法和C-P概率法,联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就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能产生更准确的结果。我国学者普遍认为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是不完全理性的,它与我国居民的认知、收入水平和地域分布有关,并且部分学者认为,通胀预期同样受心理活动的影响,所以在研究通胀预期形成机制时也要同时引进心理学的内容。
二、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
(一)央行信息披露的影响。央行信息披露即公共信息是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大众在进行通胀预期时普遍会参考央行发布的信息披露,受其影响和指导。央行信息披露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经济活动和通胀预期,通常情况下,央行信息披露的精确度常与大众个人信息的精确度进行对比,当公共信息精确度低于个人信息时,公众普遍不会选择参考公众信息,因而其对大众通胀预期的指导作用就无法显现,居民的通胀预期的形成就较为困难;当公众信息精确度高于个人信息时,公共信息对于公众的指导作用就大大增加,公众会将个人的信息向公共信息靠近,进而以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通胀预期。因此,央行的信息披露的影响,在通胀预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 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经调查,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为适应性预期,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根据之前的经验和通胀预期偏差来进行现在的通胀预期,例如生产企业根据上一年的销售情况和原材料价格变化来制定今年的生产计划和购进计划;农民根据上一年的种植情况和销售情况来制定今年的种植计划等等。我国消费者也会根据自己之前的预期情况来进行新的通胀预期,多为经验主导。
(三)通胀预期影响因素。经过长时期多方面的随机抽样调查,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呈现“高通胀”的趋势,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物价会上升,而受访者的依据集中在生活用品、油价、房价及工资的上涨,另外还有小部分的受访者是根据新闻、政策及网络报道进行预测,这又一次证明我国的通胀预期形成机制是适应性预期。除此之外,公众普遍对国家政府发布的报告和央行的信息披露持不信任的态度,原因在于政府和央行常常对通胀持乐观态度,因此所制定的政策就不能满足公众实际的需要。
三、 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策略
(一)增加央行信息披露精确度。增加央行信息披露的精确度就是提高公共信息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在发生通胀时要向大众报告真实的信息。首先,央行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到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较为正确的通胀预测,为向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奠定基础。其次,在进行信息披露时,要按照分析结果如实披露,减少私人信息的比例,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最后,央行还需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及时正确地解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为公众的通胀预期做出正确有效的指导。
(二) 做好生活用品供给管理工作。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较为重大,所以,做好生活用品供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市场的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变化,以上涨为主,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变为整个市场的通胀。因此,政府应及时制定一系列针对低收入家庭和养殖生产者的补贴优惠政策,进而降低成产成本,稳定价格,使公众的通胀预期处于一个稳定合理的区间。
(三)控制房价。在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中,房价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我国房价的上涨,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也朝着高预期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炒房行为的存在,房价泡沫也在快速形成。因此控制房产价格是稳定通胀预期的重要保障,这需要政府的调控,如增收房产税,对购房进行补贴,出台相关政策促使开发商对房价进行下调等等。控制房价使其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是稳定了我国的通胀预期。
(四)建立健全通胀预期监测系统。通胀预期也需要管理和监测,全面了解大众的通胀预期的动态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指导,制定合适的政策。根据我国的现状,随机问卷调查是最有效的监测方式,政府要成立监测通胀预期部门,定期对公众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来及时了解公众通胀预期的发展情况。除此之外,央行也有监测通胀预期的职责,对其客户的储蓄、贷款情况进行整合分析,确定其客户的通胀预期状况。通过及时的监测,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才能得到动态的管理和指导。
四、总结
通胀预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居民的消费、投资水平和计划都以其为依据进行确定,另一方面,国家的相关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受到通胀预期的指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胀预期的管理也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关注点之一。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是以适应性预期为主,另外明确其影响因素包括央行信息披露的准确度、生活用品价格、房价油价等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指导。最后,通胀预期的管理要从增加央行信息披露精确度、稳定生活用品价格、控制房价、建立监测系统入手,多方面立体化地进行管理和调控,保证公众的通胀预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参考文献:
[1] 戴菊贵,王伟.论通胀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J].中国商贸,2013
[2] 陈剑.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