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自我教育教学模式探析
2015-05-30廖晨宏
廖晨宏
摘 要:当前高校多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为主,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的融合尚未扩展。建构主义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环节锻炼自我表达和分析能力,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有较好的效果。
现今国家在诸多领域进行深化改革,而教育历来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会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变化发展的社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高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学模式是符合国家对教育的发展要求的。
1.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与高校教学方式转型的关系
目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强调教多过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学习能力不足。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强调以真实应用为基础实现技能培养,在注重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许多高校的教育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从教学的主动性来看,学生的认知层面仍属“接受”模式。长期“接受”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会产生慢性的不良效果,这一结果也有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
建构主义研究表明,学习的质量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建构,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有自己原有的知识为经验基础,对新知识重新认识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对于知识而言,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好的东西交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高校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扩展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延伸,高校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探索的态度,学会应用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新问题。加之高校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形成对事物的基础价值观,建构主义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采用基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和经验来分析和接受新的观念和知识,较为适合高校学生的认知特点。
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教学模式的途径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习能力的养成已经在过去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形成,高校教学应该赋予其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展现,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笔者担任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在课堂上和课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教学模式有以下途径。
第一,课前讨论时事新闻。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及时,但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学生又缺乏对信息的辨识和判断能力,特别在一些网络媒体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产生偏颇认识。课堂正是学生将日常所见所想展现出来的平台,自我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前讨论时事新闻的教学环节,学生既能增长见识又能锻炼语言表达,教师更能通过学生的表述,直接了解到学生的观念,进而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二,热点分析,分组研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定位我国在国际舞台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课堂上开展时政热点讨论活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由学生分组自行寻找热点开展讨论,二由教师提供热点新闻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前者的教学活动受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题材较为分散,重点不突出;后者的教学活动较有组织性,学生讨论针对性较突出,但认知层次不分明。
第三,课后阅读,撰写读书报告。在开课时给学生列出本门课程相关参考书籍,布置学生课后分组阅读其中一本,撰写读书报告,派本组代表上台口述汇报。阅读和汇报学习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有一定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和撰写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所想的知识通过口头及书面的形式展现,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建构主义理念下学生自我教育模式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高校课堂教育模式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践的开展,本课程以三种教学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包括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报告成绩及学生反馈分析,该教学方式颇受欢迎,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从长远来看,课堂课后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创造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翠霞.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理念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5).
[2]陈海燕,孙红霞.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理念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3(02).
(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