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亚投行

2015-05-30叶海琳汪雪慧

2015年14期
关键词:亚投行机遇挑战

叶海琳 汪雪慧

摘要:2015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倡议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构想毫无悬念地成为年会最火爆议题。本文将基于对亚投行的由来及其“独特性”,解读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亚投行;机遇;挑战

一、引言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印尼时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建议。次年10月26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联合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政府间框架备忘录》,宣告亚投行正式成立。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定为57个,其中,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里,只有美国没有加入,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没有加入。因此,大格局式的加入使由中国牵头设立的亚投行近期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美国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表示:“中国正希望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亚太地区制定游戏规则,美国将立足北京,促盟友不要加入亚投行,以保护美国利益。”所以在美国看来,亚投行是中国与其抗衡的一个筹码以及今后谋求地区霸权的一种外交政策工具。但亚投行的成立,仅仅是用来与美国进行博弈的么?

二、亚投行的由来及其“独特性”

银行的种类有不少,如中央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不同种类的银行其定位及功能也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亚投行属于哪一种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其名称中虽然“投资”的字眼,但其是一个多边性开发金融机构。世界具有这种属性的机构也有很多,如全球性的世界银行,区域性的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次区域性的欧亚开发银行等,但大多主要选择扶贫作为切入点,而亚投行则是从“基础设施”这个亚洲最需要开发的领域切入,其独特性不言而喻。近些年,亚洲经济虽然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基础设施的落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程度比较低,无法满足各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的需求。而要突破这一瓶颈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一些小国如中亚五国而言,仅靠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显然无法实现的。靠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首先,它们的资金实力也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其次,现有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大多带有附加的政治条件。最后则是因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政治体制都各不相同。所以,亚投行的建立将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服务于亚洲经济发展,同时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三、亚投行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1.亚投行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在基础设施建设期间,不仅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市场,提高就业率,还能够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缓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并且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种固定资产投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私人资本的形成。近些年,我国依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增长,但当前却面临了“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国内产能过剩,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推动企业走出去,寻找海外市场消化过剩产能成为重要选择,“一带一路”战略就此提上日程。为此,亚投行的建立将会成为破除“产能过剩”困境的一大利器,我国借此机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这种大规模的对外援助与贷款的形式实现了美元的国际化,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坚实基础。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从贸易国家向金融国家的转型时期,需要为人民币走出国门铺设通道,而在亚投行的发展过程中,人民币使用的规模,频率都将大大得到提升,进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2.亚投行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机遇

在亚投行这个“朋友圈”内,每个国家的加入都是基于利益的驱动。对于欧洲四国而言,亚投行的欧洲地区人民币自由结算的设立地点以及希望能在亚投行的金融规则制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英国的首要目的,德、法、意目前遭遇与中国一样的产能过剩问题,则希望能在基础设施建设输出方面分得一杯羹。而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本国基础设施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亚投行的建立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渠道。

四、亚投行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长期被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所控制,而中国正在寻求希望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所以,无论是之前成立的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还是现在我们关注的亚投行都能体现这一点。但在亚投行的建立中,中国要想实质的提高国际话语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某方面。

1.“投票权”和“否决权”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标准,对于一般决议事项50%投票通过,重大决议事项85%投票表决通过。而美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5.8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为17.69%,具有一票否决权。2010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计划将中国的份额由3.65%升至6.19%,但在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一票否决了这一提案。可见“投票权”与“否决权”的重要性。3月24日,《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愿意放弃亚投行的否决权,次日我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则回应“中方寻求或放弃一票否决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通过分析,如果美国和日本都加入了亚投行,按照GDP的大小转换为投票权,则美国将控制28%的投票权,欧洲23%,中国只有15%。虽然现在美国和日本并没有加入亚投行,但基于加入的46个国家的股权分布,我们可以发现欧洲四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占有30%,多于中国的25%,这也就是欧洲四国抱团参加亚投行的一个原因。不过,根据3月28日新华网的报道,亚投行的规则可能做如下改变:亚洲27个成员国将控制75%的投票权,剩下的25%则是给予其他国家,并且在亚洲国家当中是以GDP作为作为投票权的标准。那么,由于中国的GDP占27个亚洲国家总值的52%,所以将获得39%的投票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才有可能解决亚投行建立中“投票权”以及“否决权”所带来的危机,以免为他国做了嫁衣。

2.“人事权”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成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行的行长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人担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也是一直以来由欧洲人担任。所以,在亚投行建立后的“人事权”方面,我们应该得以重视。目前亚投行筹备组的组长和副组长都是中国人,那么未来亚投行的行长是不是中国人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中国可以通过借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人事任免规则,在行长这一重要职位的任命上掌握一定的主动权,积极争取。

3.亚投行的规则制定

规则制定方面,由于中国从来没有过制定全球金融和贸易规则的经历,所以现阶段中国并不会去挑战现有存在的全球性的金融规则,而是通过亚投行去学习规则制定的方法。此外,由于亚投行的投资项目为基础建设,一般盈利性很小,而且主要是放贷给亚洲一些较为贫困或落后的國家,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如何保证亚投行进行放贷的国家其还款能力呢?所以,在规则制定方面,是否考虑“主权担保”这一方面也是值得考虑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器采购方面,亚投行需要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标准,在综合考虑基建设备的质量,性能,零部件供应能力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把控人为因素,从而降低人为操纵空间,这样才能更长久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意大利目前也处于急需机器设备的输出,尤其是其工程机械方面非常的萧条,并且其设备在质量、性能等方面相对中国的占有优势。这成为中国解决产能过剩的强劲的对手,所以我国急需加强国内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控。(作者单位:1.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亚投行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图解“亚投行”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