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林技术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研究
2015-05-30宋万海
宋万海
摘要: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造林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技术人员应不断的化解植物多样性与造林技术之间的矛盾,促进二者之间的结合,同时注重对于造林技术的优化和改良。现代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是基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人为的干涉,出发点是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展。本文就是对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应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营林技术;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森林是动物生存的主要家园,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存在的种类繁多,对于全球气温变暖的今天,森林对于气候的改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因为人为的开采、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导致全球的森林资源覆盖面积正在急剧的缩减,很多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即将灭绝。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寻有效的措施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营林技术便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
一、营林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病虫害会严重的影响植物的生长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该区域内某树种灭绝。每一年病虫害都会对我国林业资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林业资源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采取相关的营林技术,从而有效的避免病虫害对植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首要工作是根据现有的营林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理念相结合,多方面的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相关的营林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工作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严格的保证工作的质量。改变传统的被动工作模式主动的进行病虫害的的预防工作。同时技术人员应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可能少的利用化学手段,化学手段虽然能够有效的杀灭害虫,但是对于植物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对于水体也会造成污染。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之中也应当狠抓植物的检疫这一重点环节,力求将虫害以及林木病等扼杀在摇篮之中,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治和管理,加强造林的控制,并且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检疫对象地区的监督,力求严格的封锁不良区域,对于其他的幼苗和种子给予恰当的防治措施,全面的落实健康森林的建设指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营造混交林,构建良好的植物生态群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营林技术相关手段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之中的应用,可以明确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工作之中相关技术的重要性和基本的意义。而为了更好的营造混交林,还应当构建起科学化的、和谐的植物生态群,在当前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工作之中,不仅仅需要合理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还应当从平衡和促进植物结构等角度着手,营造出混交林,并且构建起科学化的植物生态群。首先,对于我国的各大林业产区来讲,应当加强科学化的配置,诸如阴阳植物混合种植以及喜阴植物的混合种植,进而可以使得我国的林业生产和相关技术区域稳定和合理,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人工的造林技术,也应当加强必要的管理。由于混合造林技术之中的枯枝落叶层可以形成非常合理的腐殖层,进而可以使得种植区域之内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使得病虫害不至于出现。为营造出健康的森林环境提供基础,也应当加强苗圃的建设工作,幼苗虽然很小,但是也可能含有一些潜在的害虫和病原体,所以应当加强防治和控制,在幼苗的种植过程之中应当加强土壤的消毒和处理,并且加强对种子的处理,这样才能够全面的保障幼苗的出苗率。定期的开展除草工作,加强林木和幼苗的抚育,定期的施肥,以确保幼苗可以有较高的成活率。
三、不良条件的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且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常有雾霾等现象,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因为这些不良现象例如酸雨,导致我国的土壤条件与以前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质量大不如前。在林业资源的种植生产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营林工作中应针对不良条件进行治理与克服,种植优良的树种,种植强壮的苗木,从而促进我国营林技术的创新、发展、进步。
首先要根据当前造林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的、科学的进行苗木种类的选择。由于不同的苗木在种植过程之中所需要的环境和生存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和防治的策略也都各不相同。在实践的工作当中应当将上述的各种种植方式和林木类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强势带动弱势的平台,使得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处于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系统之中。另外,还应当全面的运用营林技术等相关手段,对于不同植物所具备的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品种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合理的选择种子进行育苗。在土壤选择过程之中应当尽量的选择乡土类型的树木种类,并且减少外来树种的引入,避免对生态的平衡性产生影响。而在混合造林这一项工作之中,也应当广泛的采用针叶、灌木、阔叶等相互混合的方式,以确保生态植物的多样性。最后,为了全面的保障良种壮苗的健康生长,在林区的生长过程之中,还需要定期的对植物进行抚育和施肥,并且对周边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测和控制,通过电脑和远程监测控制系统装置,及时的、全面的掌握壮苗生长和发育的情况,进而达到对种植工作的全面控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类和牲畜破坏森林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持续生长,同时封山育林还能够将单纯林逐步发展为混交林,将疏林变为密林,将单层林变为复层林,从而逐渐形成多样性的森林体系。森林拥有者可以采取封禁的手段,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期严禁行人上山,排除人为干扰,避免破坏植物行为的出现。林区有不少家畜出现,林地经营者可以设置一些围栏圈住这些动物,避免它们因为觅食行为而啃食、践踏植物。在森林中生存着不少以害虫为食的捕食性昆虫和益鸟,林区要采取有效手段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借助它们的力量杜绝林木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明红,刘兴锋.关于营林技术的分析及探讨[J].现代园艺.2013(02)
[2]王鹏,王洪彬.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