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5-05-30王学元
王学元
[摘 要] 现代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实行早期断奶技术,目前对于理想断奶日龄报道结果不尽一致,较统一的结果认为3-5周龄之间断奶效果最佳,断奶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水平随断奶日龄增加而有所提升,以28日龄最佳,仔猪的断奶应激耐受能力可以通过补饲、均衡饲料营养等现代饲养手段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通过营养调控来缓解断奶应激刺激,旨在为科学确定仔猪断奶日龄、合理制定饲养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仔猪 断奶日龄 生长性能 营养调控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58-01
前言
断奶是仔猪脱离母猪生活的第一步骤,可以有效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产仔窝数,可以提高猪舍的设备和饲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防控母猪疾病通过母乳饲养途径传播给仔猪。国内外多数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养猪场都在实行或尝试早日龄断奶,以期追求最大利益。传统养猪常采用晚期断奶法,即仔猪出生后约5到10周间断奶,现在普遍认为早期断奶法效果更佳(即仔猪在3-5周龄之间断奶效果最好)。随着现代养猪技术不断提高,国外一些养猪场甚至把断奶日龄由早期的3-5周龄提早到2周龄(超早期断奶),然后过早断奶的猪场所占比例很小且断奶后效果不明显。
早期断奶能提升猪场效益,但是早期断奶时仔猪消化、免疫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日粮由易消化的母乳转变为不易消化的谷物淀粉饲料、进食频率改变、来自不同母猪的仔猪合群后需要重新建立等级秩序等,这些应激刺激对于仔猪心理、生理影响很大,通常在断奶后1-2周内会造成明显的食欲降低、消化功能紊乱、腹泻、发育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症状,这就是因断奶应激而造成的“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越早断奶,仔猪生理发育越不完善,出现“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大,对断奶后仔猪生长性能影响越大,所以断奶日龄的选择极大地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对于断奶影响仔猪生长的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单一断奶日龄应激的影响,本文针对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断奶后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确定合理断奶日龄、提高我国养猪业生产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1 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于仔猪断奶日龄的研究多集中在14—28日龄,本文中以14日龄、21日龄和28日龄分别论述。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上看,28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 平均采食量 (ADFI) 和饲料转化率 (FCR) 均显著优于21日龄和14日龄断奶仔猪(P<0.05),14日龄和21日龄断奶仔猪在此三个指标的生长性能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断奶一周后,3个日龄阶段均表现为体重增加减缓,且断奶日龄越早,3个指标在断奶后下调幅度越大;断奶2周后,3个日龄阶段仔猪体重均较第1周显著提升,且28日龄断奶仔猪的三个指标优于更早期断奶仔猪相关指标,提示断奶日龄显著影响断奶后仔猪的生长速度。但是不同断奶日龄仔猪均生长到42日龄后,其3个评价指标情况基本类似,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早期断奶相较于晚期断奶对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明显,短奶日龄越早,影响越大。从断奶仔猪胴体性状上看,28日龄断奶仔猪育肥后其胴体长、后腿比例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P<0.05)提早断奶仔猪(14日龄和21日龄),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等指标均有一定的优势,且瘦肉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时间延后,前期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充足且均衡,抗应激能力较强。
2 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
早期断奶的仔猪抗应激能力较差,但是利用现代养猪业的技术,通过营养补充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应激耐受性,达到提早断奶的目的。营养调控方面可以通过断奶前补饲、提高饲料适口性和饲料合理养分配比等措施来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4]。补饲是在母乳饲喂仔猪同时适当的补充干饲料(多以断奶前到达干饲料600g为宜),让仔猪提前对饲料中的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减轻断奶后突然饲喂干饲料造成免疫反应。补饲后的断奶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增强,仔猪腹泻情况有所改善。适口性是根据仔猪不同生长阶段对于饲料香味的喜好改变饲料添加剂种类,提高饲料口感,增加断奶仔猪食欲和日进食量。提高饲料适口性一方面是尽量选用新鲜原料或者是湿料,另一方面是适当添加仔猪喜欢的乳清粉、猪油等添加剂改善饲料口感。增加仔猪进食量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进食总量,防止进食过多、消化不良而腹泻。养分配比是指调节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成分比例。仔猪生理各系统发育不完全,肠道中各种消化酶酶活和酶谱有限,对于干饲料中的能量利用不足,导致机体吸收的能量不足以维持日常需求。植物性蛋白饲料(例如豆饼)、植物性蛋白饲料(例如鱼粉)、乳制品和喷雾干燥血浆等是仔猪日常的良好蛋白饲料,可将其作为原料优化饲料氨基酸比例。能量原料宜直接添加乳糖、脂肪等易消化的高能饲料成分,维持仔猪断奶后的日常能量需求。此外,脂肪和维生素对于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至关重要,适量的脂肪和维生素摄入可有效维持淋巴细胞形态和免疫反应过程,可有效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能有效面对断奶应激刺激。通过优质饲料饲喂方式来应对断奶应激,但从饲料费用上考虑投入较多,对于超早期断奶仔猪来说,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对于饲料要求更高,因此超早期断奶成本更高。
3 小结
断奶日龄影响断奶后仔猪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养猪场的生产效益,所以能够及时断奶非常重要。总结国内外研究发现,28日龄断奶仔猪相较于14和21日龄断奶仔猪具有良好的应激耐受性,且断奶后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性能。通过断奶前补饲以及优化饲料等措施提高断奶仔猪免疫耐受性和促进断奶后生长,为猪场确定断奶日龄以及减轻断奶应激综合征饲养对策的制定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关于不同断奶日龄对于仔猪生长造成影响的分子机理尚未见报道,减轻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最优方案尚未提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巨新义,李芳琼,李学伟,乔绍权. 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17(3): 295-299
[2]周芬,冯培刚,张莉莉,王恬. 断奶日龄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9,41(6):27-29
[3]陈平光,王爱民,伍时达.缩短仔猪断奶日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试[J].中国畜牧杂志,200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