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命题趋势 探索中考方略
2015-05-30谢富春
谢富春
纵观南京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均突出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及领悟的程度考查. 因为“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凡是基础的,都是重要的.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是发展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和依托,对学生后续学习意义重大.
1. “数与式”之考点分析
(1)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借助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2)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实数的基本运算.(4)具有良好的数感,估算、近似计算,数值规律探索.(5)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6)整式与分式的有关运算.(7)对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的解释.(8)因式分解.
2. “方程与不等式”之考点分析
(1)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并会求得其解并能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及一元二次方程.
(3)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或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3. 必考知识点解析
(1)像相反数、绝对值这些基本考点,并不因为简单而回避,近五年中连续四年就直接考查了这些知识点.
(2)每年都会直接考查平方、平方根、立方、立方根.
(3)科学计数法是近几年南京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4)实数的运算是中考的必考题,往往涉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等.
(5)幂的化简、计算是学生的易错点,同时对后续学习又很有作用.
(6)代数式的化简计算是每年试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因式分解、分式的约分与通分等知识点,这样的题目要特别注意格式规范、计算准确,有时还需要用到整体思想等思想方法.
(7)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要在掌握其通解通法的基础上,理解“解”“解集”的意义.
(8)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大多在课本中找到出处,一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 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能阅读理解题意,自主寻求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同时需要学生能灵活应用方程(组)思想、不等式(组)思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评分标准,规范解题要求
1. 由于在评卷时都是分步给分,因此对于计算题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完整,这就要求平时学生在做练习和作业时严格按照这几点,老师及时给予指导.
2. 课题学习的考查多体现在综合应用的大题目中,题目解答步骤较多,评卷时按点给分,注意答题的层次性.
3. 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重要数学思想在解题中应有所体现,多种情况分类解答,变化的图形及时补充.
4. 答题时注意详略得当,注重数学语言的正确、规范的表述.
三、研究感悟
1. 注重双基考查,控制计算题量
考查学生数学基础部分的试题占到70%以上,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都是只需通过简单直接的思维和运算就可以完成,基本没有阻碍. 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关联性较大的数与式、方程不等式一直是主要考查对象. 同时,每年的试题也都注意到了计算量的控制.
2. 注重思想方法考查,渗透数学文化
数形结合、整体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每一份试卷中的一些题目中均有体现. 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在初中阶段就能适当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大部分基础题都来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变式题,既源于课本,又不是课本题目的再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体现试题的公平性原则 ,因此我们教学中要重视对课本知识的挖掘与延伸,而并非一味上演题海战术.
四、落实教学实践
1. 有理数的计算,分式加减乘除计算及化简,整式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组),基本都是单一知识点考查,难度不大,都属于容易题.
2. 注意抓好双基训练,注重解题后的知识点的提炼与反思,也就是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要扎实抓好这类题的得分率,对这类题型进行重点训练,做到人人过关,要求看到题就会做,做了要对,而且都能拿满分.
3. 要注重课本题为背景的变式与改造,挖掘课本例、习题的功能,做到精选题,重变式,促反思,善提炼,会迁移.
4. 对内容的选择不仅要从“知识的立意”的角度考虑,也要从“能力的立意” 的角度考虑.
5. 对应用题的训练要注重平时课堂的渗透,注重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实践教学方略
1. 分类回顾, 领悟教材编写的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
2. 挖掘实质, 每个课题学习素材背后都有相应的数学内涵, 对数学内涵、实质的挖掘过程是个提炼的过程, 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3. 适度探索, 每个课题学习素材之后都留有很大的继续思考、探索的空间, 教师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 可拓展学生的思维.
4. 关注这些素材中一些能体现探究、可做进一步拓展思考的好的问题素材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做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5. 课前布置准备, 课上做好交流, 教师引导提炼, 以期提高效率.
6. 确保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因为教师、其他学生的思维不能取代学生个人的思维, 即使听教师分析、与同学交流讨论也要建立在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收获果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提升.
总之,中考题来源于教材,更注重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建构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及学生对已学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