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不度玉门关

2015-05-30吴胜明

小品文选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歌女玉门关顶峰

吴胜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很有名,其中还有个故事叫“旗亭画壁”。有一年,三位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一起到旗亭酒楼饮酒。恰好有十多位歌女也在此聚会吃饭。三人约定说,我们三人都有诗名,现在请歌女演唱,谁的诗入歌辞多为胜。一歌女,先唱的是王昌龄的,王在墙壁上画一首;接着唱的是高适的,高则画一首;接着又一歌女唱的仍是高适的,高则画二首。这时,王之涣脸上挂不住了,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位说,她唱的若不是我诗,我终身不与二位争胜负。不久,这位歌女唱的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首诗,三人大笑,饮醉才归。可见,这首诗在唐代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有人甚至认为是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笔者介绍此诗,因为这是一首包含地理科学知识的生动描写的诗。在介绍之前,先写一件往事。

上世纪60年代,笔者在中科院做研究生去甘肃酒泉搞农业区划。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著名的地理气象学家竺可桢也亲临酒泉为我们讲话,特别讲到这首诗的第一句应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他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见不到黄河的,倒是可以见到滚滚的黄沙;而且只有“黄沙”才和“孤城”等相对应。竺老的话过去了几十年,但至今我仍记忆深刻。竺老是一位对古代诗词很关注的科学家。他1972年写的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就引用了这方面的资料。他写道:

唐朝诗人张籍(公元765年~约830年)《成都曲》一诗,诗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说明当时成都都有荔枝。宋苏轼时候,荔枝只能生于其家乡眉山(成都以南60公里)和更南60公里的乐山,在其诗中及其弟苏辙的诗中,有所说明……从陆游的诗中和范成大所著《吴船录》书中所言,十二世纪,四川已不生荔枝……现在眉山还能生长荔枝,然非作为经济作物……由此证明,今天的气候条件更像北宋时代,而比南宋时代温暖。

你看我们的院长竺老是多么关注古代文人的诗词啊。他这篇论文中引用的诗文既是“证据”,又使文章生动无比。笔者写这个专栏也是希望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能够从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三年前我去北京大学数学院请研究拓扑学的院士王诗宬为我的科学著作《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写序,发现他办公室门上贴有他抄写的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看过后,心中涌起层层的波涛!好!

还是回到王之涣的诗。“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但却两次出现在20世纪中国高考地理试卷试题中,问这里“春风”是指什么?这却难倒了一些考生。正确答案应为这里的“春风”是指我国的夏季风。我国为季风气候,春夏之际,风从东南沿海吹向大陆,称为夏季风。它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但越往西北其势力越弱,到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即凉州,今武威市)就如同强弩之末了。这就造成玉门关以西沙漠、戈壁广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另一首流传广泛的诗《登鹳雀楼》。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看到事物的大局和全局。我们研究地学的人,在野外工作时,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到一个地方总要登上最高点,鸟瞰这个地方的山水大势。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到绝顶,怎么能体会到众山小的境界。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做任何科研工作,应该都要更上一层楼;你在每一层楼看到的风光,看到的景物以及关系都是不同的。我在广西资源县天门山考察资江上游的180°曲流时,花1个多小时艰苦地登上山的顶峰时,瞭望这个河流的拐弯,从内心发出:好美啊!最好的风光不一定在顶峰,但顶峰一定有你看不到的精彩!

(易茗摘自 《中国科学报》2015年03月13日

猜你喜欢

歌女玉门关顶峰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江善明
用乡愁敲打城门
王秋杨 路在顶峰
屹立于顶峰的4K HDR家用投影王者Sony(索尼)VPL-VW5000ES
蚯蚓·地龙·歌女
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凉州词
凉州词
玉门关历史变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