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问题及策略

2015-05-30王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堂

王媛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堂导入理念逐渐渗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导入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渐催生。但是对于语文课堂导入的实践运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课堂导入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阻碍作用。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意义、现状,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策略,以探索出一条新课改形势下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导入的道路。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

(一)稳定学生情绪

经过课间休息,学生的状态是放松的,要想把学生尽快带入课堂,需要一个缓冲过程。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导入的作用,运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思路渐渐稳定下来,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环境。

(二)激發学习兴趣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1]学生对教师导入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无论是精彩的描述导入,欣赏歌曲导入,还是由观察插图导入等等,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了学习新课的兴趣。

(三)开启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2]具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更积极思考问题。有启发意义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得出结论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体会能够让学生尝到甜头,间接激起学习兴趣,兴许还是引导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衔接新旧知识

各种巧妙的导入,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从某些关键词句着手,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又可以巩固知识链条。

二、中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根据本人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语文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把问题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不够重视

很多教师并不是很注重课堂的导入,认为懂得要学习的学生自然会迅速进入状态,无需浪费口舌。因此,这些老师上课通常都是直接进入课题,例如:“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硬生生的把学生拉入课堂。有的老师则认为应争分夺秒的赶教学进度,根本没时间去导入。学过教育心理学,我们都知道,从课间的兴奋状态进入课堂,学生需要一个过程。强硬地带入,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即便他们很认真倾听,这时候的教学效果也未必会好。

(二)流于形式

为导入而导入,是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之一。有时,教师可能因为阅历有限,思维不够开阔,实在找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切入点,就随便找个看似对题实则偏题或离题的内容作为导入,让学生难以从导入联系到所学内容,甚至会给学生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学生拿捏不到老师所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无法达到导入的目的。这样的导入,不仅仅是浪费口舌,还有可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质疑。老师的上课的水准不被认可,学生自然也会对学科产生排斥的心理。

(三)过于浮夸

相比于那些不重视课堂导入的教师而言,有的教师又过分夸大了导入的作用,这些教师往往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一环节。例如:讲与课题无关的故事,发表对社会时事的见解等。某一教师导入《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时,大谈自己文革经历,这一“导”即一堂课!这样任凭思想的野马肆意奔腾式导入,只是纯粹起到引起学生注意的效果,却容易上出低效的课堂。

(四)形式单一

常规课堂上,教师的导入方法往往过于呆板。例如旧知识导入法,直观导入法等等。[4]课堂教学没有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不高。尤其是同一篇目的第二课时,很多老师一上课就会问:“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这时候,学生通常立刻翻开课本,马上找到所学过的内容,而所问问题涉及内容没有具体到老师想让学生熟记的知识点,那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的面就比较广,可能答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上。而有的老师则是让学生合上课本,提问抽查学生的复习情况,也有的直接抽查背诵情况。对于课业负担较重的中学生,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学生回答问题会有点费力,而且耽误时间,如果是采取更好的导入方法,兴许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大家还记得里面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吗?”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老师的针对性引导,会更容易回忆起学过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表述,让学生易于回答,乐于回答,教师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内容中去。

(五)盲目借鉴

目前教师备课存在严重的借鉴问题,当然,并非是不能借鉴,而是要学会借鉴。面对学生群体不一样,学生接受能力不一样,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还要备学情,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济南的冬天》,有这样一则导入:

说到冬,同学们能想到哪些与冬有关的诗句?(同学们各抒己见,注重知识的积累)教师出示推荐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这些诗句都展现出“冬”的魅力,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老舍笔下的冬天也同样有其可爱之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济南的冬天》。[5]

其实这段导入的思路是很好的,可是,教参终究只是一个参考,并非全部都能直接运用。把这样一段导入运用到基础较差的班级就不太妥。单从这些推荐的诗句来看,就有两句是七年级学生没有学过的,而且积累又少,根本无法想到这些诗句。教师应在了解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加工,更多运用学生学过的诗句。或者,可以在课前就让学生备课,找一找与冬有关的诗句,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中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导入,必须对中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导入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学会灵活运用导入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课堂导入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的意识,养成导入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主动的、积极的。[6]中学语文教师中之所以会出现不注重课堂导入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意识的缺失。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教师,首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把每一个问题解决好。教师要清楚导入环节的地位以及作用,先把第一步走好,第一步的成功,能够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课堂导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养成良好的导入习惯。语文的课堂导入跟其他学科不同,由于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对导入环节的语言设计要更有专业水准,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这些能力。而且,教师精心备课,在语文教学活动之初体验到部分成功,也会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信心。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导入的深度

在教学中,因为很多教师忽略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所以导致了许多教师的课堂导入留在了经验层面,专业成长的步伐缓慢。作为一个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怎能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可见,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系统的学习,不仅仅只是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其他对课堂教学有利的理论。在准备课堂导入时,能够把握好教育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既有利于扩大语文教师的视野,又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問题,从而使课堂导入更有深度,更好的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问题。

(三)多参考好的资料,有独到的见解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个人的思维能力总是有限的,而且受个人阅历所制约,若是能够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则有利于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引用更好的例子作为切入。在备课时,可以先想想自己能够找到什么好的内容作为导入,再参考一下教参,看看网上的教案,或许会让教师打开思路,甚至还会恍然大悟,觉得别人的思路可能会更好。当然,选择性多了,未必就能获取到最佳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面对这些信息时要进行合理的筛选,找出更适合自己学生接受能力的、学生更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抑或者,也可以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这种改造,既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较为适合自己教学的例子,进行语言上的加工,也可以选择多个例子,进行整合。所谓“开卷有益”,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四)明确教学内容,做有针对性的导入

课堂导入应针对教学实际。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二是要针对教学对象。针对教学内容,即要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的基础上,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7]针对教学对象,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和兴趣爱好等。课堂导入切忌生搬硬套,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课堂导入应该有所不同。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中学生的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导入方案。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班级,可以把导入加深一点难度,让导入更具有启发性;对于成绩相对差的班级,则要采取在他们知识能力范围内能接受的程度,才能激发起学生听课的欲望。对于相对活跃的班级,导入可以把语言组织得平淡朴实一些,不要选取引起学生轰动的话题,否则课堂纪律就很难控制,学生久久不能平静,在底下窃窃私语,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较为沉闷的班级,则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了解学生的喜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由此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快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乐于接受,老师上课也就更有兴致,教学效率自然提高。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五)灵活运用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面对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要如何做好课堂导入呢?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课堂导入的方法。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有故事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等。在了解课堂导入方法之后,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并最终掌握这些方法。其次,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让导入在整节课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体和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最后,中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对语文知识点特性和语文课程特点的正确理解,对自己的导入进行理性思考,提高导入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幸亦农.课堂导入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研究[J].大观周刊,2011.第34期:197.

[2]裘大彭,任平.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J].人民教育.1994(2):42-43.

[3]赵静静.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文理导航(上旬),2012.第12期.

[4]陈强.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10.第4期.

[5]张富山,李传武.鼎尖教案[M].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14.

[6]孙海霞.反思性教学的思考[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第9期.

[7]李雯.高效课堂从导课开始[J].新课程(小学版),2012.第10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