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学生的数感,数学教、学皆轻松
2015-05-30李登竹
李登竹
【摘要】 数感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化能力,能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概念、数学工具加以解决,对数学的学习、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生数感;教学质量;学习效率
数感的意义不仅是教学、学习的轻松,更是对数和量的把握和自信,让数和量的严谨性、客观性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获取数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感知现实背景与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能力,让现实生活真正与数学联系起来,为数感的获得搭建桥梁. 这样,学生看到实际问题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其量化,然后根据数学相关定义、概念验证其是否满足条件,直至找出最恰当的代入公式加以解决.
例如,无论在数学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估算,其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日常生活的简单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学生估算能力是培养其数感的渠道之一. 对此,可创设这样的情景:让若干名学生扮演成食客,给出每道菜的价格和钱总数,让每一个食客根据大家的食量和菜的价格估算可能的花费,判断花费是否超出钱总数. 让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明白食客数量、各个食客的饭量、每道菜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明白可控变量、不可控标量、定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甚至能根据食客的体型、体重确定其在估算结果中的比重,从而掌握到估算的技巧,实现数感的培养.
二、习得方法,培养数感
让学生掌握数的意义,明白数获取的渠道,知道数的其他表示方式,甚至构建自身数的系统是培养数感的主要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数代替文字或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认识到数的来源渠道以及转化方式,继而对来源渠道和转化方式进行总结,为数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此外,还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根据数来判断运算的准确性或者事物的合理性,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纠正数学无用的错误思想.
随着教学的深入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可引导学生总结经典几何图形、符号、自然规律与数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他们运用数学公式、数字进行表示,让学生根据得出的数学公式来研究图形的特点、符号的意义甚至预判未来的自然现象. 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水平以及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符号感和数学模型,为学生形成好的数感奠定基础.
三、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数感涉及一系列自觉或不自觉的思维活动,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数感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固定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对此,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去感知、发现、体验数感,实现数感的独立探索,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数感.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是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是否能转化为探索性的数学活动,静态的数学知识是否能转化为动态的数学互动,这关系到学生自主探索渠道的构建和自主探索方式的确立,否则学生将会显得无从下手.
例如,要用31L涂料:大桶7L,每桶62元,小桶4L,每桶35元. 让学生设计购买方案,找出最便宜的购买方案. 可引导学生列出购买表格,确定最佳的购买方案.
表格列出后,就能很容易确定最佳的购买方案.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要用100L涂料的最佳购买方案,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升数和钱数的关系,设大桶数为x,小桶数为y,总钱数为z,得出z = 62z + 35y,100 ≤ 7x + 4y. 通过运算,把x、y、z之间的关系转化为x、z或y、z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索中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方式,实现数感的培养.
结束语
数感培养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应转变教学思想,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参考文献】
[1]王本法,乔福强.数感、数学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6):87-91.
[2]马云鹏,史炳星.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46-49.
[3]张丽莉.学龄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数感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