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2015-05-30曾德见
曾德见
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要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地传经送道,而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是呀,我们的思想教育就要似水一般无孔不入,似水一般悄然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思想趋向净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虚假的道德体验和认知。同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强化师德和师能,从观念上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杜绝使用愚蠢的教育方式,提倡润物细无声。尤其作为教孩子“学做人”的入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呼唤无痕教育。
一、利用多种活动,关注学生活动体验
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用脑、眼、耳、嘴、手和自身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接受道德观念。只有在学生参与体验教育活动的过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理解他人、感悟人生。
如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我就安排了学生进行如下一些体验活动:体验盲人走台阶,让一组学生在教室里蒙上眼睛走台阶,体验残疾人走路,让一组学生坐在轮椅上,试着走5—10米的上坡或下坡路,然后说说感受;体验断臂人穿衣服,让一组学生曲起一只手臂,体验如何穿衣服。习惯了平时穿衣的学生,一定会用尽力气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在品德教学中,为了体现其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使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活动便必不可少。学生有了当残疾人的体验,对残疾人的痛苦有了感性认识,那么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善待残疾人便水到渠成。远比让学生发挥想像、让教师在课堂上发出倡议更有说服力。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二、利用生成资源,关注学生情境感悟
品德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活跃的思想碰撞。好的课堂普遍是充满灵动和变数的,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让它成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契机,而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1、精心预设,水到渠成。
我们关注“生成”但并不丢弃“预设”。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生成”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课前做足功课,掌握教材、学生实际情况等一手资料,尽可能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这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了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知道居民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借助书上纸张生产流程图,知道了一张纸来之不易。到下课时,我没有马上宣布下课,而是看着学生桌上的调查表,随意的问了一句:“同学们,下课后你们手中的这张纸如何处置?”部分同学一楞,马上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发表意见:可以打草稿、可以折纸飞机、可以收集起来卖废纸……教师最后做了总结:“是啊,节约资源就从一滴水、一张纸做起。”自然而然的结束了课程,而教学的效果远远没有结束。这应归功于课前的精心预设,也得益于课堂生成的资源。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在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看准时机抓住“调查表怎么处置”这一生成资源,用漫不经心的一句提问,让学生回到本堂课的主题,明白节约资源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其教学过程就需要教師精心预设。只有教师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的理念上来,使课堂成为学生品德培育的天空。
2、善于捕捉,顺理成章。
品德课程突出人文怀,主张以人为本。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要求教师关注对话学会倾听。学生是以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必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生成课堂资源。这些资源就像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猎犬一样灵敏的嗅觉,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将之化为崭新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一课时,是以小组探究形式展开的。民族服装探究小组一位同学说:“我最喜欢回族的帽子。”老师很感兴趣地问:“回族的帽子很平常啊,你为什么特别喜欢呢?”那位同学说:“戴上回族的帽子像博士。”老师更感兴趣了:“哦,原来你喜欢博士啊?”学生说:“是的,将来我想当博士!”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好啊,你真有志气。博士是知识渊博的人,你在学习上可要加把劲哦!”全班同学就一起共鸣说:“博士,加油……”那位同学很自豪地笑了。老师的一番话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未来的博士不就是从今天的有志气少年国诞生的吗!
品德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活跃的思维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和充满变数的,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美丽的流星。
3、节外生枝,灵活应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能灵活且正确地处理“节外生枝”的情况,就能变教学中的“危机”为品德教育的“机会”。
如在教学《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一课时,师生共同探究“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日斗争”这一环节,师生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熟悉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这方面的故事,同学们反应强烈,情绪高涨。突然,教室里冒出一句清晰而怪里怪气的声音:“八路军?扒路军哟!”学生们瞬时哄堂大笑,课堂秩序眼看处于失控状态。教师一楞,不得不佩服该生头脑之灵活、反应之迅速,并且总结精僻。批评他吧,毫无道理,但这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令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怎么办?教师走到其面前,用平和的语气问到:“为什么这么想?告诉我行吗?”该学生显然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电视剧《铁道游击队》里主要讲的就是扒铁路、炸火车的事嘛,所以八路军就是扒路军。”教师追问:“为什么不与鬼子面对面作战呢?”显然学生不能回答。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并作了提示:为什么“游击”,敌强我弱,不能硬碰硬,只好破坏敌人交通线,炸军列、抢军火、抢物质,武装自己,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接着教师从电子白板里搜索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放给学生听,在琅琅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们理解了“八路军—扒路军”的实质。
教学中,那个“八路军?扒路军哟!”的声音,似乎是一个与本节课内容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与本节课预设的目标背道而驰。面对这一“另类”的声音,教师的处理是尊重的、民主的。老师一句“为什么会这么想?告诉我行吗?”亲切的询问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以一个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为学生搭建了一座知识交流的平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下,放飞思想,进行真情对话,获得心灵的沟通。课堂多了这个小插曲,敏感的教师抓住了机会,变偶然事件为教育良机,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追求品德课程无痕教育,有赖于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活动化,活动课堂化,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中培育品德。品德教学如果以春风化雨的教育方法,做到万水千山总是情,最终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