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梁漱溟哲学观为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计报告
2015-05-30吴双
作者简介:吴双(1988.04-),女,汉,重庆人,硕士学位,现供职重庆师范大学辅导员,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文章以梁漱溟哲学思想为大背景,将他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很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念;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83-02
一度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在去世前一年却宣称自己是个佛教徒。梁漱溟的一生属于传奇式的,作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重在关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佛学、儒学、西方哲学三方面都颇有造诣。
1、梁漱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学术思想也与佛教的影响密不可分。1917年到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年到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运动,1941年参与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他的哲学思想涵盖了佛学、儒学思想,在实践运动中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一生为国为民,于梁漱溟哲学思想探究和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2、“梁氏哲学观”的主要内容
2.1、儒学概论
1918年秋天开始,梁漱溟开始逐渐属意于孔家思想,他走上了弃佛入儒的道路。随后梁漱溟出版《东西方及其哲学》一书,认为东方文化面临极大的危机,他秉承着强大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捍卫东方文化的途中坚定从容。他提出文化三路向说: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同时在文化三路向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的假说。第一期,人面临的是物质的不满足(西方);第二期,则是面临精神的不安宁,就如孔子的学说是把精力集中在人的情志方面(中国);第三期,则是面对宇宙发展的必然之势,而要求根本解决(印度)。确定的中西印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就是在肯定西方文化所取得的成就的前提下,给东方文化夺回了已经失去的生存天地。梁漱溟对东方文化的维护,重在为中国文化而辨,又重在阐释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
2.2、究元决疑
《究元决疑论》写成于1916年,同年发表于《东方杂志》。该书写成的时候,梁漱溟年仅24岁。20岁之后的梁氏,潜心钻入佛教,经过四五年对于佛典的研读,这本书则可以算是梁氏早年思想的一个代表。《究元决疑论》是分两部分来完成的,即是究元(深究元真)和决疑(决行止之疑)。
所谓“究元”,梁漱溟就是籍此书去揭示佛法之本、宇宙之真、万物之源。他是从佛教的立场为出发点,去“究元”,他用法性宗和法相宗两宗的观点对“元”加以深入的探讨。在“究元”的道路中,梁氏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无”。这一见解,认为自然轨则和道德轨则都是虚妄的,而以这个为基础所建立的世界也都是性空而假有。那么世间的存在是虚妄的,人生是荒诞的,人生价值无从安立,人生意义如同泡沫。他靠着“究元”得出的一切皆空的结论,自然只能在出世主义当中去继续自己的人生解脱。
“若决疑必先究元”,所以梁氏所做的“究元”研究都是为“决疑”做准备的。那么如何决疑?梁漱溟在他的论著中把决疑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义,另一种是顺世间义。出世间义,这是佛法的根本。“出世间义立,而后无疑无怖,不纵浪淫乐,不成狂易,不以自经,戒律百千,清净自守”梁漱溟提出,尽管在已经认识到整个世界本非实有之后,人世不过都是从清净本然中虚妄而成的,那在这个世间我们有断妄取真的必要和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找到妄心所起的根源,了解真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真妄之义,本不易了,苦乐迫切心身,辨思所始,究讨有获,出世思想,自来莫不然矣。”随顺世间义,毕竟世间人不是人人都能出世,进而众生成佛的。所以才有这随顺世之途。但是梁漱溟自己在这一阶段的落脚点还是出世间义的。在顺世间义的讲述中,他并没有做过多的阐述,只是肯定了“方便门中种种法皆得安立”,随顺世间若能“或闻了义”,也就能得安稳而住。所以他认为无论是出世间还是随顺世间,人们可以从二者当中任意选择一种方式。
2.3、万法唯识
梁漱溟作《唯识述义》,研究唯识学的缘起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这与他在那几年潜心研究佛典密不可分的;第二,讲唯识与唯识学在佛教上无法撼动的佛学地位也是密不可分的。既然要讲佛教,就一定要讲唯识;第三,梁漱溟认为,讲唯识学,不仅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宣扬,更是对整个东方文化的捍卫!梁漱溟在《唯识述义》的前言中,把他研究唯识的缘起与他当时研究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联系起来,他写到“所以那引子的重要百倍与原书。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没做《孔家哲学》、《唯识述义》倒可以的,绝不应作这本书而没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什么梁漱溟自己把创作此书的契机与东西方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呢?很显然,正是因为他关注了东西方文化,才发现了东方文化所面临的窘境,弘扬东方文化自然就成了梁漱溟的历史性使命。
“万法唯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唯识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万物,并非是外在的真实存在,不过是识所变现的。何为识?识就是心,只是这个心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名为心脏的心,也不全是我们认为的大脑。从根本上来说,识只是一种功能,是一种能量。对于识的理解,梁漱溟认为识不单是感觉,也不否认物体。在识的解释上,梁漱溟则只是把前六识作了一个分类,来帮助理解,至于第七识第八识的讲解,应该是放在他《唯实述义》的后两册中(现已没办法考证)。他把六识分为了前五识和第六识这样两类,认为那些无念虑的识就是前五识,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能直接感觉到的;有念虑的识就是第六识,即我们不能直接感知,要通过思考、判断才能辨别出来的。梁漱溟对于识这样的划分,与当时心理学上的划分是不同的,但是他解释到“但虽把感觉分成六种,却不比现在心理学上八种的说法有什么遗漏,而且还多哩。”他认为唯识学的划分显得更全面。梁漱溟列出了六识“眼识或亦称色识;耳识或亦称声识;鼻识或亦称香识,舌识或亦称味识,声识或亦称触识,意识或亦称法识”。梁漱溟通过对前五识的讲解,能让我们直观的区别出前五识与第六识。他费了不少笔墨讲这六识,我们能够猜想出,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讲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只可惜我们从现有的版本中无法看到他的描述。梁漱溟通过对于八识全面的介绍,最终进入唯识学的精髓“万法唯识”。他要指明宇宙万物这一切现象,是没有实体的。那么世人的烦恼和痛苦,都不过是执着了一些莫须有的“实在”。
2.4、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在梁漱溟先生的众多头衔中,我们往往都无法忽视他是一个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的实用性。他辩证的批判了传统教育对于伦理情意的重视,强调教育的阶段性、生活性,注重在实践中通过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践行促进教育的深刻性;第二,强调教育的平等性,梁漱溟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阶级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教育是人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不应有贫富贵贱之分,平等的教育机会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梁漱溟建议延长教育的年限,主张兴办成人教育。这对于当时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应用到现下的社会环境中也值得借鉴。
梁漱溟人生的后半段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在他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乏教育理念,因此梁氏教育观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梁漱溟从事与教育事业,他的出发点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家,他的目的仍旧是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和中国去向何处的问题,他的教育理念中涵盖很充分的爱国情怀。因此梁氏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密不可分。梁漱溟通过他的“乡治”、“村治”、“乡村建设”等一些列活动,在乡村建设中大兴教育,不仅提倡以教治政,更把内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省和自律,把道德教育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的大环境中。
3、“梁氏哲学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重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梁漱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彰显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捍卫者的形象,在他系列乡村教育的活动中,传统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当下的高校教育而言,任重道远。道德教育在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本身就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子,我们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并不陌生,当下的教育大方向以及思政教育大大走向务必需要终身化。梁漱溟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无疑收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他提出“教育益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愈来愈快,所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更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速度高、快、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学校教育为主战场,并不能忽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梁漱溟有较为明确的社会教育观,提倡教育与社会的统一性,认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积极向上,化社会为学校是他的主要教育观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从学校层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机会,从教师的角度多鼓励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支持学生多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1—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5-35.
[2]梁漱溟.梁漱溟随笔[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68-70.
[3]梁漱溟.梁漱溟问答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6):102-102.
[4]梁漱溟.儒学复兴之路:梁漱溟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5)49-58.
[5]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7)123-125.
[6]梁漱溟.梁漱溟书信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4):51-53.
[7]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6):171-173.
[8]段淑云、李璐.梁漱溟说佛[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2):28-30.
[9]景海峰.梁漱溟评传[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89(12):48-51.
[10]陈来.梁漱溟选集[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