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资助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2015-05-30刘媛

亚太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建设

刘媛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资助作为肩负着育人重任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隶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谈谈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设问题,借以完善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设,增强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自主文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77-02

1.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性概念,现实存在的文化都各具特色,拥有各自具体的形态和色彩,但是,不妨碍价值观和价值倾向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坚持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确立主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的需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蕴含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容纳了各种丰富色彩的文化现象,同时必须始终坚持运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导向,这也是社会主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具有不可脱离的共同性质。

高校的校园资助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引领。高校资助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运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导,密切联系校园历史以及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依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来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广阔的胸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依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爱国情操,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认真的落实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诚信意识中。在高校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时刻渗透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深入到文化育人的各个领域,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其作为大学生的整体意识,使其外化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借以确立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思想观念,使这种价值观在集体中得到发展。让大学生从学生时期就立下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使大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关注现实、熟悉国情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

2.为高校资助文化确立价值准则

价值准则的确立要依靠文化育人,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为什么去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确立高校大学生人本化的价值准则。所谓人本化指的是以人为本,大学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与组织功能紧密的相联系,所以,大学生的校园资助文化首先就应该是一种育人文化,这种文化特质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独特文化特质。所以,高校的资助文化才是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注重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本的价值观。人本化的要求是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服务,为成长导航,要保证其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在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准则中渗透以德为先的精神。思想问题是高校大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根源所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使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先导,有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作为对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和促进。对于贫困大学生更要确立正确的立志成才观、贫困观以及诚信观。借以培养他们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的忍耐力和适应能力,教育他们学会处理和对待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促进他们克服消极和自卑情绪,脱离等、要、靠的错误思想意识,促进他们顽强的拼搏,学会不断的进取,激励他们,使其勇于做生活中的强者。三是,在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准则中渗透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的思想。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其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具有校园独特特点的自主文化氛围,并利用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来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使其能够发挥更好的育人效果。一方面需要建设处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环境品牌,充分的把资助教育和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则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时刻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中融入资助文化的建设,借以创建由独特高校特点的校园资助文化的环境。

3.将特色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来培育

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出来的年轻人的张扬个性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追求。高校对大学生资助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须发挥资助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使其起到对育人教育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必须要关注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要客观的看待,理性的分析这种文化上的冲突。正视和尊重大学生的消费权利。对于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本质上起到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资助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以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合理消费需求为前提。另一方面,资助文化必须要倡导资助在先,他助在后,以及自助为主导,他助为辅助,先有偿,后无偿,以薪酬代替补助的资助文化。将贫困大学生的奖学金跟德育教育挂钩,将经济上的资助与精神上的资助相结合,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够正确的看到贫困这个问题,让贫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充分的得到锻炼,积极培养自身的自助精神,在精神上要乐观、积极、向上,树立回报社会的积极思想,努力使自己成为穷且志坚的典范。

4.健全和完善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设机制

对于高校资助文化的建设,汇集了组织领导、指导原则、发展理念、人才支撑、建设管理、经费支持、功能作用以及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原则的系统性工程。在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指导思想、执行标准、任务目标以及建设方向必须要明确,积极制定有利于加强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各种意见,并将其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加以固定。

首先,必须健全完善的领导机制。对于自主部门的角色定位必须明确,提高领导对资助文化的建设以及内容成效、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积极的运用和谐的理念进行统一领导,建立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任务要落实到各个级别,做好各级之间的衔接,做到任务和工作的分层实施。运用一把手负责的责任制,间距离高校党委作为中心,资助中心作为核心,团支部班集体作为基础环节的资助文化的网络化管理机制。

其次,必须实现市场机制与多种方式的建设机制互补的多种机制并存的局面。从奖励、贷款、补助、资助、减免等多种渠道入手,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树立起奖优重在引导,以及济困重在落实的资助理念,积极建设多种渠道的助困机制,例如,高校校园要设立多个勤工俭学的敢为,x在高校之外还需要建立勤工俭学的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助机会,积极的推行富有弹性的学制措施,激发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奋发学习,敢于提前完成学业。同时,动员个人和社会进行捐资助学活动,在高校设立各种爱心基金和奖学金、助学金等。总而言之,努力构建起融和情感支持、经济支持、交往支持以及信息支持在一起的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

第三,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的对助学岗位的工作性质进行改革,借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助工作热情。通过设置文化性以及技术性岗位的设置,把勤工俭学活动和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让贫困大学生有机会参加到科研活动以及教学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以及专业技术水平,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科研、开发基础,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借以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四,注重资助文化在制度规定上的建设。制度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涵学校的传统、规章制度以及仪式,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保障系统。要想建设好高校大学生的资助文化,必须要坚持制度的可行性、统一性和系统性,严格按规范程序办事,形成一个系统的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建设体系,建立规范的建设方案,使规章制度成为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具体依据,坚持将有形的载体建设与无形的制度建设相结合,借以形成外化于形以及内化于心的高校资助文化,使其达到真正的长效机制。

第五,必须加强对资助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对于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设来说,设计者和实施者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整个资助工作队伍素质和道德的提升有利于对育人质量以及学风产生经济的影响,在资助工作队伍中,积极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以起到影响他人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德育观的重要作用,人格魅力的彰显可以起到对资助文化建设的无形影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在高校大学生资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对于队伍师德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用工作中的点滴影响去感化和教育学生,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用爱心去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个人潜能,使他们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良好道德观和崇高理想的确立。

总结

综合以上,校园资助文化的建设对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资助文化的建设提高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抓。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ZZ04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洪荧,何光瑶;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2]刘忠学;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目标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李振江;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