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气象灾害对西丰县玉米生产的影响

2015-05-30王海洋等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玉米

王海洋等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以及粮食需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加重了自然的负担。同时,工业污染带来的全球变暖,也对人类的居住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正是因为人类在工业时代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以及过度污染,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农业气象灾害,对世界各地的农作物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与破坏。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的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扩大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就目前的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而言,我国农业若想继续持久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农业自然灾害带来的三大问题:一是玉米产量不稳定且输出波动较大;二是玉米生产布局与种植结构带来的变化挑战;三是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农业种植成本提升。本论文就造成这三点问题的因素进行简要论述,以此来阐述农业气象灾害对西丰县玉米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气象灾害 光热条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92-01

1 气象灾害及西丰县概况

1.1 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

辽宁省西丰县的气象灾害种类多,大致可分为一是气候灾害,气候灾害的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长,范围较广,种类多,包括干旱、低温、暴雨而产生的洪涝灾害等,二是由寒流暖流交汇而产生的天气灾害它包括了冰雹、雷暴、龙卷风等。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水分因素:雨水过多产生的洪水,内涝,凌汛,冰冻洪涝灾害,土地盐碱化;干旱期间缺水会产生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作物缺水干旱。

二是温度因素:气温过高而引起的作物颗粒无收、高温导致花粉失效,影响了结实,造成高温逼熟、此外还有霜冻等。

三是光照因素:光照过强对农作物的细胞会产生损害而引起的灼伤;光照严重缺乏而引起的阴害。

1.2 西丰县气候概况

西丰县,辽宁省铁岭市辖区,位于铁岭市的东端,东与吉林省东辽、东丰两县相连,南与清原县、西及西南与开原市相毗邻,北临吉林省,丘陵地带。西丰县在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4℃。一月平均气温-16.8℃,历史最低气温-43.4℃;七月平均气温23.0℃,最高气温36.7℃。年平均降水量692.2毫米,无霜期131天左右。

2 玉米生长条件及气象灾害对其影响

2.1 玉米生长的条件

2.1.1 玉米对于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它可以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生长。然而,若是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可以轻松地构建排,为玉米寻找最适合热和协调性耕作的水、肥、气,在最优质的土壤环境与土层结构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2.1.2 营养需求和施肥:玉米需摄取大量的氮,钾,磷,钾,随着生产的增加,也显著提高肥料所需的量;当产率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钾大于所需的氮、磷的含量。

2.1.3 玉米需水量和灌溉:玉米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农作物,除了水控苗应适当,更应该根据玉米在不同发育环境下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灌溉,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玉米对水量的合理需求,最终获得高产。

2.1.4 玉米产量增长对温度的要求:根据实验表明,玉米在不同地成长环境下,所需要的温度也是不同的。长时间的数据表明,在确保水与土壤符合玉米成长条件后,温度保持在10℃至24℃之间时,玉米发芽最快。

2.1.5 玉米对照明情况的要求:玉米成长环境中,所接受的照明情况也是影响其成长发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玉米接受8至12小时的日照,可以加速玉米的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反之,若玉米得不到充足的照明,其生长周期与产量都会受到一定不良影响。

2.2 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产生的影响

2.2.1 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目前,由于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因此,气候变化将影响中国的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值,特别是对玉米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目前而言,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来解决气温上升对玉米成长带来的产量影响问题,势必会继续缩短玉米的生长周期,造成产量减少。实验表明,目前的玉米品种,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来计算,平均温度升每升高1℃,玉米种植产量将削减5%-6%。不止是但就玉米这一种农作物而言,任何农作物在生长季节,随着温度的升高都会导致不同的产量结果。

2.2.2 引发农业病虫害

虫害与玉米的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虫害又与天气灾害有着重大的关系,目前在中国每年有超过2亿公顷的土地遭受虫害。耕地面积为每年2次,由于农业害虫,减少食物的生产核算为9%,全年粮食总产量(霍之裹,刘万才,2000年)。气候变暖对农业病虫害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随着气温的升高,为农作物害虫的成长与繁殖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害虫的繁殖。害虫依附在玉米等农作物上面,通过侵害玉米等农作物来生存发展,严重阻碍了玉米的成长,甚至抑制了玉米的生产,对农业带了极大的危害。

2.2.3 加剧干旱局面,影响玉米生产

中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约47%的土地总面积,旱灾频繁发生,成为在中国北方的制约农业生产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温热的气候,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灾情也在持续扩大,这势必会使干旱造成的农业灾害局势继续恶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部分地区的降雨加剧,虽然有增加的趋势,但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加剧,降雨量的增加也无法阻止中国北方干旱日益扩大的局势。西丰县地处我国北方,降雨量较少,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土壤养分大不如前,因此西丰县玉米的产量成逐年降低的趋势。

3 总结

玉米产量不仅受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也受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近年来,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持续上升,其损失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其中气候变化在气象灾害中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最为显著的因素。具体举例来说,如果本地平均上升温度在摄氏13度的范围内,那么食物生产潜力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若超过这个范围,那么则会对农作物带来相反的作用,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气候变化是气象灾害中的显著的一个因素。

而且要求国家气象科研人员还要加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和研究。因为不管是干旱、还是低温、霜冻、冰雹这些都会对玉米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我们一定要先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从而提高抗灾害的能力。要求种植人员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违背我们的大自然,合理的施用农药减少病虫的危害。如果采取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减轻灾害发生的很多的不良的后期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晓容,王春乙,张继权,温煦.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4,21:4257-4268.

[2]纪瑞鹏,张玉书,姜丽霞,张淑杰,冯锐,陈鹏狮,武晋雯,米娜.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12,02:290-298.

[3]王军,王洪丽,张雪清. 吉林省玉米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气象灾害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玉米科学,2011,05:143-147.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分析
浅谈气象灾害对农业方面的影响
双阳区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特征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