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5-05-30肖秀峰
肖秀峰
[摘要] 目的 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达97.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关键词] 心理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知识掌握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6-01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including regular monitoring of blood sugar, diet guidance, medication guidance, exercise guidanc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nowled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effective rate of 92.8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sugar control effective rate 76.19%,two group of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diabetic knowledge rate of 97.61%,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nowledge rate of 73.81%,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 to master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nowledg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improve patients to grasp the degree of the diabetic knowledge,so that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Diabetic knowledge rate
2型糖尿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知该病为终身性疾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机体内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如肾上腺素等,从而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1];另一方面,这些负性情绪也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2]。近年来,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受到广泛重视,心理护理在患者护理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和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其中男46例,女38例;全部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患者年龄38~72岁,平均(58.7±8.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6~76岁,平均(56.7±9.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1)集中性心理护理:以集中、群体性授课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心理问题表现、心理调节的方法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等[3]。(2)个性化心理护理:主要从疾病、经济、家庭等方面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制订个性化心理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1.2.2 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熟记每类药物的功效及不良反应,对每个病患制定用药计划,同时对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嘱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自行更换药物。
1.2.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规定患者三餐热量的摄入比例。脂肪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4]。其次,告知患者应少食多餐,多食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
1.2.4 运动干预 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快步走、游泳、爬缓坡、打太极拳等,每天30 min,活动时间最好选在饭后1 h左右进行[5]。
1.2.5 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监测、餐后2 h血糖监测,告知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补充胰岛素的方法,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管理。告知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该在空腹和餐后2 h各测一次,而相对稳定的糖尿病患者(1~2)次/周,自己做好记录。
1.2.6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心理、行为之间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患者了解更多糖尿病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控制效果 空腹血糖低于7.2 mmol/L、餐后血糖低于11.1 mmol/L为临床治愈;血糖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无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6]。总有效=临床治愈+有效。
1.3.2 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情绪控制、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运动锻炼、血糖监测5个方面内容。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未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7]。总掌握率=(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总掌握率达97.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2型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病程长、并发症多,需长期服药,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反过来又加重病情及不利于血糖的控制[8]。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饮食治疗为主,运动治疗为辅,再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遵照医嘱进行自我管理及长期综合治疗。研究表明,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一定影响,也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干预手段之一。在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中,通过对患者采取集中式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曾美虹[9]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配合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于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患者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越来越成为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患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认识,常存在消极、恐惧、悲观等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疏导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以解除其精神压力, 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熟记每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监测血糖是常规护理内容之一,注意观察血糖的波动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血糖波动情况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对易发生空腹、夜间低血糖者宜测定睡前及凌晨1:00、3:00血糖,睡前血糖低于6 mmol/L的老人可少量进食[10-12]。同时在护士指导下制定自己每周的运动计划,每天持续运动30 min以上,同时指导患者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本研究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总掌握率达97.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王娟[13]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总之,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发生心血管病、靶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患病的风险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 潘晓黎.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1(7):688-689.
[2] 蒙庆华. 强化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 内科,2012,7(2):201-203.
[3] 赵树菊.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147-148.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诊治指南简介[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6):545.
[5] 段文琴,钟月云,杨容珍,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依存性及护理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87-1788. .
[6] 朱嗣恒.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94-95.
[7] 陈梅娟.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4,9:52-53.
[8] 周南岚. 36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19-120.
[9] 曾美虹.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9:25-27.
[10] 何桂芬,黄雪梅.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33):3130-3131.
[11] 李静.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92-193.
[12] 林芬,高丽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142-143.
[13] 王娟. 集体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2,26(29):2733-2734.
(收稿日期: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