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形势下的农村畜禽防疫措施
2015-05-30吴春红
吴春红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较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同样,畜牧业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容被忽视的,畜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做好畜禽防疫工作,是保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提。但是,农村畜禽防疫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文章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农村畜禽防疫工作水平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今后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 农村畜禽 疫病防治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62-01
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稳定发展趋势。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模式的转变,畜牧业的集约化、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畜禽防疫工作必将会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自从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畜禽出口数量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部分出口产品带有动物疫病或者药物存留,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禁止进口我国畜牧产品。动物疫病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社会公共卫生中的范畴。因此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就要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1 现阶段国内动物疫病发生的情况分析
1.1 新型疫病发病率增加
最近几年,养殖业发展迅速,其经营模式、物流运输在不断调整、完善,致使从前的疫病没有消灭,而新型疫病又已经开始出现,并且这些新疫病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生范围广、蔓延速度较快,严重的可能会形成地区化或者全球化趋势。例如,禽流感,这种动物疫病在34个国家中传播蔓延。而生猪高热病同时在我国25各省市,300多各地区发生,疫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2 疫病蔓延特点出现了变化
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各种动物疫病防治疫苗的大范围接种,动物宿体及疫病病原长时间受到药物、周围环境因素的变化、饲养模式的改变等因素影响,致使疫病蔓延速度、表现特点、不明显的病理变化逐渐增加,直接影响了动物疫病诊断的效率及准确率。例如,亚洲鸡瘟、非典型猪瘟等疫情。
1.3 病原体变异没有规律
因为病毒抗原型具有较快的变化速度,致使变异株的出现,同时伴随着蔓延速度快、潜伏期时间短、畜禽死亡率高等疫病的发生,都给畜禽疫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超强型病毒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已经防疫的畜禽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
2 畜禽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2.1 没有完善的防疫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收益体制改革意见,同时各地区也做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基层防疫人员根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致使我国兽医系统发展较慢,疫病防治工作体系还存在不完善及不合理的地方。尽管各地区政府、财政部分加大了对防治畜禽疫病的关注力度,加大了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的投入,但是防疫经费上还是呈现出求大于供的现象,特别是相关防疫人员经济收入,不能全部都列入到相应的财政预算中去。经费不到位,基层防疫人员不确定性,都给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防疫体系的不完善,疫病诊治技术水平低下,相关信息得不到普及,畜禽疫病种类的增加等,都是影响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
2.2 防疫工作观念得不到更新
畜禽防疫工作观念得不到更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社会以及基层防疫人员把畜禽防疫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附属工作来完成,没有给予防疫工作足够的认识,在其定位上也不够精准,单纯的认为防疫工作只是保证动物健康、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没有重视到动物疫病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其二,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畜牧产品是通过检验出来的,而不是生产出来的,不具备对防疫整体过程进行控制的观念,对畜牧产品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监控没有落实。
2.3 思想认识不上去,导致轻防重治的现象发生
由于部门地区防疫部门和人员,思想认识较为落后,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其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防疫观念。还有部分地区根本没有给予畜禽防疫工作重视,相关防护措施落实不好,造成了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畜禽一旦出现疫情,就会滥用大量的抗生素类兽药,致使疫病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增加了疫病防治的难度。
3 提升畜禽防疫工作水平的策略
3.1 构建畜禽防疫工作机制
首先,各级地区政府要加大防疫工作经费的支出和投入,构建基层防疫专业队伍;其次,加快兽医行政改革体制的速度,引进官方兽医管理制度,做到与国际接轨。通过实施兽医制度,进一步提升国内动物疫病防治能力,降低由于畜禽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由于官方兽医体系呈现出垂直管理制度,对畜禽产品的管理具有一定权威性,不会受到地区或者是有关企业的影响,从而提升了防疫工作的效率。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意识
首先,就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保护动物健康,推动畜牧发展的目的,逐渐向提升人类健康为核心的观念上转变;其次,树立控制畜禽产品生产过程的正确观念,真正落实好防疫工作,使每一个环节都能为消除疫病威胁做出贡献;最后,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轻防重治的思想,建立无病先防的正确理念,达到在疫病发生时就将其消灭的目的。
3.3 提升无规定畜禽疫病区域的建设速度
提升无规定畜禽疫病区域建设的速度,有计划的对疫病进行防治,消灭和净化区域内指定的重点畜禽疫病,提升国家防疫工作宏观调控的水平,有效的控制和消除较为严重的疫病,推动畜牧业未来良好的发展,保障人类生命健康。
结论
总而言之,防疫工作是提升农村经济、推动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社会地位非常重要,并且不能被忽视。因此想要提升现阶段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就要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足,找寻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以及保证群众身体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斌.新形势下搞好畜禽防疫工作的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7):80-81.
[2]张务前.论当前农村畜禽防疫的难点与对策[J].科学时代,2014,(14):419-420.
[3]崔学斌.浅析农村畜禽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农业,2013,(8):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