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传统,创新美术教学

2015-05-30蒋东连

亚太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陶艺儿歌绘画

蒋东连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18-01

一. 传统美术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 教师把传授技巧作为教育目的

教师在教孩子们画画时,存在着让孩子“依葫芦画瓢”的现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教,学生在下面一笔一画地跟着,这样在一个班级中就会出现同一个模子的树木、房屋、山、小鸟……毫无新意可言。孩子们学起来枯燥乏味,也阻碍了孩子们创新意识的发展。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上的大胆表现、率真是最宝贵的。毕加索曾感叹:“我花了终身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如果从小开始,就不去激励他们创造性,而是一味用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模仿来压制、束缚和扼杀他们的创造天赋,也会使他们的心智与情感受到压抑和扭曲。

2.以成人的眼观去评价儿童画

许多成人经常用儿童画得“像不像”、“合不合理”来评价儿童绘画的好坏。儿童画是儿童创造的一种特殊绘画形式,与成人绘画有着很大的区别。“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这个圆怎么不圆呢?”“你画得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评价是成人自己的审美观点,成人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儿童,违背了儿童发展的特征。我认为孩子们的想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充满奇特的世界。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儿童画,打击了儿童绘画的信心与乐趣,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违背了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非常不利于儿童绘画教育的发展。

3.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投入越来越多,把孩子们送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他们注重孩子绘画的结果,关心孩子拿到多少证书,得过多少奖状,让儿童在绘画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会给孩子的心理、生理造成负担,从而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家长在孩子进行绘画活动时,要不断地支持,鼓励他,而不是不断的挑毛病,我们应让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4.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造成的对儿童绘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目的儿童绘画比赛、少儿书画展览、考级络绎不绝,是由于美术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无法对儿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当摒弃当前儿童绘画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明确儿童绘画教育的目标,本着教育人的原则,正确对待儿童绘画教育。

二、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教师——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singnificant others)是指教师、家长、同伴等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构成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因而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在儿童的发展中承担着引导着、帮助者和促进者等多种角色,对儿童的认知与学习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儿童绘画教育中,教师也起着相同的作用。

1.教师的直接教导

教师的直接教导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儿童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并主动积极地应用直接教导这一途径,这是非常重要的。直接教导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儿童事无具细的具体提醒,更不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想法、行为的包办代替。

2.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中国传统教学的绝对权威和完全服从的师生关系,禁锢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吸收知识,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潜能,提高对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而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愈大,则儿童的求知欲、自创心、创造性、探索性、刻苦性也愈大。

3.创新教学

1.根据儿童个年龄阶段进行绘画指导及课程安排。

5~8岁这时期的儿童思维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在绘画上他们开始去思考,然而这种思考常常与自我为中心,他们能够画出简略的物体形象和简单情节的画面,而且题材丰富多样,多是表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物象。儿童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育途径,不失实际的培养,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但这一阶段儿童比较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安排一些新颖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程。

例:陶艺 《可爱的公鸡》

教学目标:①初步掌握陶艺的材料特征和陶艺技法。

②了解和运用简单、夸张、变形等方法大胆地进行陶艺创作。

③能够耐心、细致、有序地工作。

教学重点:创作造型独特的公鸡陶艺作品

教学难点:大胆创新、创作细致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陶艺范作、陶泥、垫板、小竹签、小水桶、抹布等。

教学过程:①教师让同学们回忆平时见到的公鸡的形象,它有什么特点,然后老师再将自己准备的图片放给同学们观看。

②感受图片,突出公鸡的特点。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完成作品。

③将同学们完成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让同学们相互欣赏作品。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8~12岁儿童随着智力,肌能各方面的发展,对事物的观察越来越具象,进入了初步的写实期。开始以客观观察事物为主,否定自己以前的抽象绘画,开始羡慕教师等成人绘画。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进入了既天真而又不成熟的少年美术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在绘画时想要描绘的像实物,更注重细节的描绘,开始由平面空间思维向立体思维空间转变,在色彩方面则由色彩的客观阶段向色彩的表现阶段过渡。基于儿童所处的这一过渡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适合儿童的心理的课程。

例:《儿歌配画》

教学目的:欣赏儿歌配画在构思、立意、构图、造型、用笔、用色等各方面的美感,掌握儿歌配画的方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喜爱的儿歌配画。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体验儿歌配画的美。

教学难点:能以美妙、独特的画面体现儿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1)几首好听的儿童歌曲,范画工具。

(2)布置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油画棒、铅笔、毛笔、颜料、纸等。

教学过程:(1)放儿歌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随着音乐、想象、美丽的田野、蓝蓝的天空、起舞的孩子们。

(2)想象、欣赏儿歌配画的美 ,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 象,喜欢的儿歌画一幅画。

中国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总是一支笔,一张白纸单调重复,就难以诱导儿童进行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教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材料的开发。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例如:石头、瓦片、树叶、鸡蛋等一切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物品都可以利用上来,这些材料的利用,每一种尝试都给儿童带来了不同的画法和意外的效果。

(作者单位: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陶艺儿歌绘画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睡觉儿歌
儿歌绝唱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