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网瘾心理干预及预防策略
2015-05-30闫伟
闫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开展,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以及未来国家建设的关键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娱乐、学习的重要工具,但是,大学生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发展。高校辅导员是负责管理学生的重要人员,也是与学生沟通最多的人员,因此,借助辅导员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网瘾心理干预以及预防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网瘾心理干预以及预防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瘾预防;策略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中的网络建设已经非常完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各大高校中拥有笔记本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的一半,并且很多学生都是用笔记本上网娱乐。长期下来,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不积极、不愿意与外界接触、人际关系不密切、强迫症明显、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中能够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疏导的教师非常少,心理治疗在人数上与方法上都存在不足。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监督人,提高对学生的引导与关注是消除网瘾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网瘾现状
网瘾主要是指对网络诱惑缺少抵抗力,长期沉迷于网络,对工作或者学习失去兴趣的一种心理症状。大学生出现网瘾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难题。因为大学生学习负担较轻,闲散时间较为充裕,经常在网络上开展各项娱乐活动,长期下来会在精神上出现依赖,随着网瘾的发展,会逐渐转变为身体上的依赖。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当前上网人数已经突破了3亿人,网络在全国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这是保守的统计,该数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还在不断增长,这其中,18~27岁的青年人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百分之三十的网民是大学生。在21世纪初期,美国的一名科学家最先提出了网瘾这一概念,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成为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网瘾的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经常性的紧张、焦虑、生物钟紊乱、饮食不规律、精神倦怠等,上述很多症状与烟瘾甚至毒瘾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网瘾发作以后,学生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上网,会出现逃课、迟到、早退,甚至休学等问题,为学校与家庭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二、大学生出现网瘾的原因
1.生理方面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学生在出现了网瘾以后,会在精神上以及身体上出现诸多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的产生与学生的生理作用有一定联系,出现兴奋、激动等情绪时,生理上随之关联的物质就会发挥作用,为此,网瘾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作用下的疾病,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相关研究显示,所有存在网瘾的人员都存在脑功能异常现象,额部与颞叶区域表现出异常最为明显。上网时间过长,这些部位功能将出现模糊甚至是停滞,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生理变化,并且长时间上网饮食不规律,身体机能也将大大减退。
2.心理方面
网瘾问题是当今社会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校与家长关注的焦点,很多学生,不仅是大学生,出现了网瘾以后一蹶不振,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出现网瘾是因为内心缺乏依赖,这些患有网瘾学生常常暴露出较为敏感的情绪反应,抽象思考能力非常强。现实生活中没有满足自己内心需要的事物,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赖,满足内心需求,就会上网找网友聊天,从彼此间的理解过程中收获支持、鼓励,使情感得以宣泄,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从中获取精神依赖以及挑战感。
3.家庭以及学校的影响
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或者学校对自己不够重视,教师或是家长不能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引导与鼓励,出现叛逆心理,通过网络逃避来自教师以及家长的批评。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与教师的关爱,内心出现恐惧,就会从网络中寻找安慰与关怀,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使学生产生非常严重的网瘾,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学生对网络的抵抗力与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大大降低,更加深了对网络的迷恋。
三、大学生网瘾心理干预方法
1.个体咨询
网瘾一旦形成,将很难进行控制并治疗,强烈制止不仅不能消除网瘾,反而使学生逆反心理更强,但是单一的引导又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为此,对这些学生采取必要的个体咨询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个体咨询治疗主要实施方法为:首先对患有网瘾的学生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针对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以是性格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是身体方面的变化,在掌握并了解学生这些特征以后,再对其认知进行引导与调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提高控制力。现象厌恶疗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想象出现网瘾以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为家庭、学校带来的担忧,在应用此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将社会批判法、内隐致敏法等结合起来。此外,在应用上述方法过程中,可以边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边进行治疗,让学生培养出更多积极、阳光的兴趣,比如,读书兴趣、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爱好,这样能够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减少上网的时间。
2.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能够对个体咨询的诸多不足进行补充,能够通过团体力量创造出一个团体化的情境,通过这种团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治疗手段,也能够体现出非常有效的教育功能。有一些患有网瘾的学生因为缺少社会关注以及社会认同,心理上非常低落,就会从网络中获取安慰,而通过团体咨询能够为有相似问题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将原来单一的咨询转变为系统性、全面性的咨询。这种咨询方法功能更加强大,能够帮助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与疏导。为此,对于网瘾非常严重的学生来说,应用这种咨询方法能够使学生暂时避开网络,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体活动中来。在团体活动中,学生新的思维模式能够固化,也会产生新的认知。这种团体性质的辅导能够使网瘾非常严重的患者的生活得到平衡,在有效控制了上网时间以后,学生会对现实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3.集体支持法
集体支持法主要针对的是性格变化较为明显的网瘾患者,比如,性格孤僻的患者、不爱与外界沟通的患者,结合这些患者的特点使高校中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此外,要将所有的网瘾患者划分成小组,在小组中,网瘾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扶、相互鼓励,并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并且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们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能够在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加充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更加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对于引导学生走出网瘾有非常大的帮助。
4.构建出社会支持系统
除了上述各种心理干预方法以外,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帮助教师与家长进行更好的心理干预。各项调查研究显示,社会支持能够将学生的各种压力以及自身的健康情况进行结合,让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于提高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很多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得到有效的治疗,自制力也非常强,但仍有非常多的大学生不能借助自身力量走出内心阴影,并且多数学生是因为在社会中没有足够的关注而自暴自弃,向网络中寻找依靠。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辅助,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与高校一致的观点,采取高校认同的手段帮助学生走出网瘾。
四、辅导员针对大学生网瘾的预防措施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大学生在学校中除了学习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是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网瘾,将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才能够自觉抵制网络诱惑。很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没有形成抵制网络的自觉性,并且再加上家长或教师监督较少,学生就容易放松。为此,辅导员要对新生加强管理,在新生入学就要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比如,主题讲座、班规制定与宣传、专栏编写等,让大学生在入学就能够受到制约,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够分散学生注意力,使辅导员能够更好地实施监督。
2.建立自我引导的体系
在高校中,在学生形成网瘾前,辅导员就要对学生讲明关于网络的诸多危害,并可以数据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网络卫生的有关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网络卫生意识。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持续上网时间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将使大脑的神经中枢始终保持在亢奋状态,肾上腺素水平出现突然的增高,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血压将持续升高,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力大大降低,进而出现许多身体疾病。比如,胃肠功能紊乱、紧张性头痛,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还会导致视力与听力严重下降。在辅导员向学生普及这些危害的时候,也要提出一些预防的措施,比如,可以增加维生素A以及蛋白质的补充,减少上网时间,防止上述问题出现。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网瘾出现的原因,很多大学生因为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并且课业负担小,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网,还有很多外部因素导致了网瘾的出现,比如,社会、家庭的关注度缺少,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本文从辅导员视角对大学生网瘾的心理干预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见,采用适合的手段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其课余生活、增强对学生的关爱与监督是降低网瘾发生率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 盟.济南某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心理干预1年预防网络成瘾对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丁露露.优势视角下高中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董海浪,谭 林.多管齐下 共同应对——政府部门有效应对学生网瘾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9):27—28.
[4]郑 诚.神经语言程式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效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