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15-05-30张隽
张隽
【摘 要】本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党和国家对教育十分重视,针对当前教育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09-01
体育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几个影响
1.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
体育教育一方面是体育技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身体素质的锻炼。职业学校学生多为集体住校集中管理,除课堂学习外,在进行技术操作时经常需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容易造成颈椎疾病等身体隐患。充分利用课堂授课时间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机会,培养学生养成经常坚持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可使学生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得到很好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休息,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劳逸结合,保证精力充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体育教学中各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可锻炼学生观察力、感知力,培养灵敏性和应变能力。同时,体育活动中团队配合类活动,如篮球、接力等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和对手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顽强拼搏的品格
学校体育教育中适量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开阔心胸、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竞争是体育的特征之一,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体育中各类运动比赛项目,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将面对来自自己的挑战,如长跑到达“极点”时,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极点”出现后,依靠意志力和科学地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进入“第二次呼吸”。这个坚持的过程,将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拼搏进取,坚持不懈的品格。
4.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培养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学校运动会等比赛活动中,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每个班级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深化友谊。接力、球类比赛等集体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1.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锻炼他们养成顽强的品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学生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和品质,不仅会对他们在校完成学业产生积极影响,还将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
2.体育教育本身也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全面、综合素质为目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三、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1.体育教学不但是技能学习,也是人格塑造与品格培养
学校体育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不单单只是体育技能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培养拼搏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将体育運动发展为一种爱好和坚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将体育精神渗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3.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创新研究与实践,为学校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已变得更迫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了大量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专项人才,不久的将来,定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当代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卢元镇 主编,《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尔靖,《试论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第8卷 第04期.
[3]周登嵩 .《学校体育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4]《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