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5-30蔡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本初中语文学科

蔡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58-02

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曾是那样的痴迷于语文:对于书里的每一篇文章他们是那样的喜爱;然而步入初中大门,学生们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对语文的听、说、读、写缺乏热情。是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导致学习兴趣的相应变化?还是教师的教法发生了变化导致学生的极大不适应?是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导致学生的反感?还是语文的考察手段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无法正视自己的语文成绩……笔者以为诸种原因皆有之,剖析如下:

一、学生心理方面。

从一无所知的孩童到羽翼渐丰的翩翩少年,个中的变化或许是教师和家长所始料不及的。受影视杂志等媒介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生活阅历的影响,他们可能对语文课本中曾被奉为真理的东西产生了怀疑。他们不再迷信课本空洞的说教开始学着思考因而上课老走神,老师一个猝不及防的问题往往让他们手足无措,再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不但让他们不能及时警醒反而变本加厉甚至我行我素。如是再三,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便平淡如水了。

二、教师教法方面。

和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可能更习惯于理性而非感性的思考。无论是课堂上的提问还是练习的布置评改,他们都在考虑是乎得体合理(是否有一定难度?是否有一定份量?是否好改?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上级检查?)。他们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很少考虑过诸如“我这样做学生是否喜欢?他们是否能听懂我上课?我是否该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之类的问题。在教学上,他们往往重视书本知识苍白无力的机械传授而非语文学科人文性方面的声情并茂的感性讲授,在师生对话方面缺乏应有的时间投入和方法研究。这样便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方面。

和小学语文课本相比,初中语文课本少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可能更像一位不苟言笑的“铁面人”!这可能跟内容编排上小学课本更贴近日常生活,初中课本则更倾向于社会生活有关。这种我们大人看来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变化却可能导致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他们那些挂在嘴边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之类和蔼可亲的话怎么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不朽的失眠”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让人费解的哑谜啦?如果教师不能作出引导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他们很有可能产生“语文是一座翻不过去的火焰山”之类的思维定势且挥之不去,结果可想而知。

四、评价手段方面。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语文考察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的要求和初中语文的全面复杂、隐晦艰涩等方面的要求均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学生不能对语文学科有较全面的把握和一定的課外阅读量则会处处碰壁,直接表现就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再加上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特点,而应试教育动辄以标准答案等手段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成绩显然有失公允!学生可能辛苦不堪地在语文学科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仍落得个很不理想的分数,此后如是再三,便连仅有的一点热情也消失怠尽了!

以上剖析的四个方面可能不见得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他就不得不仔细衡量:我该怎么办才能避免我的语文学科不致让学生兴味索然?我能不能从我自身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找出一条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方法?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都能这样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们可能会发出各种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真不知道他们整天都在忙些什么和想些什么?的确,随着农村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少年也势必增多,这必定导致家庭教育的断层甚至出现孩子丧失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当中存在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等毛病的不在少数。这就给本来就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偏远初级中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其它学科领头兵和工具书的语文便首当其冲成了“站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钢铁战士”!这是因为:语文作为最权威的人文性教育学科和母语教育的奠基者,她享受的殊荣是得天独厚的!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该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自豪而又多么艰辛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乃教师第一天职,选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的教师是幸运的!笔者以为作为语文教师当务之急就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立足于书本而不是课本。

根据教材的编写实际,对课本反复研究,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对课本的内容结构、重难点熟记在心,做到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教案并认真按教案上好课。对于一些好的文章,如四大古典名著、唐宋诗词、外国名人佳作,都应让学生有所涉猎。教师可采用专题讲座、课堂插花、课外延伸等多种方式穿插进行,做到点面结合、有准备有计划,让学生听得尽兴、讲得开心并及时指导他们的朗读与写作,以其在较短时间内有较明显的收获。

2、着眼于学生实际。

既然学生已经是教育的主体而并非是传统教学上的客体,教师就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在具体教法上先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眼里和心里都有学生真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喜闻乐上且不厌其烦。果真如此离教学的全面丰收也就不远了!

3、扎根于教改前沿。

与时俱进,永远不做一个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在这个信息高速公路飞速运转,社会面貌一日千里的时代,教师很有必要尽可能地掌握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主动参与教改活动。不仅做到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新,还要做到教学评价新。

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千人一律的金科玉律,不是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也并非代代相传的秦砖汉瓦。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被奉为宝贝疙瘩的“好方法”很可能因跟不上时代的变更而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原本曾被漠视的 “差方法”在历史潮流的冲刷下很可能愈见其晶莹剔透而逐步被人采纳。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好方法在哪里?怎样才是语文教学的好方法?回答可能林林总总不能尽如人意。但笔者以为,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只有根据自己和学生等实际情况,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好方法,才能真正像一只矫健的雄鹰在自己的教学殿堂上自由翱翔如入无人之境!

猜你喜欢

课本初中语文学科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