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多种渠道丰富阅读体验
2015-05-30魏娅芳
魏娅芳
【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作为文学作品,往往蕴涵着浓厚的感情。把学生引入“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之一。书读得有滋有味,作为读者来说有个基本的门槛,就是与作品产生共鸣,乐其所乐,悲其所悲。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融入情景,体验情感。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05-02
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和体验。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种独特的感情呢?小学四、五、六年级实践的“预习自学—检查反馈—讨论交流—指导点拨—实践练习—总结反思—复习巩固”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调查实践 做中感悟
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之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查实践式活动,其实就是“七环节”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预习自学”, 这里指的课堂不仅指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包括学生课余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余学习活动中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既提前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上这一课时,我采用了调查法,请同学们在课下去搜集有关地球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相关资料,做出一个调查报告,用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引起学生们的警觉,让同学们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使学生对活动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交流反馈汇报,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道德认识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景 想象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建立同感,心灵受到震撼。而促使学生建立这一联系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再现想象。通过再现想象,学生能在脑海中再现文章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景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能在文本與学生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
《山雨》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文章,它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探索的激情。如果光采用“说文解字”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文章内容显得空洞零碎,无法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目的,更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再造想象,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边听我的范读,边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什么?读完后,我让学生交流想象到的情景。有的学生这样回答:“我听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合奏。”这一段的描述,其实就是对“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这一段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画板上一点一点渲染开的各种绿色,生动而有灵性”,这样的描述则是雨中的绿色的生动解释。通过想象,学生把静止的文字化成灵动的画面,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在交流“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本语言,并在脑海里出现了文中描绘的情景,真正走入了文本,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自然水到渠成。
想象,有助于学生展开阅读的翅膀;想象,是进行诗歌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播放录像、体验魅力
录像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直观手段。它的使用往往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学生体验,强化学生的感受。录像的巧妙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胆质疑 开拓创新
古语说:“学贵质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七环节”自主课堂模式中的“讨论交流”这一环节,目的就是开发学生资源,通过学生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特别是疑点。
应该让学生养成“阅读与思考”、“学与问”相统一的习惯。因为绝大多数作品(包括教材、名著)尽管有其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也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面对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时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甚至于包括大胆的去设想未来,大胆质疑,及时去思考、发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习与研讨、学习与探究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古人所说的“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在感受与体验的促动下,利用想象的翅膀,做出新的发明与创造。
四、重视技巧 加深情感
“七环节”自主课堂模式中的“反思总结”这一环节,目的就是升华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会读,而且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为达到这一目的,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
(二)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独特感受与体验,教师不能以“规范化”来要求学生,要避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 的纯理性的教学方式。而“七环节”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让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自主实践送给学生,调动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文章带给他们的独特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