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

2015-05-30郝胜男

中国市场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郝胜男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建设问题日益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在乡村生态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绿色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绿色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绿色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关键词]绿色乡村;建设;生态文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75

乡村建设问题作为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关系到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绿色乡村建设正是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下所做出的旨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当前,我国绿色乡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探索出了安吉模式、江宁模式、瑞安模式和永嘉模式等几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但大部分乡村在推进绿色生态乡村建设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解决、改进和完善。

1 我国绿色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绿色经济增长体系有待拓展和优化

作为绿色乡村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乡村经济发展向来是广大农民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乡村在促进绿色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林业工程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开展植树造林工程不仅能美化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能更好地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以创造经济收益。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部分乡村急于增加林木的覆盖率,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种植一批经济林木,以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二是生态农业发展困难重重。受制于我国当前普遍的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种植模式,农产品生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业的水平还较低,加之农业灌溉与施肥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乡村水资源浪费与土壤污染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发展;三是乡村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广大养殖户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得他们对科学养殖的技术掌握不够充足,在养殖产品病害的防治、存活率的提高、质量的绿色性保证等都存在较大问题。

1.2 基层绿色执政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基层村委干部的综合素养有所提高,部分乡村还有大学生村官等新鲜血液注入,但广大乡村的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还较为严重,其绿色执政能力有待加强。在推进绿色乡村建设中,绿色执政能力偏低的表现主要有:一是乡村干部思想保守老化、组织缺乏活力。由于广大村委干部的年龄偏大,他们接受和了解新的发展政策的速率较慢,对新政策的贯彻实施创新性不足,难以有效带领村民开展绿色乡村建设;二是民主执政观念淡薄。在部分乡村,村委干部认为村民的文化素养偏低,在关系乡村建设的问题上既不愿意对村民做耐心的宣传,也不愿意深入了解村民的现实需求,专制独断作风严重。这就使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力量的村民难以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1.3 乡村绿色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广大乡村的绿色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村民生态文化意识薄弱。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大部分村民的学历水平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其较低的文化水平和狭隘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将更多的视野投射到了如何快速脱贫致富的活动上,进而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生态保护重视相对不足。加之当前选择进城务工的青年农民工增多,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的综合素质较低,延缓了留守村民对生态文化观念的接受进程;二是缺乏系统的生态农业技能培训。由于资金、人才、交通等多种条件的制约,村民在农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许多乡村的农技站逐渐演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种子化肥农药的销售点,相关农业技术人员也极少下乡进行考察与指导。而且,部分乡村的村干部也怠于联系农业技能专家和组织村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民学习农技的积极性和效果。

1.4 鄉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绿色乡村建设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推广和使用。当前,我国部分乡村在试点绿色乡村的建设中,虽然结出了水利灌溉、垃圾处理和自来水饮用等设施逐渐兴修和完善的硕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新能源利用率依旧偏低。尽管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广大乡村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上还是严重不足;二是村民生活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突出表现在大部分乡村的生活用水直接来源于原始堰塘水,虽然装设了自来水供应管道,但饮用水只是经过简单过滤,甚至未经处理直接送至村民家中。而堰塘水水源周边环境十分堪忧,村民生活废水、农业污水和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和丢弃在堰塘中,使得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基础设施后续维护管理不足。即部分乡村在修建了绿色基础设施之后,并未尽到切实的维护与管理责任,从而使得设施遭到风雨侵蚀、人为毁坏和成为摆设。

2 我国绿色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2.1 打造多元化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针对当前我国绿色乡村建设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予以着手改进:一是因地制宜扩大经济林业工程。乡村在经济林的种植方面具有极大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的规模种植绿色经济林在乡村环境的改善与农民增收上将起到双赢的效果,因此在绿色乡村建设中应变盲目的植树造林为有规划有规模的种植经济林。此外,森林保健食品的崛起也为乡村经济林的种植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要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绿色生产,通过创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强对乡村生态食品生产的管理,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实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三是提高村民绿色养殖水平。通过搭建平台,联系和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科学的技术培训,不仅有利于养殖户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乡村养殖业更快更好实现绿色发展。

2.2 提高村干部的绿色执政能力

由于村干部的执政观念和執政能力直接影响到绿色乡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为提高基层村委干部的绿色执政能力,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转变执政观念,提高干部素质。经常性的开展提高干部生态文明意识的座谈会,加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切实扭转其陈旧落后的追逐短期利益的发展观,使其认识到建设绿色乡村是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决策,是满足当代人和保护子孙后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二是发扬基层民主,提高执政能力。村委干部要组织开展多种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年轻有为的青年回乡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结合本村实际制订出切实有效的绿色乡村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把村民最关心最急切的现实问题作为开展绿色乡村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完善绿色乡村建设奖惩制与监督制,实行责任到人与追责制并用,努力提高基础村委干部的绿色执政能力。

2.3 深化村民绿色文化意识

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绿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事实,应围绕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进行改进: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通过办环保板报、竖标语、播放环保知识广播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生态保护主体意识;二是以实际收益引导村民进行绿色乡村建设。即只有让村民看到绿色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效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故而除了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外,还需从村民最为关心的诉求着手,通过使其享受绿色乡村建设带来的收益来增强他们对建设绿色乡村的信心。三是举办生态文化活动。各村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使得绿色文化深入人心。可以开展“绿色乡村建设创新思维大会”,集思广益、倾听群众意见,让村民为绿色乡村建设献计献策。

2.4 进一步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在推进绿色乡村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一是加大乡村对新能源的利用率。在国家当前治霾形势的高压下,减少对煤炭、液化气和农作物秸秆的焚烧有助于缓解大气污染,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作为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降低空气PM2.5指数,在广大乡村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率,无疑符合国家未来需求走向;二是建立乡村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水处理设施。对乡村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分类处理,建立环保护卫队,保证每天都有保洁人员进行清扫。改变乡村生活污水乱泼乱倒习惯,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再利用,如农田灌溉。对小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同时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建立粪水处理设施,减少粪水对土壤与水源的污染;三是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后续监管。为保障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各村村民应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对责任区的健身设施、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尽可能避免人为损坏、偷盗和弃用问题。

3 结 论

绿色乡村建设关系到美丽中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国内绿色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不可忽视,绿色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绿色乡村建设需要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出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参考文献:

[1]崔晓莹,李慧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26.

[2]王素斋.基于农村生态文明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5):66-67.

[3]宋洪远.中国新农村建设: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