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015-05-30陈芳
陈芳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59-02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高中生学不好历史的原因主要是在学历史之前已经在心里给了定位,一是觉得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时间年代难以记忆,二是课本乏味无趣,尤其与现代生活不相干。带着这样的心理去学历史,肯定是难上加难,更别提对历史产生学生兴趣了。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使其对历史的学习产生兴趣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宣讲历史的重要性,用重要性来“逼迫”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
每次给新生年级上课前都要讲开篇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开篇课中一个必备的内容就是要分析历史学科的重要性。1、历史学科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知识面。2、历史学科在培养思维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主观重视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让学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对包扩历史学科在内的所谓副科的轻视,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
二、用名人效应来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
名人效应不可小觑,不仅仅体现在在商业行为中。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世界观正经历着形成、演化到最终定型这一过程。名人的言行好恶对他们影响很大。若加以恰当地诱导,是有助于学习的。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有许多名人重视历史。如:我国的毛泽东主席一生钟爱历史,并从中获取智慧,解放了全中国人民,缔造了新中国;江泽民同志则告诫,“我们的干部,要读一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现代史”。这方面的事例非常之多,经常给学生宣讲一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弥补教材编写之不足,丰富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
提到教材编写的问题,要申明一下,关于改进教材编写等问题不在本文论述之列。在这儿笔者更多地是从中学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当然主要包括所使用的教材)、如何更新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
1、要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应给予高度重视。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会让死的历史变得活起来,让平面的课本变得立体多变,让乏味的黑白空间变成得五彩斑斓,让孤独的视听感官接受变成众多的感官参与信息吸收。
2、要大胆地改变教学模式,变单纯的课堂教学为广阔的社会教学。笔者在给一个高二年级讲授文化大革命历史时,就足足花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搞了一次题为“历史的悲嚎——文革社会生活的调查与反思”的综合实践课,专门给学生放假,让他们通过调查访问身边的人了解文革生活的全貌,让他们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感性资料,然后在在此基础上撰写小论文。久居学校“囚笼”的学生一旦投入社会来学习,其积极性之高超出我的预估,他们取得成就更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生都“热”在历史,我成功了。还要充分利用所在地各种历史资源,如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遗迹遗址等,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历史、享受历史。要重视直接经验生成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四川有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我们历史教师而言,这里的“磨刀”、“器”就是指学生的兴趣。
四、拓广加深知识面,发掘利用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闪光点”。
现行教材资源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闪光点”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一些方面:
1、由于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生理的发育导致他们对恋爱问题十分感兴趣。适当地讲讲教材中名人的恋爱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讲讲华盛顿十五岁时产生早恋,曾一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后来克服烦恼,游历他乡,历经磨练,最后造就一代伟人横空出世的故事,学生会在浓烈的兴趣当中获得教育与帮助,教师成功实现教学教育双丰收。
2、基于中国人都有重视乡土观念、家乡荣誉感强烈的状况,适当地利用发掘现有教材,插讲一些与家乡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学生会倍感亲切,兴致盎然。如:作为巴中人的笔者在讲鸦片战争时都会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插讲巴中人、四川将领张必禄带兵抗英的事迹;在讲五原誓师这幅插图时要点明站在冯玉祥身旁的人就是巴中人刘伯坚;在讲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时,要简单插讲巴中的世界顶级大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事迹。各位历史教师同仁可以利用本地的具体情况采用这一方法。
3、历史名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独具特色的鲜明个性等情感因素会感染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如:适当讲解介子推、司马迁、陶渊明、司马光、文天祥、戚继光、左宗棠、朱自清等的相关故事,会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被深深吸引、被感化的情况下,会对你的学科不感兴趣吗?
五、追赶时代,更新观念,勇于做“时髦”的历史教师。让学生首先愿意接近你这个人,然后再走进你的历史课堂。
以前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教训学生,“你可以不喜欢我这个人,但要喜欢我的课啊,我是在给你传授知识啊”。老师们认为这样的教训理所当然,然而这不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从心理学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人,然后才能喜欢你上的课。这是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如果我们教师未能实现自我更新,要想让感性色彩非常明显的现代中学生喜欢的你的学科是根本不可能的。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有一种现象: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普遍受学生欢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教师与学生比较接近。因此阳光、积极向上、勇追时代而不是颓废、消沉、老气横秋的老师,坦诚直率而不是故作深沉的老師,平易近人、亲和力强而不是孤芳自赏、高高在上的老师,永远是学生的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