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障学生钢琴音乐教育
2015-05-30李琳
李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先进性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特别是特殊音乐教学,更是在教育的规模和方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存在视觉障碍的特殊人群在认知功能上存在障碍,甚至阻碍和他人,及社会的正常交流。但是上帝关了你的门,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本文以视障学生为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展示钢琴教育对他们的特殊功能,也展示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视障学生;钢琴教育;音乐熏陶;培养方式
前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对于视障学生来说,他们生活中比正常人少了一些享受,却多了一些烦恼。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彩色,甚至是没有形状,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耳朵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和外界沟通的工具。音乐,能够带给视障学生快乐和欢愉,还能够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有特殊的教育功能。特别是钢琴音乐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自己创造优美的音乐,可以发挥他们在记忆力和听力方面的优势,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肢体协调性,增加自信心,培养生活热情,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生活,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一、视障学生在学习钢琴音乐的优势和劣势
分析视障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有助于在教学中避开学生的学习盲点,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让音乐学习成为他们一件擅长的事情。而且宽容接纳自己的劣势,才能更好地利用优势,才能突破自我,提高自我。
(一)在钢琴音乐学习上的劣势
视障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双眼视力损失或者是视野范围缩小,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和不便。正常人可以轻松参与的活动,他们却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因为这些視力的障碍,他们在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甚至恐惧这个他们看不见的世界。因为这些他们往往会封闭自己,有强烈的自卑感,不敢接触和学习新鲜的事物。我们进行钢琴音乐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去突破这个瓶颈,敢于表达。
(二)在钢琴音乐学习上的优势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在视觉上的不足,导致身体发挥“生理补偿”功能,视障学生在听力、触觉和记忆力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表现。在听力方面,他们可以轻松辨认音色,这一点有利于钢琴音乐学习的乐感培养。在记忆力方面,他们会进行更多的记忆性思考,很多琐碎的学习内容在脑海中却能不断重复,导致机械性的记忆效率高,这有助于他们在钢琴音乐学习中的乐谱记忆。而超强的触感,更是能用触觉去辨别“黑白键”,保证学习过程的顺畅。
二、如何对视障学生进行有效的钢琴音乐教学
(一)经常性播放钢琴乐曲,熏陶学生的钢琴情怀
视障学生因为在视觉上存在缺陷,所以不能用眼睛去看钢琴演奏会的视觉效果。但恰恰是只能用耳朵的他们,可以单纯地听钢琴乐曲,单纯地从音乐中收获感动。而要想加强视障学生在钢琴音乐学习上的天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就要让他们时刻沉浸在这种音乐氛围当中,用良好的听力去记住这动听的音色,从而可以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更加顺利。经常性听钢琴演奏曲目,能够加强学生的韵律感,可以在学习和自己演奏的时候,更容易找到感觉。
(二)照顾视障学生的感受,先让他们“摸钢琴”
视障学生因为存在视力缺陷,他们了解这个社会的方式有限,所以有时候会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陌生感和恐惧感。要想减轻他们这种感觉,让他们和钢琴更加亲近,可以鼓励学生多去触摸钢琴。正常人了解钢琴,或者是进行弹奏,都是从视觉角度上,看黑白键,看它的构造。但是这些对于视障学生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借助他们灵敏的触感增进和钢琴之间的感情。在让学生触摸钢琴之前,也可以将钢琴的弹奏原理讲给学生们,或者是用较为形象的语言去描述。之后在教学过程当中,减少语言性的教导,多让学生触碰钢琴,多让他们进行实践演奏。
(三)实施鼓励式的教学,创新教学的方式
视障学生比其他同学更加脆弱,他们自尊心似乎也更强,所以实施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刚刚开始弹奏钢琴时,因为很难做到完美的弹奏,所以那时的音乐效果可能难以让人“忍受”。这时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熟练作品,增加钢琴和人的“默契程度”,深切感受作者及作品的情感表达。在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自信心能够逐渐被建立起来,他们也会更热衷于钢琴的学习,更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创新钢琴教学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培养情感,熏陶情操为基础。音乐学习本该是轻松的,是愉快的,是自我认识很强的认知活动。采用竞争式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精神和活力,在钢琴音乐学习中收获更多的乐趣。
总之,对视障学生钢琴音乐的教学要避开他们的劣势,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通过调动积极性,增加学习信心等情感教育来提高学习效率,将钢琴学习作为一种情感表达,作为一种艺术,以轻松的态度学习,能够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刘丽杉.关于视障学生钢琴音乐教育之初探[J].艺术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