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税务管理的完善路径分析

2015-05-30苏克拉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筹划高校

苏克拉

摘要:高校税务管理旨在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合理的税收筹划,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税收政策的理解运用变得尤为重要,既要依法纳税,又要合理避税。一般认为,高校税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得到彻底落实、对社会资本注入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会计核算的方法不一、证据的不全或缺失等问题。具体的完善路径有:综合了解并把握针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备的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完善的免税收入的证据保存制度、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合理避税。

关键词:高校;税务管理;税务筹划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力投入以及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纳税主体。一方面,高校的涉税收入来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高校除了教职工的薪资和劳务费用之外,还可能产生房屋和场地的出租费用、大型机器设备的检测费用、科研协作费用、后勤餐饮住宿收入以及复印入网等服务费用。概言之,高校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体,其涉税项目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做好这一领域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尴尬境遇,即使经费足以应对开支,如何合理地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仍然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点。由此,如何通过税务筹划,促进高校税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是摆在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面前的工作难点和重点。但实践中,高校的税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足或亟待改进之处,如何针对这些不足,寻求综合的完善路径是值得每个财务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高校税务管理之一般分析

何谓高校税务管理,有文章比照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将高校税务管理总结为“高校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所实施的分析和研究、筹划、计划、监控和处理、协调和沟通、预测和报告等全过程管理和全面监控的行为,内容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运用、依法避税的技巧和方法、事前筹划和计划、涉税业务流程规范和管理组织、避免违规受罚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综合管理内容。”简而言之,高校税务管理旨在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合理的税收筹划,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税收政策的理解运用变得尤为重要,既要依法纳税,又要合理避税。

目前,我国高校税费征管普遍存在以下税种:(1)营业税。学校将其场地对外出租取得的收入、经营学生和教职工公寓取得的收入、餐饮对外开放取得的收入、校企合作取得的课题经费、对外教育服务取得的收入等都可以纳入营业税的征收范围;(2)增值税。高校后勤部门的外销收入、出售自产产品的收入、出售期刊、书籍和电子资料的收入等;(3)企业所得税。高校后勤实体取得的所得,需要征收所得税;(4)高校教师的个人所得税;(5)财产税和行为税。包括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6)基础建设过程中的费用。城市增容费、人防结建费、煤气集资费、商业网点配套费、土地有偿使用费、规划管理费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管理费、标底编制费、质监费、建设管理费、排污费。

由此可见,高校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种类繁多,财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实现降低高校涉税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二、目前我国高校税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因为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不断更新,以及高校原有会计体制的束缚,加之高校财会人员自身能力等原因,不少从事高校财务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发现高校财务工作之前或是现在都还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总结出这些问题,并面向具体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走向优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一般认为,高校税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彻底落实。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趋势,税收政策也会相应地调整,但临时的税收政策变动总是以通知、补充通知和批复等非系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数量庞大但体系不清晰的税收法规政策体系为高校财会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缺乏总体性的规划,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规定,实践中关于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应税范围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于是很多高校不能很好地利用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校节省成本。

2. 对社会资本注入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除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高校自身创造的收入之外,社会资本日益成为高校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基金和社会捐赠。民间资本的引入对于高校发展是有利的,然而目前的税收政策却无法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需要。总体而言,存在对捐赠者的捐赠支出扣除比例总体过低,对捐赠渠道、捐赠款使用去向限制过严等问题,概言之,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对于引入社会资本支持高校发展的激励作用和力度不够。

3. 会计核算的方法不一。首先,依照法律规定,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这种迥然不同的规定导致实践中高校财会人员在财务处理上频频遭遇难题,需要具体分析协调。另外,实践反映部分高校在会计科目的设定上存在收入和支出不相配比的情况。这种不甚清晰的操作会导致高校在财务处理上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明确规定,这样会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真实收支情况的情形。

4. 减税项目的规定过于严苛,证据的不全或缺失都会导致高校的财产损失。依照规定,所有属于免税范围的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的书面文件或材料予以证明。而往往由于管理上的不足,导致免税证明不足,从而将应免税的项目纳入应税收入之中,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5. 对教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管理薄弱。有调查显示,高校在处理教职工工资、劳务收入、科研奖励等项目时,由于不作充分的研究和筹划,使得教职工纳税过多、实得利益少,从而导致教职员群体的抵触和反感。这也反应了其税收管理水平低。

6. 依法纳税、税收筹划观念不够深入贯彻。部分从事管理工作的高校人员由于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导致校办企业等存在偷税漏税现象,或是缺乏税收筹划意识,使得纳税过多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三、高校税务管理的完善路径分析

如前所述,完善高校的税务管理对于高校合法纳税,合理利用国家针对高等教育发布的税收政策,节省成本至关重要。本文尝试从目前发现的问题出发,寻求解决之道。

1. 综合了解并把握针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对已有的税收法律法规的体系进行综合学习,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税收专业知识背景,并加强同税务管理部门的沟通,主动了解相关税收减免的政策,从而合理筹划纳税事项。

2. 建立完备的会计核算系统。这便要求高校会计人员在做会计处理的时候,对于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这些科目要列明,对于下设的科研教育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都要做出明确细致的记录。同时引入特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并改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通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在发生盘盈、盈亏、出售、报废和损毁情况时,能够及时的了解固定资产价值的损益情况。

3. 建立完善的免税收入的证据保存制度。如前所述,因为证据不足问题导致的应免税项目不能实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便要求高校在日常运营中对于记载各种科研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教育收入、劳务收入发生的书面或电子凭证进行保留,并建立体系化的管理,以备报税之用。

4. 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税收政策是一个庞杂的体系,良好的税收筹划能力是高校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做好税收筹划工作有以下几个要点:(1)随时关注税收政策变动情况,设计合理的薪资发放体系,为教职工减轻税收负担;(2)高校加大科研立项的资金支持,解决科研经费不足问题的同时,降低纳税负担;(3)通过福利措施,转化薪资待遇。

四、结语

概言之,高校税收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财会人员应当针对高校税务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高校的实际资金需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税务知识,提高自身的税务筹划能力,以期为高校构建一个良好的税收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陈紫莹.高校涉税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武迎春,王杰敏.高校内部税务管理工作探析[J].价值工程,2011(33).

[3]赵国艳.税收筹划视野下的高校税务管理完善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税务筹划高校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浅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务管理模式探究
关于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实务的思考
关于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研究
税务管理现代化浅析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