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管—学”互动的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5-05-30戴年红等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戴年红等

摘 要: 高校实践教学要在“教—管—学”三方进行思想、组织、信息及考评等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由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论文写作、见习实习、专业实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组成,并能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得到协调发展的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实践教学模式 教管学互动 实践教学模块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长期探索中,我们全面落实自主化、个性化、交互式与协作式的教学理念,逐步构建了基于“教—管—学”互动的“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

一、“教—管—学”互动的内涵与特征

1.“教—管—学”互动的内涵

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2]。“教—管—学”互动,指在各种教育机构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中,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等交互作用过程。“教—管—学”互动,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管理人员服务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实效性,有利于促使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采取积极的行动策略共同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2.“教—管—学”互动的特征

在“教—管—学”互动中,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为满足各自权益需求而持续开展思想、情感、目标、信息、行为及评价等方面的联动和互通。“教—管—学”互动的过程,表现出多元性与差异性、平等性与情感性、动态性与反思性等特点。

(1)多元性与差异性。“教—管—学”互动的多元性,指其互动主体具有多元的特点,一方面是互动在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等多种主体间进行,另一方面是互动主体可以选择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群体对群体等多维组合。“教—管—学”互动的差异性,指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明显存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经验水平、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互动得以开展的前提。

(2)平等性与情感性。“教—管—学”互动的平等性,指互动主体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主体的学生、作为主导的教师及作为主动的管理人员之间是相互尊重与信任、相互理解与支持、相互协作与促进的平等关系。“教—管—学”互动的情感性,指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是以情感交往为基础的,正是积极的情感交往为三方良性互动提供了驱动力和润滑剂。

(3)动态性与反思性。“教—管—学”互动的动态性,指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三方互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在动态推进的互动过程中逐步达成知识经验的分享、情感的交流、思想的认同、思维的进化及行为的协调等。“教—管—学”互动的反思性,指在互动过程中,各互动主体都能通过对比、自省与重构等反思活动,获得知识经验内化、思想自悟、思维进化及行为改变等,这正好能体现互动的积极效应。

二、“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们不断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模块立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般管理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多模块”是指构建由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校外见习实习活动、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式”是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能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等得到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模块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它一方面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改变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管理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进行简单的单项案例分析,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进行综合分析,既有采用书面分析形式的,又有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的。

2.实验教学模块

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必须以强化训练专业实用技术为特征,以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有鉴于此,实验教学以培养专门的实验技术能力目标,验证性的内容大为减少,按照从初级到高级等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构成一种能力体系。我们利用管理专业实验室等,开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模拟等实验教学,让学生利用管理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在模拟仿真的虚拟系统内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3.论文写作模块

论文写作可对学生实践能力予以综合评价并不断促进其发展。管理类专业的论文写作模块包括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我们实行论文写作的导师负责制,大二的学年论文(一)、大三的学年论文(二)、大四的毕业论文都精心安排导师指导。我们鼓励学生将实践课程、社会实践和见习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论文选题,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加强论文写作质量的监控,建立了论文淘汰制度和奖励制度,保证论文写作的教学效果。

4.见习实习模块

我们在管理类专业见习实习模块的设计中贯彻了产学结合的原则,体现了产学结合的特征。我们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了专业见习(2周)、专业实习(6周)、毕业实习(6周),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见习实习任务,带队教师与见习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全程指导与监控,结束后深入总结并提交见习报告、实习记录、实习报告与实习鉴定等,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5.专业活动模块

开展丰富的专业活动,是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独特作用。我们的管理类专业注重开展每年一度的“专业交流月活动”和丰富的专业社团活动。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社团“公共管理学会”举行了公共政策论坛、模拟两会提案大赛、公共管理调研与征文大赛等专业性活动,还主办了全校性“公务员考试全真模拟大赛”,邀请政府机关公务员担任大赛评委,活动得到了校内外各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6.科技创新模块

组建项目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实践锻炼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管理类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探究式学习与创新性计划项目”、节能减排、挑战杯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长株潭环境友好城市建设中垃圾处理情况调查研究》、湖南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外来务工人员融入长株潭城市社区的调查研究》等。

7.社会实践模块

社会实践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应有不同形式,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兼职与科技服务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学生单独开展,又可以以班或者社团小组的形式开展;既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又可以在寒暑假以假期锻炼的形式开展。在社会实践环节中要注意盘活、整合好专业现有资源。我们在引导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精心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项目,尤其是那些既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对社会进行思考,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项目。

三、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中的“教—管—学”互动

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是三种相互联系、相对独立的不同行为主体,教师作为施教和指导的主体,管理人员作为管理与服务的主体,学生作为学习和受益的主体,三者应构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高校实践教学可“通过教管学互动,掌握学生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通过教管学沟通,熟悉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教管学交流,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我们在实施“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如下方面的“教—管—学”互动创新。

1.实践教学思想互动

思想意识决定行为方向,加强实践教学思想互动是首要任务。我们的“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建设实践教学的思想交流平台,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搭建了管理层与师生的思想交流平台。通过教学工作例会、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意见箱、网络交流等方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通过内部手册、网页等宣传关于“顾客导向”、“服务意识”、“质量文化”等教学思想,形成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理念与氛围,推动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加强了管理层、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统一。包括管理层对教师的思想动态把握与监控、管理层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监控,保障“教、管、学”三种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统一思想。

2.实践教学组织互动

为保障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作为质量监控的运行指挥中心。打破了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往往只涉及教务系统这一单一系统的传统观念,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多方组成的互动性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院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学工办主任、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实习基地企业负责人及教师与学生代表等组成,由院长主管。这一组织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管理者”推动的“自上而下”模式,融入了“受益者”推动的“自下而上”模式,将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了教管学“良性互动”模式,实现了教学系统与学工系统、校内系统与校外系统、管理系统与师生系统、教师系统与学生系统的多重互动。

3.实践教学信息互动

强化实践教学信息反馈与互动,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信息互动:一是学生信息。定期深入学生中了解教学信息,通过教师评价表、教学座谈会等,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教师信息。通过建立教师指导资格审查制度、360度评价制度及实践教学研讨会等,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三是督导信息。教学督导对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情况、学生实践等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提供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四是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由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通过教学检查与巡查、观摩、评教、教学调研等活动,有效地掌握实践教学动态,实现对各实践教学环节信息的收集和控制。五是用人单位信息。向用人单位收集毕业生各种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信息,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4.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互动

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管理层与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的评价,以及管理层、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即“评教”与“评学”。尽管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缺乏对管理层的教学组织、管理效果等的评价。然而,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教、管、学三方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协调不好,容易造成相互排斥的现象。为此,我们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新增了师生对管理层的评价,即“评管”,进而形成了“评教”、“评学”与“评管”三位一体的互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4-8.

[2]张晓丽.浅析高校教管学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2,12:126-1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23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模式
“机械工程”专业飞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财经类院校关于实习型实践教学的改革
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模式研究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探讨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保障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