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影响的探讨

2015-05-30敖立新敖振翔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2期

敖立新 敖振翔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以期为针灸的临床使用提供有效指征。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以及肾阳虚等其他疾病患者50例,通过比较不同针灸手法的临床针灸效果,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性。结果:根据患者疾病虚实情况,对症采取补法与泻法,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其中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11例显著改善,1例无效,后期诊断分析,是受到合并疾病干扰影响所致。临床有效率为98.0%。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虚实情况,合理选用针灸手法,才能提高临床针灸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手法;针灸疗效;补法泻法;临床探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techniques on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o provide valid indications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acupuncture. Methods:From August 2009 to July 2011 in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stomach Deficiency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other diseases and 50 patients between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different acupuncture techniques, analysis Contact.Results: patients with diseases actual situation situation symptomatic taken and fill method with diarrhea Act,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38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completely subsided, 11 c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mprovement, one cases were ineffective, late diagnosis analysis, is subject to interference from concomitant diseases due. The clinical response rate was 98.0%.Conclusion:the actu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easonable choice of acupuncture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o relieve the patient's pai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words:acupuncture techniques;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ill method reducing method; Clinical Exploration

随着近些年中医文化的兴起,针灸治疗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关注,以其安全性与便捷性受到大众的青睐。针灸治疗是在经络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治疗模式,通过刺激患者的诸多穴位,来对相应的脏器进行调节,并结合针灸特有的手法,来疏经通络和扶正祛邪[1]。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脾胃虚寒以及肾阳虚等疾病的患者50例,分析不同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临床针灸效率提供有效依据。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探究选取50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7-71岁,其中13例患者属于脾胃虚寒,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痛、腹泻与腹痛;其中8例患者属于肾阳虚,临床主要表现为便秘与疟疾等;其中7例患者因进行其他手术而引发实热证,药物治疗无效果后选用针灸治疗;其余22例患者屬于其他疾病,临床表现散见发热、血压升高、胃痛以及畏寒等症状。病程7天-2年,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进行过中医针灸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临床初诊,确定患者病理特点,区分虚症与实症,其次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针灸手法予以治疗,一种手法无法达到效果时,进行再次诊断,并改用其他针灸手法进行复治。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做好中医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治疗宣教、用药指导以及康复教育,以期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保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并且对患者存在的合并症与并发症,要采取积极的中药治疗,防止对针灸疗效产生影响[2]。收集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并行后期比较分析。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过对症的针灸手法治疗后,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11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仅有1例患者无效,后改用中药治疗进行调理,病症得以消退,临床有效率为98.0%。其中有21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因针灸手法不对而没有产生效果,后进行复诊,改用其他手法后得以改善,主要是虚症与实症的辨别存在一定分歧,进而对针灸手法的选用产生影响。见表1。

表1 针灸手法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完全消退

显著改善

无效

临床有效率

二次针灸治疗起效

例数

38

11

1

49

21

%

76.0

22.0

2.0

98.0

42.0

3 讨论

针灸治疗是我国中医文化的智慧结晶,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在完善和增强了临床效果的同时,也提升其实用价值。它分为针刺与艾灸,早在战国时期,《皇帝内经》中就已明确的为其进行定义:以经络理论为本,采辨证论治,借以针刺与艾灸,来刺激体内诸穴,调节脏腑,疏经通络,扶正祛邪[3]。而随着近些年中医文化的复苏,针灸治疗则受到更多人群的重视与青睐,特别是针灸具有的无毒性、简便性与高效性等特点,恰好可以满足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不过要想确保针灸治疗发挥功效,不仅要进行准确的辨证诊断,正确选取穴位,还要掌握正确的针灸手法,即如何对症选取手法与如何具体操作等,只有熟练的掌握这些,才能确保针灸的得气效应发挥功效[4]。我院在进行本次探究之前,对所有医师与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与验收考试,使其显著提高了对针灸手法的掌握能力,进而确保本次探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以下则是笔者在临床针灸实践中的一点心得。

根据相关古籍与现今研究资料显示,针灸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其一是针刺补泻的基础手法,如提插补泻法,它最早出现于《难经》,其中记载道“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以及《针灸大成》中记载的“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也就是说,医者入针得气之后,将针进行上下提插时,轻插重提就是泻气,重插轻提就是补气。而根据本组研究显示,采用提插补泻法能够使患者针刺处的皮肤温度降低,而且对于实症性发热,提插泻法的降温效率要高于提插补法;再如徐疾补泻法,它最早出现于《灵枢》之中,其中记载为“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而此处的徐与疾指的不单单速度,还有深度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根据针刺部位将深度分为“天、人、地”三个阶段,补法是得气后三进一退,泻法是一进三退[5]。本组研究中,对于畏寒患者,以徐疾补法针刺其左合谷、左外关,患者在针刺局部与周围出现升温反应,而徐疾泻法主要能够引出疼痛感与降温,而且面积较大,本组中有3例患者因外科手术出现实热症,采取其他治疗无效后改用针灸治疗,予以徐疾泻法,显著退热;又如捻转补泻法,亦首见于《灵枢》,其中将补法定义为“微旋而徐推之”,泻法则为“切而转之”,而在《针经指南》中,则对捻转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定义,“以大指次指相结合,大指至上进谓之左,大指之下退谓之右”,也就是谓左为补,谓右为泻,根据翻检的研究资料显示,捻转补泻法可以对血管与脉搏传导产生影响,补法可以减慢患者脉搏传导,并降低血管紧张度,而泻法具有相反的功效,临床上可以辅助降压与升压治疗;又如迎随补泻法,首见《难经》,记载为“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日迎随”,也就是根据经脉运行方向,顺之为补,逆之为泻。它同样具有升温降温之功效,而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它对血栓素可以产生正性影响,特别是补法效果更为显著,再者补法还可以提高痛阀限度以及患者记忆能力[6];最后为呼吸补泻法,见于《素问》,“喉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补,收则内针,无令气忤”,也就是根据呼吸来下针与出针,呼吸补法可以增加胃蠕动兴奋状态,而泻法则会抑制其兴奋。其二为复合补泻手法,经常选用烧山火与透天凉进行治疗,烧山火见《针灸大成》,“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同样是分成天、人、地三部分,每部进行三进一退的手法,再提插9次。本组中有13例脾胃虚寒患者,以烧山火手法针刺足三里与内关,患者具有的胃痛症状全部改善,而且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它可以引起患者血管舒张,提高血糖与血浆柠檬酸的含量;而透天凉则是治疗一些热症、阳症与实症,而且通过临床实验得以印证,该针灸手法可以引起血管收缩,降低血糖与血浆柠檬酸的含量。其三是平补平泻法,“有平补平泻,调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已”,我院在临床施治时,主要将补泻手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治疗,对一些虚实夹杂的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特别是选取双侧足三里治疗虚实不定的胃扭转,进行先泻后补,患者症状均得以消失[7]。其四是灸法的补泻手法,“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也就是补法,要慢火慢烧,自灭后进行灸法治疗,并用手按压,而泻法,则用旺火,自灭后进行治疗,不需要用手按压。灸法一般治疗脾胃阳虚产生的胃痛、腹泻与腹痛,肾阳虚产生的便秘与疟疾,用来驱散寒气并消除毒源,但一般不使用灸法治疗阴虚火旺的疾病。

根據本组研究显示,采取对症的针灸手法治疗能够显著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在对症选取针灸手法的同时,需要准确把握针灸的强弱与幅度,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在临床中不断积累经验,去熟练运用针灸手法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峰.针刺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1):6-7.

[2]于彦平.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影响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2,33(3):328-330.

[3]王欣.针灸疗法机理的现代推理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4):410-411.

[4]庞啸虎,张建斌.《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刺法特色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14-16.

[5]罗莹.“烧山火”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46-47.

[6]齐丽珍,马晓芃.《针灸问对》灸法特点浅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37-38.

[7]徐朝霞,张宏.针灸抗应激性损伤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