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
2015-05-30李军
李军
摘 要:如今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也应顺应社会趋势,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特点的了解,分析网络环境对档案编研工作的影响,并制定发展对策,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时代;档案编研
档案编研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开放且成果丰富化的道路。如何做好档案编研工作以适应网络环境已成为相关领域学者及专家研究的重点。档案的内容和信息质量受到编研工作的影响。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特点
1.选题社会性
原有的编研选题需要进行前期调研,相关工作人员应到不同部门,和管理者和档案使用者交流和问答,并且组织成文,对存有的数据加以计算和统计,组成的文件和实际情况、具体要求较为相符,体现了档案使用的需要,关注潜在用户,制作档案内容实效性强。编研者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集,制订特殊性的调查问卷,征求不同用户的意见。[1]
2.资料广泛性
现代搜索引擎逐渐变成人们搜集资料、寻找信息和答案的主要途径,也是档案编研的主要工具。如,谷歌、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操作较为方便,能够简化编研工作,避免操作过于繁琐,信息丰富且全面完整,有助于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相符,提高工作效率。
3.成果多样性
原有的档案编研成果主要是纸质文字形式,内容缺乏图画等新颖形式,缺乏生动性和灵性,阅读起来比较枯燥,没有乐趣。现代档案编研成果表现形式主要为电子形式,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避免传统形式的不足。
4.反馈真实性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反馈更加真实可靠。其反馈信息调查主要涵盖运用档案编研成果影响和作用的意见。调查人员利用网站发放,保护隐私,用户回答属实,问卷回收率高,调查意见真实有效。[2]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发展对策
1.重视前期调研
选题应与社会需求相符,保证实效性、针对性和信息性。应加强对前期调研的重视,运用互联网进行选题调研,全面掌握用户的需要,挑选和社会实践、科研相关且具有历史意义的选题。关注社会时事、新闻焦点等,保证与社会热点和相关政策、要求相符合,且可为管理层制订对策、社会经济发展、用户需要等提供服务。
2.丰富馆藏,树立特色
档案馆作为储存档案信息的重要基地,对内部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较为看重。馆藏是否全面对编研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今,大多的档案馆馆藏不够丰富,相对单调,且资源较少,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编研工作的深入与发展。网络背景下,档案馆不仅应丰富资料采集,改善内部分布,还需要利用互联网实现馆际互助,使得资源共享,提高馆藏数量,树立自身的特色。
3.摒弃传统封闭模式
摒弃传统封闭的模式,采用较为开放的编研方式,如联合编研。联合编研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丰富编研内容并扩大影响范围,能够实现社会整体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扩大用户使用范围,促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开放和便捷。
4.利用编者和使用者互动方式
网络背景下应采用互动方式,使得档案编研人员把方案安排和成果更新到网络上,利用微信、微博、QQ、Email等电子软件,让读者能够针对档案成果和方案提出己见。编研者根据反馈评价,结合不同用户群的需要,制订和调整编研方案和计划,以保证编研工作更加有效和适用。
5.提高编研人员素质
网络背景下,档案编研工作需要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进行操作。因此相关档案编研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灵活使用电脑。现今社会对全方位人才更为需要,加强对档案编研人才培养的重视,能够促进编研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丰富档案编研队伍建设,实现技术和资源储备水平的提高。
网络环境下,对档案编研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和技术标准。网络档案编研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实现便捷高效的工作状态。其无论在资料、成果还是选题、反馈上都呈现出多样、广泛、灵活的特点。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结合互联网及电子技术,丰富档案馆馆藏,保证编研工作的实效性、信息性等,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群.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化与拓展[J].青年文学家,2010,07(11).
[2]周 雪.网络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编研[J].科技档案,2010(04).
(作者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