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教学活动中儿童音乐的感性把握和审美体验

2015-05-30刘冰荣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审美体验

刘冰荣

摘要:在我国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心。同时,我国在对国外优秀儿童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借鉴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对儿童音乐的审美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但由于并没有从实际根源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导致儿童对于音乐的感性把握能力还有待增强。为此,本文对表演活动中,儿童音乐的感性把握和审美体验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希望能对儿童未来综合素养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表演教学活动 儿童音乐 审美体验 感性把握

目前,我国儿童音乐审美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大众热切的关注,审美教育已经愈来愈趋向于科学性的发展。随着教育机构对奥尔夫、铃木等教育体系的广泛推广,各音乐儿童教育相关机构也随之展开了有关于儿童音乐的感性把握和审美体育研究,这就极大促进了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针对于表演教学活动,如果能够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将对音乐教育中“美”的传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各年龄段儿童的音乐表演教学活动开展重点

通常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综合发展特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会将幼儿分成三个阶段。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界定范围是0-14岁,将幼儿分为未满3岁儿童、3-6岁儿童、6-14岁儿童三个成长阶段。针对于儿童的音乐表演教学,不但包括对乐器的学习外,而且还涵盖了参与在音乐陪伴基础上所进行的韵律性活动等方面内容,帮助儿童在表演教学活动中,进行更好的音乐学习。

(一)未满3岁儿童

人生最早的音乐活动始于未满3岁的幼儿阶段,不能能够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和素质需求进行满足。在人生成长的0至3周岁阶段,是人最早认知、接受事物是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幼儿进行的音乐活动,目的不只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音乐活动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性格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3-6岁儿童

当幼儿成长到3至6岁的的阶段,便有了交际意识,向往与他人交流,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表演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用语言朗读简单的诗歌,或是哼唱简单的旋律的方式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想法,这也为儿童音乐表演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有利条件。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带领儿童开展音乐小游戏,表演小节目等方式,多为儿童提供用音乐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从而不断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6-14岁儿童

当儿童到了7至14岁的年龄段时,是生理和心里发展的活跃期。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思想意识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已经初步形成抽象意识,对于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从人的发展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完成音乐表演的能力。因此,此阶段的儿童音乐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中,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音乐沟通渠道,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音乐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尝试培养儿童的创作意识,让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提高表演教学活动中儿童音乐的感性把握和审美体验策略

(一)对儿童音乐教师的专业资质进行优化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有音乐天赋的“天才儿童”毕竟只占少数,而儿童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儿童,旨在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质,使儿童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感性把握,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儿童音乐教学时要不断创新方法,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儿童音乐教学作为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整个音乐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演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音乐感情的传递,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加强儿童对音乐情感的感知,从而使儿童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二)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曾有国外儿童教育学者明确指出:“表演教学活动中,儿童音乐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和满足儿童群体的基本音乐需求,以儿童为教学的核心,一切教学内容要围绕儿童心理的内在需求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和思路,将儿童最为教育的主体,以培养儿童的主动学习、欣赏音乐的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观察儿童对音乐感知的变化,不断培养并提高儿童的音乐创造力,与儿童共同探讨发掘音乐之美,从而获得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例如,在音乐表演教学活动《小鸭的舞》中,教师可以将音乐的活动主题设定为“可爱的小黄鸭”,继而开展部分音乐律动。首先,是小鸭的出场,注意小鸭要由母鸭带领,然后,对“迷路的小黄鸭”进行复习,当小黄鸭迷路时,这段音乐旋律较为悲伤,而当其找到自己家、找到亲人的时候,这段音乐律动是欢快的,这时可爱的小鸭子们也开始快乐的舞动着。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集中注意力,观察小鸭子们是怎样舞蹈的,从而完成对表演《小鸭的舞》教学活动的科学过渡。最终的音乐律动,是小鸭在母鸭的带领下回到了家中。通过这种表演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发现整个活动都是围绕主题开展的,儿童也在这些小鸭的角色带领下,情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为儿童的审美体验以及感性把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创作者和表演者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儿童音乐的表演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必须要注重与儿童音乐情感的传播与交流。简而言之,儿童音乐表演活动教育是通过教师引导儿童对音乐的欣赏与研究以提高儿童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把握,同时,音乐本身的价值可以通过儿童的感知能力来体现,其作用在于提高儿童的综合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恬恬.意大利“金币”歌曲大赛的儿童音乐教育观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4).

[2]马晔.“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略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审美体验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儿童音乐共创设计研究
美国学前儿童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培育及启示——以弗吉尼亚州为例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