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与学生相处

2015-05-30赵登明

求知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赵登明

摘 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才能让教学及管理工作得心应手,所以,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关心和理解学生,事事处处多为学生着想,学会倾听学生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面对弱势力群体,要学会包容和同情,真正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关键词:相处;学生;教师

一、学会关心和理解

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理解,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胡作非为的孩子,他们正是因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才会在行为上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举动,以此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平日里,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没有爱的教育无所谓教育,我们也时时刻刻把“爱”字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了吗?我们常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其实关心学生不需要整天挂在嘴上,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别人需要什么,从来不换个角度去想。笔者工作多年,最喜欢的学生并不是那些聪明好学的天才,而是那些一直被称为“坏蛋”“傻子”的差生,只要你愿意接近他们,其实他们也有许多可爱之处。在笔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并不是说你一生教了多少个天才,而是你挽救了几个即将误入歧途的孩子,不是吗?优秀学生大多在若干年后都会忘记他们儿时的老师,而被你拉出火坑的孩子,他们都会对你终生难忘。所以,作为老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多去关心那些期待我们关注的孩子,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这都会激励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拼搏。

二、学会倾听和分享

虽说作为老师没有威信不能服众,但笔者始终认为,形式上的威信往往只是让学生在你面前装出一副很服你的样子,但背地里不知道会如何议论你的为人。有一个学生叫小辉,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有一天班上发生了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班长收同学们的三百多块钱被人拿走了六十多,班长很着急,因为这钱是从他手上消失的,那天班上四十多名同学议论纷纷,都说一定要让班主任查个水落石出。班主任倒是很不在意,上课了,他说:“昨天下午咱们的大班长收同学们的三百多块钱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一小部分,上哪儿去了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它会回来吗?”班主任问道。几个调皮的学生边笑边说:“除非钱自己长有脚。”“可别说,也许它真的长有脚哦。”下课了,小辉偷偷地跑到办公室:“老师,钱是我拿的。”说完他哭了。班主任老师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当场批评他,通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因为小辉家离学校特远,而学校没有住宿条件,他一直都是寄宿在亲戚家,过去每周家里给他二十元钱的零花钱,可上周离家时因为爸爸妈妈吵架没有顾得上给他零花钱,临走时,奶奶只给了他5元钱,还没到星期三他就花光了,而昨天下午放学后他到教室里拿作业时刚好看到了班长收来的钱,一时的贪念加上自己的处境,他就拿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说着,他拿出了花剩下的四十多块钱。他说花掉的钱中一部分吃了饭,还有一部分买了小吃,班主任老师听着听着,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多么诚实的孩子。班主任并没有指责他的不对,而是给他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因为贪玩不小心打碎了父亲制作衣柜用的玻璃,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用自己学校刚发的20元奖金偷偷地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放在了原处,起初以为父亲不知道此事,但长大后父亲才告诉他其实当时就早已经知道了。第二天,小辉让自己的母亲给班主任老师补全了自己已花掉的二十多块钱。事后,无论是班上还是学校,没有任何人再讨论这件事,其实每个人都知道。

谁都会犯错,每个人当知道自己错了以后,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世上没有任何人,明知自己已经错了还那么执著。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时,要学会倾听他们错的原因,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甚至是挖苦、讽刺。

三、学会包容和同情

静心细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当过“差生”。所以,在面对那些“差生”时,我们何不给他们更多的包容和同情呢?另一个学生叫小德,六年级了,可他每天上课时除了睡觉还是睡觉,在一次数学课堂上,赵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问:“小德同学,你这样成天睡觉,有意思吗?”“那我干什么?”他质问道。“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呀!”赵老师不厌其烦地说。“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吗?数学,我真的不会,什么都不会,你以后别逼我了行吗?”刚开学不久,赵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他自上学以来就从来不学数学,六年级了,他连乘法口诀都不知道,又怎么学习分数乘除法呢?可是他对语文特感兴趣,别人用一天时间都背不完的课文,他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全搞定。得知这一情况后,赵老师在后面的数学课堂上,一直要求他不要理会课堂教学,一心只学习他的语文即可。慢慢的,他知道了赵老师的良苦用心,每当数学课上在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时,他会偶尔听一听,毕业会考时,他的数学考了三十多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在网上聊天时这样说道:“赵老师,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价,实属不易。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失去兴趣时,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做得更好。往往你越让他学,他越学不进去,最终适得其反。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放弃,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水源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快把我哥带走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教师赞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