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建设

2015-05-30马晓睿

求知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人性化高职院校

马晓睿

摘 要: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在飞速发展。在这个新的社会变革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社会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同样为教育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文化场所,已经成为了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图书馆亦作为文化传承、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定位了它的多元化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人性化出发,在不断发展中实践前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建设;人性化

一、图书馆环境

1.图书馆物质环境

图书馆物质环境由图书馆馆内的环境与图书馆馆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图书馆外环境包括图书馆建筑的地理位置、外部的自然环境以及周围的人文环境,外部环境体现了图书馆的所处地区的文化特征,直观地传达了所表现的文化底蕴;图书馆内部环境包括图书馆内部的内部空间设计、色彩设计、内部设施配置以及装饰设计等,内部环境设计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传达给读者直观的视觉、心灵体验,使读者产生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

2.图书馆文化环境

图书馆文化环境亦可视为图书馆的精神环境,包含了图书馆人文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图书馆的人文文化环境可理解为图书馆的馆内风气、馆内人员服务、馆内规章制度以及馆内的学术气氛等;图书馆的技术环境包括图书馆馆内纸质藏书质量、相关硬件服务设施以及新型的网络、电子型图书馆。图书馆的文化环境营造了馆内学术气氛。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的意义

图书馆环境是读者与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的整体印象与总体评价。图书馆环境是地区、高校文化环境的外显,其本质也是图书馆的信誉。图书馆建设所产生的形象体现着图书馆的地位、知名度、声誉。图书馆的环境建设需要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当中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不断奋斗。在图书馆文化环境塑造中,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图书馆精神、价值观、职业道德作为依据,提供良好的图书馆服务,即更优质、更迅速、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务。良好的图书馆环境建设又可增强图书馆馆员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与人性化

在现今社会中,新兴的自主查阅信息、多样专业知识数据库的崛起,让传统的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方式面临新的挑战。读者从新型渠道索取资料信息的方式,体现了新时代知识信息的人性化。图书馆在面临推荐信息资料逐渐减少的大环境下,更应该实现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与读者沟通的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理想舒适的学术环境。

1.图书馆物质环境与人性化

在心理学中,外部环境对人的行为与思想起到了诱导的作用,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人们需要清洁、有美感的环境。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林立,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各种公共场所都在着力于营造自身环境,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也不例外。由于目标是构建使读者心情愉悦、激发学术研究的阅览环境,现代图书馆都选择了宁静的环境,但却忽略了绿色植被与清新空气等特点。从优化图书馆环境的角度上,美化图书馆外部环境有着必要的意义。

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优化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图书馆内部设施基调明确,风格统一,书架排列整齐,温馨的室内提示语、部门分布指示牌的制作,都可以更好地方便读者查阅,放松读者的心情。

2.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与人性化

图书馆环境的人性化服务建设,可体现“以人为本”这四个字的基础上。这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可以根据读者的知识需求、学术结构、查阅习惯转化成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因此,图书馆馆员应与读者实现交流、沟通,建立一种相容平等的关系,提高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认知度与满意度。如今,相当一部分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模式、思维方式似乎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模式中,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依然惯性使用陈旧的规章制度与思维模式解决问题,不仅问题得不到圆满的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影响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与地位,阻碍新兴图书馆的创新与改革的步伐。在图书馆环境与人性化建设的道路上,改变图书馆员的行事作风与思维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应从不起眼的小事着手,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亲切的微笑、真诚友好的语言都可以成为温暖读者的方式。有些图书馆读者可凭自己的有效证件获得免费的电子阅读的机会,在雨雪天获得免费使用雨伞的福利;有些图书馆想办法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在物质上对于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关爱与信任。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现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在人才建设上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教学与科研活动服务的学术性服务机构,但长久以来,在全国的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的现象。某些高职院校在图书馆建设经费、图书馆工作人员安排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偏见。这种思想表现为图书馆还是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机构,一部分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的教职工被安排到图书馆工作,等等。在图书馆信息建设方面,创新型科研服务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与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现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需求,阻碍了图书馆服务建设。

2.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部分已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信息技术也普遍运用于图书馆的日常服务、管理,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与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运用至今已显得格格不入,管理者往往强调组织的规范性,笼统、机械地下达工作任务,忽视了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性,同时也忽略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特长,使图书馆工作成为单纯的完成任务。

五、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今后方向

1.优化馆藏结构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是直接影响到到图书馆发展的要素。馆藏纸质书籍与电子资料的规模与质量,是建设图书馆必须要重视的。在优化馆藏结构中,要坚持纸质书籍的流动,更新剔旧;在网络化的进程中,要重视纸质书籍与电子文献的侧重比例,相辅相成,充分考虑到文献的实用性,从多领域、多方面提供信息文献,从而满足各方面师生的需求。

2.完善制度建设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对外办馆理念的表现形式,建立人性化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全力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制度的出发点。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制度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客观需求,可以促进图书馆相关的服务工作。图书馆制度的核心应侧重于读者服务。在保证以规范、严格为前提的图书馆制度下,遵循工作的客观需求,为读者创造一种舒适的环境和更大的自由空间。

3.提高馆员素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性为本的服务为核心,而这种核心体现在图书馆的文献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相关服务上。满足新时代的读者需求,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面临的新的挑战。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还必须有相应的业务知识与业务水平,不怕困难地与读者沟通、一心一意地为读者服务,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以人为本地服务读者。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长久的主题。在21世纪中,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社会变革的趋势。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中,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丰富的馆藏内容、舒适的阅读环境等特色依然会吸引广大读者。随着科技与时俱进,走在信息时代的前列,才是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人性化高职院校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