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关联—顺应模式”下隐喻的认知语用分析
2015-05-30徐莹莹
徐莹莹
摘 要: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因此,在新的“关联—顺应模式”理论框架下,本文对言语交际中的隐喻进行认知语用分析,并从话语的产生和话语的理解两方面解释它,以弥补其他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使用和理解隐喻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隐喻 “关联—顺应模式” 言语交际
1.引言
隐喻(metaphor)是作为修辞学上的一个术语提出来的,自亚里士多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Lakoff & Johnson,1980)。随着西方关于隐喻研究的理论和观点不断被引进我国,我国学者也掀起了隐喻研究的狂潮,一些专著和学术论文层出不穷,如《隐喻学研究》(束定芳,2000)、《隐喻》(耿占春,1993)、“隐喻为什么可能”(徐盛桓,2008)、“论隐喻的关联性和顺应性”(李成华,2007)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认知语用学的发展,部分学者致力于对隐喻进行认知语用分析,例如,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研究;从“关联—顺应模式”研究隐喻,等等。由于这些研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试图从新的“关联—顺应模式”下对言语交际中的隐喻进行认知语用分析,旨在弥补其他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使用和理解隐喻提供借鉴。
2.新的“关联—顺应模式”
鉴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描述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不足,杨平博士在吸取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论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顺应模式”,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说话人寻求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杨平,2001)。
然而,由于该模式仅从说话人角度解释话语产生的过程,因此韩东红副教授在“关联-顺应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关联—顺应模式”,旨在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方面探讨言语交际的全过程。该模式认为:(一)言语交际过程不仅包括话语生成,而且包括话语理解。交际双方必须通过顺应语境完成关联假设。(二)交际双方的关联—顺应是交际过程中双方各自的语境选择与语言选择相互顺应的一个动态过程。(三)交际双方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和理解方式的选择。(四)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仅包括顺应论中所说的交际语境(三个世界)和语言语境,而且包括关联论中的认知语境假设等一切因素(由于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故用实线隔开)。以上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并非交际发生之前就给定的。也就是说,这里的语境具有动态性。(五)交际的过程是策略选择的过程。在言语交际中,语言使用者不仅对语言形式进行选择,而且对交际策略进行选择,例如,交际者在会话中可采用反讽、幽默、隐喻等策略。
总之,新的“关联—顺应模式”克服了旧模式只从说话者单方解释交际过程的不足,从交际双方角度出发,较完整地阐释了语言交际中话语产生与话语理解全过程,并对语境因素和语言选择的各个层面做了较全面的说明,解释了语言的顺应机制。该模式还指出,交际的过程就是策略选择的过程。由于隐喻就是一种交际者间接表达自己交际意图的语言策略,因此下面主要探讨言语交际中隐喻语言策略的使用和理解。
3.新模式对言语交际中隐喻的认知语用分析
3.1隐喻的辨认
隐喻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隐喻的辨认,然后是隐喻意义的推断(束定芳,2000)。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隐喻是如何被识别的。
在言语交际中,隐喻的辨认有时需要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隐喻使用信号或标志,如人间天堂、母亲河等;元语言信号“打个比方”等;明喻(隐喻的一个种类)like,as,等等。然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许多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或标志。听话者需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和语用冲突及其性质,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例如:
(1)(在汽车上)被挤者挖苦道:“猪年都过了,还一个劲拱!”对方也不示弱:“敢情是狗年到了,汪汪叫。”
——《中外书摘》1995,4:69
例(1)中,“拱”和“汪汪叫”分别是“猪”和“狗”的显著特征之一,说话双方都省略了本体,话语表面上好像与实际语境无关,但隐含的主语是交际双方,形成了语义上的矛盾性,所以此例属于言语交际中的隐喻表达。
3.2言语交际中隐喻的使用与理解
一般来说,从交际角色替换与否的角度看,言语交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互式言语交际,即作为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不断地进行角色交换的言语交际,如日常交流、访谈节目、电影对白等。新模式能较清楚地分析交互式言语交际中隐喻策略的选择与理解,为隐喻意义的理解提供一种新方法。例如:
(2)主持人:这样,我们再请出一位“虎狼班”,法律称谓是“潜能班”的一位同学,他叫历冰洋,已经毕业了,有请上场。历同学,你好!(A1)
历冰洋:你好!(B1)
主持人:我现在看你不像虎也不像狼啊?(A2)
历冰洋:我一般都是“幕后指使”。(B2)
主持人:还有“幕后虎”、“幕后狼”……(A3)
——(选自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魏老师的良心》)
首先,主持人作为说话人,为顺应一位嘉宾即将出场这一语境,于是从自己关于嘉宾的语境结构和认知语境假设中寻找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要素,形成关联假设“要出场的嘉宾是以前非常活跃的班级里的一名学生”,正是这一假设决定了主持人的介绍方式A1。此外,在形成该关联假设的同时,是主持人形成交际策略的过程,根据A1中“虎狼班”这一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主持人选择了隐喻的语言策略,将“以前嘉宾所在的班级”比做“虎狼班”,让观众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以取得语境效果:生动地给观众再现了一个生龙活虎的班级形象。在嘉宾上场之后,为顺应嘉宾的外貌形体特征这一新的语境因素,主持人重新构建并调整了自己原有的语境假设,形成了新的关联假设“其实从外表来看嘉宾不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所以使用了A2这一反问句,同时从“虎”和“狼”两个字眼看,主持人继续选择了隐喻的语言策略,这时虽然仍将“嘉宾”比做“虎”和“狼”,但反问句的运用传达了否定的意义。话语A2不仅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语用距离,而且营造了一种幽默的氛围。接着,为顺应主持人A2提供的新语境,嘉宾产生了新的明示信息B2,并选择了一个新的隐喻形容自己,将“自己”比做“幕后指使”。听到这个回答后,主持人特别巧妙地顺应这个新信息提供的语境,形成新的关联假设,选择了话语方式A3,并使用了“幕后虎”和“幕后狼”两个新奇的隐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又不失幽默的语境效果。
另一种是独白式言语交际,即交际过程中只有说话人对听话人发出话语的交际形式。在生成话语时,说话人会尽量考虑听话人的话语处理能力,采取各种语言策略和明示手段,以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的努力,适应交际需要。下面主要用新模式分析隐喻语言策略在独白式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3)Some books are to be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others to be read,but not curiously;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Franc is Bacon:Of Studies)
从第一句字面意义看,我们可知在逻辑上具有语义冲突性,因此可以说作者运用了隐喻的表达策略。在这个独白式言语交际中,从说话人角度看,为了顺应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等语境因素,说话人(作者)根据关联假设做出了一系列话语选择和隐喻的语言策略选择,说话人将“读不同的书”比做“吃饭的不同方式”,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指的是“书有可浅尝者”,也就是说,“一些书可以只读其中一部分”;“others to be swallowed”指“书有可吞食者”,即“另一些书可以大致粗略地读一下”;“some few to be chewed”说的是“少数则须咀嚼消化”,相当于“一小部分的书必须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地细心研读”,以期减少听话人处理话语的认知努力,取得最佳关联,最终能达到交际目的:让大家对该如何正确读书产生全面认识。从听话人角度看,一旦识别了说话人使用了隐喻的语言策略,听话人就会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刺激,认为它具有最佳关联性,再顺应说话人提供的新的语境,形成关联假设,通过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推理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得出语境效果: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正如吃饭有不同方式一样,同时达到交际目的:对读书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如果说话人(作者)把第一句话省掉,而只说后面解释性话语,那么听话人(读者)需要付出更多认知努力,才能取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同时话语在表达上缺乏生动形象的效果。
4.结语
与旧的“关联—顺应”模式相比,新的“关联—顺应”模式能较好地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方面解释言语交际过程。本文在新的“关联—顺应”模式框架下,对隐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和理解做了认知语用分析。此研究方法虽然比较全面,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陈春华.顺应论和关联论——两种语用观的比较[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3(02).
[3]韩东红.“关联—顺应模式”新诠释[J].集美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