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PSIR模型的农村土地整治效益评析

2015-05-30徐亚琼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效益评价土地整治层次分析法

作者简介:徐亚琼(1990.01-),女,汉,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摘要: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改工作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整治。本文选取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等五村的土地整治项目为调查研究对象,集中对土地整治的后效益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运用DPSIR模型构建了14个整治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部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得出该项目土地整治后效益评价等级为B级,基本达到了项目实施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土地整治;效益评价;DPSIR模型;层次分析法;世阳镇

一、问题的提出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加快实现国务院提出全国耕地总面积不低于18亿亩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国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而这些土地整治后实施效果如何?如何构建完整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作为支撑。

在测评研究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内外的学者都以先进的测评模型与方法为理论基础,如ACSI模型[1、2]、模糊评价法[3、4]、神经网络法[5]、GIS、RS技术[6、7]、极限条件法等,并运用了企业管理分析中的一些前沿统计工具,如SPSS、AMOS等。本文借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8-10],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等五村为调研对象,综合评价该区域土地整治后综合效益,揭示土地整理工作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以期为其它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二、DPSIR模型下的土地整治效益评析方法

(一)DPSIR 模型

DPSIR (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是由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 1993 年提出,并为欧洲环境局所采用,它先后经历了 PSR模型、DSR模型,并最终演化为DPSIR模型[11、12]。DPSIR模型在生态安全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分析、海洋环境监测、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风险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安全分析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DPSIR概念模型中,欧洲环境机构(EEA)将驱动力因素定义为描述社会人口统计、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消费与生产环节的各个层面),但也有学者将驱动力分为激励人类行为的技术与社会因素(例如人口增长、社会结构、文化内涵、个人需求)和人类活动触发的压力和影响(例如土地使用变化,城市扩大化,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两种。Pressure (压力)是指引起环境变化(影响)的人为因素。State (状态)在DPSIR模型的文献中,可以仅仅指自然系统,也可以指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Impact (影响)是因为环境状态产生变化的同时会导致对生态安全系统、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又会通过各种行为、措施产生对驱动力、状态或者影响具有反馈作用的社会的响应(response)。

(二)评价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项目区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设计。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它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萨蒂(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主要适用于决策结构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13]。其优势在于既可以降低工作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工作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为指标测评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一个方便、实用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对项目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的基本流程为:“建立项目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次性检验”。

(三)基于DPSIR 模型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运用DPSIR模型将社会驱动力、压力、状态、环境影响、社会响应归纳为各种指标,并将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以评判土地整治后效益评价研究。(如表1)。

新增耕地效益新增耕地总产值收益与成本的差值

农民年收入增长率(项目整治后农民年纯收入-项目整治前农民年纯收入)/项目整治前农民年纯收入

土地权属纠纷降低率(土地整治前土地权属年纠纷数目-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土地权属年纠纷数目)/土地整治前土地权属年纠纷数目

农民支持变动率(土地整治后农民支持人数-整治前农民支持人数)/土地整治前农民支持人数

灌溉保证率设计灌溉用水量得到满足的年数/计算总年数

静态效益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一年度累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水域面积变化率(整治后坑塘水域面积-整治前坑塘水域面积)/整治前坑塘水域面积

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项目的投资额/建设总规模

土地垦殖增加率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贫困人口脱贫率(整治前项目区贫困人口数-整治后项目区贫困人口数)/整治前项目区贫困人口数

耕地净收益增加率(整治后耕地净收益-整治前耕地净收益)/整治前耕地净收益

生产规模扩大率(整治后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整治前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整治前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增加率(整治后项目区耕地面积-整治前项目区耕地面积)/项目区人均耕地面积

新增供养人数项目区净增耕地面积/该区域现有人均耕地面积

(四)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与计算

1.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根据评价指标的定量计算,并结合相关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取指标的评判,构成成对比较矩阵,然后再对层次总排序和层次单排序最大特征根进行计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并最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2)。

三、评价结果及对策建议

(一)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知,嘉陵区世阳镇桃子堡村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A等级为10.74%,B等级为66.08%,B+级为21.20%,C等级为2.00%,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该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等级为B。该项目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从DPSIR模型各指标的分析结果可知,生产规模扩大率,新增耕地面积等各指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PSIR模型内各指标相互协调,会相应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此外,城市土地技术投入,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等都会影响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

(二)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的效益指标特征值可以看出,该区域驱动力指标等级程度最高,其次是状态指标。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而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普遍规划落后,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促使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提上日程。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周期长,利益群体目标间的差异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利益群体目标间的差异也是土地整治项目后置评析工作重要目标。

四、结语

土地整理工作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的重要措施。合理有效的项目后效益评价分析工作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前提。本文借鉴DPSIR模型,选取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了Delphi等方法的不足,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和MATLAB软件综合评价了嘉陵区世阳镇等五村的土地整理工作,使文章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根据隶属度原则分析了该区域项目实施后达到的等级程度,得出该区域土地整理工作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合理有效地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工作也是推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南.基于ACSI的公众满意度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7(1):12

[2]沈磊.基于ACSI的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评价研究[J].南京大学,2011:5

[3]杨俊, 王占岐, 金贵, 等.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08):1036-1042

[4]李希灿, 王静,邵晓梅.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03):409-416.

[5]黄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就业人口预测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26(2):70-72.

[6]乔伟峰,孙在宏. GIS辅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J]. 国土资源管理,2004,(1):34-37.

[7]李志伟,赵鲁燕,田力. 基于RS技术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1):77-80

[8]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3

[9]贾冰,李升峰.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评述[J].中国土地科学, 2009,5.76-80.

[10]靖宇,工红梅.基于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广东省佛岗县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

[11]邵超峰,鞠美庭等.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2008, 8(5) :87-91

[12]EdwardR.Carr, PhilipM.Wingard, SaraC.,etal. Applying DPSIR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7, 14(6):543 - 555.

[13][美]萨蒂著,许树柏等译.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2.

猜你喜欢

效益评价土地整治层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新形势下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猛进水库清淤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平衡计分卡在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