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缺失及人文重建

2015-05-30应柿红白倚梦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新农村建设

应柿红 白倚梦

作者简介:应柿红(1995-),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白倚梦(1995-),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摘要: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倡导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的同时,“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却在中国农村地区呈现蔓延之势,这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缺失。新时期“读书无用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教育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在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前提下进行人文重建要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同时深入探索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读书无用论;农村教育

2005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指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被放置在第一位,显示了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2015年2月,一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迷惘的乡村》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文章最后一部分 “知识的无力感”中写道“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种因为教育成本高,毕业生就业难,教育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而认为教育效用下降的社会观念。检视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我们发现“读书无用论”并不是论点持有者的真实意图。与其说他们真的认为读书“没有用”,不如说是因为各种原因使他们对教育能否产生个人价值和能否改善个人生活产生了怀疑。 一方面“读书无用”是人们面对现实情况的无奈而失望,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这也是权衡利益后看似“理性”的“非理性”选择。“它是在新时期各种矛盾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受教育者及家长的一种矛盾心理的表现。”[1]

一、新农村人文向度的价值缺失

(一)被边缘化了的乡村教育

在传统的乡村生活,崇尚“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十分的丰富多彩。但反观现在的农村,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精神境界却不断受到物质欲望的侵蚀。电视、电脑、麻将赌博等成了农民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文化生活呈现低俗化、荒漠化。而这样肤浅的文化氛围势必会对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许多农村学生受父母影响沉迷于赌博、网络中不能自拔。

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就业形势,农村知识分子的地位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其所学知识侧重理论而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用武之地”,知识分子在农村形成的“读书无用”形象伴随着农村“熟人社会”的影响势必会打击其他农村家庭对下一代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村读书无用论最大的受害者是农村知识分子,特别是农村大学生,他们不仅要承受大学扩招带来的学位贬值,收入相对下降,更要承受地位下降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2]

(二)不断受到腐蚀的精神信仰

农村精神文化问题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读书无用论”这一种短视的发展观,不仅在显性层面上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缩小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甚至是全中国现代化的可能性,还在精神层面上腐蚀了中国人的情感价值观,使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成为空谈。

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精神信仰受到严重冲击,使原本就很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更加困难重重。许多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甚至早早让孩子辍学,同时通过灌输“读书无用”的思想影响孩子对知识的价值判断,使孩子主动放弃学业选择打工来贴补家用。“如果不正视并尽力弥补社会底层的绝望情绪,任其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充斥这股思潮和论调,则无形中会动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3]

(三)空壳化的书斋学堂

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学且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了较多资金和人员,并希望以此谋求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和发展。但是,由于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的不断蔓延,某些村民只关注到教育的工具价值,片面追求物质金钱,坚持“读书无用论”且认为读书不如打工、经商来的赚钱快、赚钱多,并影响到学生自身对读书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辍学率和弃考率的居高不下。

据“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中,辍学率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最高的为74.37%,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

与此同时,高中生的辍学率和弃考率也在不断攀升,农村地区的高考弃考问题已经成为常态,并且弃学比例在不断攀升。据《武汉晨报》和《中国教育在线》报道,2011年湖北省和青海省的农村考生高考弃考率分别达到近7%左右。

二、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基于教育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

“读书是否有用”这一问题其实是对教育价值的怀疑。人们对教育的态度是建立在对教育价值的评价之上的,对教育价值的不同评价,导致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态度。[4]

1. 培养定位上的异化

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个人价值,体现着个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创造、享受的价值[5]。就个人来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人生存于社会的技能和本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接受的是对自己有价值的教育,而不是先考虑社会的需求。教育只有被受教育者认可和接受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但反观当前教育制度,其制定的出发点多倾向于社会,课程的设置也仍是以社会需要为取向。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提倡个性,但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个性”仍然是抽掉了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体之后的“共性的个性”,如共同的“创新精神”、共同的“创造能力”。[4]这样的提倡对群体意义上的“人”的有用是局限的。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国家到老师一直强调其价值,但是对学生个体说不上无用,但又看不出有什么用。

2. 培养路径上的异化

从小学到大学,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占主导地位。大学之前,学生主要通过大量的背和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考上大学后,大学又致力于培养学术性人才,然而事实却是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下移,多数大学生从事的是实践型、操作型的工作。这些重实践轻理论的工作与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背道而驰。

农村学生在接受过多理论知识同时,反而丧失了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往往更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用和价值。由于学校和家庭对理论知识的过度推崇,导致许多农村学生眼高手低,好吃懒做,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踏实肯干的精神。

(二)基于经济层面的收支矛盾

在市场经济中,效益最大化是人们的追求。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收支状况、逻辑体系也深深影响到家长和学生群体。读书所产生的投资与收益的矛盾是农村地区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原因之一。

1. 入不敷出的教育投资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家庭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甚至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同时上学的情况。这样的经济负担是普通的农民家庭无法承受的,尤其在一些贫困家庭辍学现象更是屡屡发生。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和生活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加重了农村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两免一补”,但是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总花费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就与农村家庭的实际教育经济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且“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农村家庭不但无法实现教育脱贫的愿望,反而因教育的投入而导致家庭经济的日趋下降。”[6]

2. 效应迟缓的教育回报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自费上大学、借贷上大学等现象成为常态。教育投入作为一种经济资本投资,人们期望获得一定的收益。然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大学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呈下降趋势甚至连基本生活需要都难以保障,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而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不能走出农村,摆脱不了农民身份,达不到向上流动的目的。但是,在孩子求学的过程中,父母为供子女读书,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农民家庭对大学生的培养风险要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当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时,不仅仅带来的是整个家庭的贫困落后,也会大大挫伤农民的教育积极性,对学校的教育产生失望情绪认为读书无用。

(三)基于社会层面的资源流动差异

陆学艺等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7]农民后代是社会资源相对缺乏的群体,其所获取资源配置的公平可能性往往不尽人意,同时代际传承和阶层固化也加剧了农村学生求职的难度。

1. 区域资本的空间分布不均

社会不公平导致教育不公平。我国的教育区域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城市和农村地区无论是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就影响了农村学生进入高校就读的可能性,农村学生很难取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每个人所占有的先天资源各不相同,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所占有的先天资源就少的多,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同时随着普通人创业越来越艰难,通过市场途径实现阶层流动、改善自己地位的机会越来越少。学历已经不再是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个人所积累的社会资本逐渐成为找到一个好工作的关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所获得的工作收入不再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与这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多少相联系。

2. 社会资本的时间叠加累积

在市场化社会中,农村大学生通过个人努力与奋斗实现在现代社会结构中自下而上流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诸如家庭背景、亲缘关系、社会关系等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似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强化了阶级固有,减少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而阶层流动可能性的减少,对于从实际考虑知识价值的农民学生来说,知识对其的吸引力必定会大大下降。

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阶层内部的流动。出生地的不同导致城乡学生获得的学习机会严重不均,农村学生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虽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的政策倾斜,但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总是向城市流动,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十分严重。

三、新农村建设的人文重建

(一)主体性教育观念的确立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这要求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实现幼有所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将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同时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价值观教育成果。在农村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应注重农村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念引导,通过家校联系和沟通遏制和摒弃“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因此,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开展都应时刻关注其对个人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为已所用,学以致用教育的价值不是局限于提供一技之长,农村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时,也要试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识到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着眼于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完善,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推动教育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复归。

(二)乡土化课程体系开发

教育内容应关注实践导向以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建立有利于持续更新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体系,使课程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农村学校要设置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活的课程和直接改善学生生活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发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合本地方的乡土课程体系,以此使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

设置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阶层的教育需求。除全日制、函授、自考等正式学制教育之外,应开设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培植以受教育者需求为导向的,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以提高他们急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临时培训体系。

(三)教育投资的优化升级

在面对农村教育不断衰落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应优先考虑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师的资薪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时,加大对农民大学生的教育投入,提供一定的教育经济扶持和就业扶持,提供专门的就业渠道,开设农村——政府——大学一体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返乡就业,回报家乡。

此外还需改变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结构,加快推进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大学生从事低端的机械劳动,其实是对我国教育投入的一种浪费,但是由于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去,一方面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应用,另一方面,较低的收入回报滋长了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

同时,政府应创设较为公平的创业和就业环境,为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建立公平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来为农村大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要激发各种经济模式的活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为农村子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谯欣怡.试论“新读书无用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9).

[2]王文龙,赵妍.农村读书无用论:非理性的理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3]余惠琼,张礼军.透视农村“新读书无用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4]龙安邦.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教育科学版),2009(8).

[5]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杜,2006.

[6]王西玉,崔传义,赵阳,等.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0(5).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新农村建设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强化农机监理所经济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
如何促进农民群众收入增长推动新农村建设探究
浅析做好测绘保障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