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一个“管”字了得?

2015-05-30李桂玲

求知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协调科学管理促进

李桂玲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孩子需要慈祥和宽容,更需要严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通过班级传达到每个幼儿的。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幼儿的成人成才。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对班级进行规范管理外,还要加强科学管理,为成就幼儿的一生做准备。

关键词:科学管理;协调;教育;促进

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幼儿的成人成才,这就要求教师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为成就幼儿的一生做准备。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上必须彻底解放幼儿,还幼儿学习的自由和权利,这也给课堂纪律带来了挑战,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对课堂教学而言,尊重幼儿权益主要是尊重和保障幼儿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及受教育权利,能够营造师幼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但是,无论是民主还是尊重,都绝不是放纵,这种氛围的营造必须有相应的纪律作保障,不仅要求教师行为合乎规范,而且要求幼儿遵守相应的规则。比如,有时候听课,教师的准备很充足,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一应俱全,可是,课堂上就是有部分孩子根本不管老师讲得多精彩,依旧自顾自地摆弄东西,或与同桌讲话、打闹,甚至有的孩子随便下位走动,在这种情况下,上课老师竟然不闻不问,任其自由活动,要知道这是在上课,孩子根本就没有走进你的课堂,起码的课堂纪律一点儿没有,此时候教师就应当停下来,强调、整顿好纪律,把孩子意识都带进课堂,再开始课堂游戏活动。

幼儿教师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纲要》精神下,我们要有怎样的课堂纪律?传统的课堂管理提倡师道尊严,因而“管”是课堂纪律的唯一职能,结果限制了幼儿自由发展,导致了幼儿个性的泯灭,这与《纲要》精神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新的课堂纪律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突破课堂纪律传统意义上“管”的局限,既要对幼儿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使幼儿在快乐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课堂纪律是教师为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一个协调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管制压抑。尊重幼儿,并不是任何权利都必须被允许的,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子,要遵守一定的纪律,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然的话,幼儿的某些权利都被尊重,会滋生孩子的随便性、盲目性。孩子被“尊重”,那么教师的权利是否也应如此“尊重”:允许教师课堂拨打、接听电话,允许教师随意调课,允许教师在课堂上会客……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课堂教学还能进行下去吗?但如果不这样规定,教师权利岂不是得不到“尊重”,师幼平等从何谈起?可能有人要说,对老师严格管理还行,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样管理起来,有人可能要说太严厉了,但是,要记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弄清是与非,才能受益终身,而不是说长大了再教给孩子这样或那样的规矩,到那时,很可能为时已晚。

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予以适当调控。例如,原则上应允许幼儿上课时上厕所,但教师对此要进行纪律调控,不是谁想去就去,要有一定的秩序性。再试想,如果允许幼儿喝水,下一步是否要允许幼儿上课吃东西?允许幼儿随意选择同桌?允许幼儿随意决定课堂教学时间?允许幼儿插嘴?如此课堂,教学乱哄哄影响目标效果不说,长此以往,就背离了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老师应把握好“管”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幼儿养成坏习惯。

老师对孩子的爱是鼓励、信任,是对孩子参与活动时的一种纪律协调。幼儿有幼儿的思想,教师把每个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有计划地让孩子们参与到计划制订和环境创设中来,幼儿也兴趣盎然,兴高采烈,在纪律的约束下更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孩子受重视了,有了自己的空间,觉得自己也是幼儿园中的一分子,能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也会同样信任老师,喜欢老师。

总之,对待幼儿,不能是一个“管”字就能简单概括的,幼儿园课堂纪律应围绕课堂教学活动,立足于幼儿作为人的发展,突破“管”的限制,促进课堂自由、和谐、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宋楼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协调科学管理促进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