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15-05-30易水发邓瑞琴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高校创新

易水发 邓瑞琴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学生工作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主要应对措施,从而指出加强学习是有效提高学生工作创新能力的途径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创新是永葆教育生机、活力的重要因素和源泉之一,它与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为此,贯彻落实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地坚持对教育进行创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注入创新思想和灌输创新意识,力求学生工作在新时代取得突破与发展,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创新

一、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分析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正处于大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辨别事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目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比如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有着与其他年代的人不同的特点,对待生活、学习与社会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数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独生子女占大部分,容易滋生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抵御挫折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社会的一些阅历和迎接挑战的准备也不足。一旦自我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以及挫败感,容易强调自我个性的解放,对待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不容易轻易听信他人的建议和意见。无论从掌握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还是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均处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不断地发展阶段。这种发展的内容、形式、层次、特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会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来。这就无形中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以及广博的科学知识,了解人类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并能够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应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身心变化,有针对性的、具体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

(二)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来分析

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得招生规模在逐年增大,与此同时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各个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必然是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使得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呈现出就业率持续降低的这样一个现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学生工作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地挑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实现进行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增加,这就无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既定方针政策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

高校招生制度进行的改革,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快,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所有的这些新的变化必然会转接到大学生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学业压力上,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因而,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从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出发,多项措施促进和解决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从国际局势的发展现状来分析

从世界发展格局来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扭转的趋势,国际形势处于瞬息万变之中,世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特点。

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工作也应该与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破除以往不合适宜的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努力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改善工作方法,改良教育教学手段,多方面提高工作能力,以期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难得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样,高等教育在这一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是大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这样的发展机会,高校要着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大学生工作创新的几点意见

(一)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工作理念的创新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首先,培养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关键就在于理念能否创新。理念创新决定着学生工作创新的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后,高校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过去那种“凭文凭、唯分数”的情况。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要以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用以改革和创新的勇气来协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树立先进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自觉摒除传统观念中不合时代的陈规陋习,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

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逐渐打破传统的旧思维逻辑和框架,破除本位意识。如果还像以前按部就班,建立一个统一划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势在必行,国家已经明确了深化教育改革,着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工作者必须开始转变传统学生工作中以老师为主体的管理理念,要把自己从一名管理者变成服务者,培养和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努力。

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就应当围绕着学生的素质教育,确立好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的工作理念。

(二)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创新措施

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奖助学金的评定、宿舍安全卫士管理等内容。但随着近年来高校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高校也开始通过各种制度的改革来适应这一政策的实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行学院两级管理的制度,就是将以前隶属于学生工作的部门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职能部门。

第一,例如以前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部门就已经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为全校毕业生服务的职能部门,招生就业处。主要职责就是为毕业生提供单位招聘信息以及处理毕业生各项工作的部门,这样就使得工作更加细化和专业化。

第二,随着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意外事故也频频出现,各高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

第三,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的逐年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和配合国家完成对贫困大学生的各项资助工作,各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大学生资助中心,专门开展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助学征文、助学演讲和奖励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通过改革旧的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为大学生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三)高校学生工作方式的创新途径

高校学生工作方式的创新,主要是方法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多引导、多疏导、少命令,少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软实力和个人的人格魅力,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去关心、理解、尊重学生,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张耀灿认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理解、双向交流,达到主体间的互识共识,从而成为教育的有效主体和能动主体”。这就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做朋友来对待,才能产生共同语言。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的内在的真实想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健康的主体间的师生关系。

其次,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途径不仅要从管理者出发,还要与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角度出发。

这一举措的创新涉及两个主体方面,一个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另一个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要及时与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到课情况,听课效果,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只有双方教育工作者做到密切配合、及时沟通、积极互动,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长足进步。从而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的辅导员包办所有的事情的局面,努力寻求建立多样的、现代的工作方式和手法。

另外,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对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要求,他们要学会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就业指导能力,切实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结语

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和趋势,高校要着重从学生工作的创新出发。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顺应新形势下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工作向着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高校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豪.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7(04).

[2]刘庆东.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思考[J].工会论坛,2006(01).

[3]赵海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09).

[4]刘怀玉.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0(04).

[5]方爱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现实影响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高校创新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