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护生就业浅析

2015-05-30韩美玲张净雯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护生就业人力资源

韩美玲 张净雯

摘要:对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护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述,揭示了我国护理事业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仍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如护理人力资源的数量、年龄、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流失等方面。与此同时,护生就业现状依旧令人担忧,其中包括就业方向单一、重三甲大型公立医院等。因此,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出提高护生就业的策略,满足我国对于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力争将护理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人力资源;护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细节的期望也在日益提高。可是,当今护理人员的数量仍然相对不足,再加上目前护生就业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状况不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护理质量产生了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事业的长期发展。为了能够与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相接轨,应加强政府对护理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改善我国护理教育体制、进一步转变护生就业择业观念等。

一、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一)护理人力资源的数量

截至2014年初,我国注册护士总计已达278.3万名,相对比2005年增长了143.3万,增长了106%。截至到2013年年底,全国医院医护比例已经达到了1:1.00,三级医院医护比例已经达到了1:1.52,二级医院医护比例已经达到了1:1.33,医院临床的护士比例大大增加,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得到了许多好转。

(二)护理人员的年龄

我国护士的年龄相对比较小,35岁以下的约占50.4%,这其中25岁以下的约占10.1%,25~34岁之间的占40.3%,35~44岁之间的占31.6%,45~54岁之间的占17.3%,55岁以上的占0.7%。

(三)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

有研究指出,从事护理工作10~15年的护士是护理岗位的主力。国家卫生部统计指出,我国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工作年头少于5年的约占14.1%, 5~9年之间的占19.4%,10~19年之间的占35.9%,20~29年之间的占22.7%,30年及以上的占7.7%。

(四)护理人员的流失

近年来,许多医院护理人员流失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学历护士。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流失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个人因素、医院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护生就业情况

(一)护生的就业领域

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就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这就是我国护生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业面窄,就业领域小、就业范围较单一。而护士的就业领域单一、狭窄,这也提示了护理教育应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临床一线护士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合我国当下护理事业发展要求的护士。

(二)重三甲大型公立医院,轻二级社区医院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都会选择省、市级医院,只有少数人可能因为不善于沟通、考虑父母或身高长相等因素仪自愿到乡镇农村医院工作。因此,引导学生到基层医院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更是非常难的任务,不仅需要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努力,更需要国家有关政策来扶持。

(三)男女护士的就业情况

当今社会,男护士非常好就业,尤其是精神科或者手术室,同时,男护士也越来越被看好。大多数医学院校招生时也考虑到了招收男护生,但是还是女护生较多,同样医疗机构里也是女护士居多,所以,我国现有男护士极其缺乏,许多男护生即使进入大学,也会考虑转专业或者以后转行。

(四)不同学历护士就业情况

据调查表明,许多护士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学历高的会选择一些级别高和薪水高的医院,反之则不同。这就反映了就业相关因素直接影响了不同学历护生的就业去向。近期表明,学历越高的护士转行的几率越大,而且对医院的要求更多,同时更是不愿意接触临床。但是,对于工作地点而言,无论什么学历的护生都向往大城市,偏离基层。如今,许多用人单位都很重视护士的学历,所以研究生会比本科好找工作,本科会比专科的强。

三、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护理教育体制

第一,各级各类护理院校要深化护理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指导来制定教学计划。既要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又要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专注于“职业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第二,在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要加强。一方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了解学生自己对职业的定位与规划,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方案。

(二)学生要明确定位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当代护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既不能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与优势,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好高骛远。最后,护生在学习阶段要积极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以此来指导学习与实践,做到有的放矢。

(三)转变就业观念

当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值过高。与此同时,就业单位对毕业生也是如此。护理毕业生在就业形势方面比其他各医学专业学生要好很多。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才导致护理毕业生的竞争意识越来越缺乏,没有了就业的紧迫感。更不可思议的是,护理毕业生普遍把目标锁定在三甲大型公立医院,这正是导致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四)改善用人制度

各类护理人员需求的相关机构在对护理专业认识方面存在很大误区。为了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相关机构必须在思想观念和用人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变。不仅要顾及护理人才的培养,更要适当降低用人标准、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和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曹颖.浅谈护理人员的流失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1999(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3]黄灵,许虹.杭州市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1(09).

[4]万学英,刘化侠,徐迎春,等.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17).

[5]丁淑平,陈长香,张田,等.10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03).

[6]邵华.从就业情况分析中探索指导就业新思路[J].基层医学论坛,2010(01).

[7]龙霖,谢平,李泉情,等.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05).

[8]黄志红,黄志芳.护生社会需求及就业对策探析[J].专业与就业,2010(03).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护生就业人力资源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