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攀枝花产业调整方向研究

2015-05-30官振中李豫馨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官振中 李豫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资源型城市在建立创新性国家和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的产业转型成为必要。文章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攀枝花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攀枝花市三次产业发展中的重点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得到攀枝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未来攀枝花市接续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灰色关联法;资源型城市;攀枝花;产业结构;产业接续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问题已日益明显,其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资源型城市在建立创新性国家和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的产业转型成为必要。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城市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其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其产业结构大部分畸形,资源枯竭及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及产业接续调整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社会经济等领域,灰色系统理论旨在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关联度分析,关联度是量度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度,若系统发展过程中两因素间变化大小、方向及速度等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可判断这两个因素关联度大,若相对变化不一致,两者关联度则较小。可见,灰色关联分析可对系统发展变化态势进行定量的描述和比较,用来确定因素与因素之间的亲疏关系。

攀枝花市是典型因资源开发建设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位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其东面与北面同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西面和南面与云南省丽江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为邻,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钛和能源基地。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攀枝花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攀枝花市三次产业发展中的重点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得到未来攀枝花市产业接续的调整方向,并给出了攀枝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

一、攀枝花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GRA)是对多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间的关联度,得出主要影响目标值的因素,评价多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应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初值化处理,再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最后计算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本次攀枝花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模型的搭建各指标数据(表1)均来自于2009~2013年《攀枝花市统计年鉴》。

(一)数据的初值化处理

二、攀枝花市重点产业分析

攀枝花市现有的工业结构体系中钢铁工业为主体,另外还包括煤炭、冶金、化工、食品等行业。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攀枝花三次产业结构在2009~2013年间与攀枝花市国民生产总值关联度最大的产业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略低于第二产业,也占了较大份额,第一产业关联度最低。2013年攀枝花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74.6:21.9。第二产业占了绝大多数,其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小。

第一产业主要为农林牧渔业,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8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8.22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0.78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14.55亿元,增长3.7%,渔业产值3.87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6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攀枝花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累积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12亿元,增长12.8%;实现增加值452.90亿元,增长12.8%。攀枝花市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装备制造业几乎没有,而其重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了70%,2013年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33.44亿元,增长13.0%;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9.1%。由表4可知,2013年攀枝花市主要工业产品为铁矿石(原)等重工业。

攀枝花矿产资源丰富,是以钛、钒、铁为主的多金属共生矿,尤其是钒钛磁铁矿,储量占全国铁矿储量的五分之一,高达100亿吨,此外还保存有钴、镍、镓、铜、硫等资源。尽管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且工业生产固废大量堆积,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占用土地。

攀枝花的经济主体为国有经济,攀钢集团即为典型,其作为攀枝花工业支柱,经济总量占了攀枝花城市经济的60%左右,生产的无缝钢管品种结构齐全,为中国钢铁用钢生产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另外,基于攀枝花市钒钛资源丰富,攀钢也是中国最大的钒制品、钛原料等生产企业。然而,攀钢集团资金密集,重工业及化工工业进入攀钢集团的门槛高,新的所有制成分也难以依托于攀钢集团独立发展出来。目前攀钢集团依然处于发展期,故攀枝花仍然属于高度依赖资源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攀枝花市第三产业主要以工矿区商业、餐饮业为主,金融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较慢。截止至2013年,攀枝花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4.18亿元,共有保险公司16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形式单一,主要依托第二产业而发展。

三、攀枝花市产业接续调整方向

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工业化较早,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特点。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数量多,且大多数具有问题多、差异大、矛盾发展等特点。初步统计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资源型城市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4%,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多数都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从而引发城市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缓慢甚至进入停滞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为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实现此战略任务,须得建立有效的机制,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应采取一定手段调整其产业的结构比例,但长久以来人们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厚,高度依赖国家和企业,导致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难度变大,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是我国产业发展基本趋势。我国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很多问题并没有显露出来,但随着体制改革,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固有弊端开始集中明显显现。攀枝花市主要产业为钢铁产业,为典型矿产资源型城市,且目前并未出现明显资源枯竭, 故攀枝花市的成功转型不仅改善其自身产业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出现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提供借鉴,结合攀枝花实际经济结构,其产业发展模式应为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由于原料供给的便捷性和人力资源的较易获得,在攀枝花这类资源产量稳定的城市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难度较小,故攀枝花市在进行产业接续时应利用其在开发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方面的便利条件,延长现有资源型产业链及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对现有资源再利用,寻找后续产业并着力发展,如可利用现有的优势产业钒钛产业,发展钒钛磁铁矿、含钒钛低合金刚产业及钒钛深加工产业,并形成系列材料产业链,也可发展钢铁延伸产业,将钢铁产业由高速铁路用轨扩展至汽车及家电用钢产业,另外还可以发展陶瓷、高档花岗石等的产业。另外一方面,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打破单一产业结构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产业作为攀枝花经济主体,对其进行一定的产业改革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为了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目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对于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这样工业生产具有一定连续性且生产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解决就业紧张问题,社会公共服务得到完善。因此,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作为攀枝花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攀枝花市短期内应以依赖于现有资源的产业为主,向钒钛产业及深加工产业、钢铁产业及其延伸产业、机械制造产业,以及新发展的第三产业,如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进行转移,长远来看应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引进现代服务业,减少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使地区经济突破对资源的依赖。

对于第二产业,应相应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发展钒钛资源产业及深加工产业。在对钒钛资源开采时,应注意合理开发,形成开采加工后回收再利用的产业流程,确保可持续发展。在保证攀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钢铁延伸业,另外将钒钛产业也作为攀枝花市第二产业发展的重心之一。

二是发展建立能源基地。攀枝花市地形复杂,具有丰富水电资源,同时,气候为以男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生物资源丰富,基于这些水电资源和生物资源,可建立小型能源基地,可为攀枝花市科学发展及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另外,在利用水电资源建立大型水电站时,也要对小型水电站进行一定的改造提升。

三是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引进当代尖端技术,完善钒钛产业的深加工,最终目的为延长产业链,将攀枝花市打造发展为全国钒钛产业的主导科技产业高地。

四是发展独立的工业产业。除了钢铁产业及钒钛产业外,攀枝花还应适当发展食品业和建材业,引进全国品牌产业,并努力提升攀枝花市本土食品饮料产业的档次,打造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品牌。目前攀枝花市建材业主要服务于大型水泥设施的建设,服务对象单一,建材业也应向铝合金产业等扩展。

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通病,攀枝花也不例外,第三产业占据区域产业构成的主体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区域综合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由攀枝花近几年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攀枝花第二产业始终对地区经济起了主导作用,第三产业近几年逐年呈现增长趋势。

因此,在调整第二产业工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加大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完善金融保险业。目前攀枝花市金融保险业发展明显滞后, 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均较狭隘,政府应鼓励金融保险业发展,让金融机构及保险机构不仅服务于城市社区,还服务于农村村镇。

二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攀枝花市交通便利,覆盖众多高速公路及铁路,沿金沙江也有众多水路通道,以铁路、公路、水路为核心,形成运输配套设置的流通格局,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将攀枝花发展为川滇区域物流中心。

三是发展文化产业。攀枝花民族众多,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故攀枝花应发展特色创意文化,将现代影视演出与民间文化结合,创建文化产业区域,使其独立成片发展,如移民文化、大笮文化、苴却砚文化、国胜茶文化、米昜文化等,另外,可利用各民族特色风情,打造不同的风情文化观光基地,如风情文化一条街等。另外,应整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是发展旅游产业。攀枝花市已有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格萨拉生态旅游区、龙潭溶洞、苏铁林、竹湖园公园及攀钢等知名旅游胜地,应积极发展阳光旅游、特色工业、特色农业旅游,建成能满足不同档次的休闲度假旅游片区。

四、结论

根据对攀枝花近几年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知目前与攀枝花国民生产总值关联最大的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仅次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弱,攀钢是攀枝花市经济主体。

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这些城市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其发展受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制约,要摆脱这种制约,就必须摆脱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回落的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就必须进行经济转型,改变现有的产业畸形,发展接续产业。

攀枝花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应对现有的产业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参考文献:

[1]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4]刘冰.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4(09).

[5]孙瑜,杨大光.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1).

[6]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7]张文驹.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马征亚,魏少武.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探析[J].科技和产业,2008(01).

(作者单位:官振中,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豫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新时期克拉玛依加强海外引智工作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破茧成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