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巴雅尔器乐作品艺术创作特色及艺术理念

2015-05-30崔健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创作特色

崔健

摘要:巴雅尔,蒙古族,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手风琴、火不思教育家、演奏家。先后毕业于内蒙古艺校、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艺术创作领域均有不凡造诣。巴雅尔先生从演奏、教学、理论、创作多方面丰富自身艺术修养,逐渐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特色,尤其是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上尤为突出。创作领域宽泛,涉及蒙古族风格器乐独奏曲、少数民族器乐合奏作品、少数民族声乐作品、少数民族风格手风琴作品。在业界颇受赞誉并有效实践于专业学科教学之中。其中以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手风琴作品创作最为突出,特色鲜明影响范围较大,并对于专业学科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其作品创作风格独特,富有鲜明地少数民族特色,有机利用西方作曲技法,注重作品的艺术高度,创作出了一批将民族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并极富音乐美感的优秀作品。对于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作品创作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本文以巴雅尔先生创作作品出发,总结其艺术创作特色并从其艺术创作有机提取其个人艺术理念,归纳其创作上的建设经验以推动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加强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创作的学理性规律与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巴雅尔 创作特色 艺术理念 少数民族风格

一、巴雅尔及其艺术成就

巴雅尔,内蒙古哲里木盟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少数民族器乐学科建设带头人,多年来从事手风琴、火不思器乐学科教学工作。在其从事文艺工作的40余年里,巴雅尔创作了一批以少数民族风格或题材为主的手风琴作品,并创先开展了少数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学科建设工作,恢复发展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乐器专业学科的成立。并且在其大力推动下,开展了少数民族器乐学科教材建设工程,出版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图书。其中巴雅尔对于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的贡献尤为突出。在专业上规范学科教学,编写了第一部具有专业学术水平的火不思演奏教程。开创了全国唯一的火不思专业本科学位授予点,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火不思专业演奏曲目,在业界深受好评赞誉。在其艺术生涯中,大力发扬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这一中心思想贯穿伊始。

主要著作:

《火不思演奏教程》 巴雅尔编著;

《手风琴专业教程:独奏曲部分》巴雅尔编著;

《手风琴专业教程:重奏曲部分》巴雅尔编著;

《冬不拉演奏教程:重奏曲部分》依曼那列、巴雅尔编著;

《热瓦甫演奏教程》阿里木江、巴雅尔编著;

《论中国手风琴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 巴雅尔、龚易男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论中国民族手风琴音乐的创作特点》巴雅尔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哈萨克草原》巴雅尔发表于《音乐创作》。

手风琴作品:

《春到帕米尔牧场》《山鹰和雪莲》《鄂伦春民歌主题变奏曲》《枫叶红了》《哈萨克草原》;

火不思作品:

《诺恩吉雅叙事曲》《剪羊毛歌》《牧歌》《玛依拉》《科尔沁家乡》《蓝天》《乡音》《欢宴》《小花马》。

二、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创作艺术特色

创作特色大多是指作品在内容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创作技巧、创作特点和效果。创作特色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创作特点也不同。创作特色,也称“创作风格”。关于“风格”的定义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都有着不同的见解。笔者从个人观点出发,试从作品创作题材内容、旋律特色、作品内涵、演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创作特色。

(一)作品创作题材内容

巴雅尔器乐作品创作大体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原始创作作品、改编作品、移植外国作品。其中原创作品与改编作品占绝大部分。

其原始创作作品大多以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为主。根据其本人多年来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生活的研究。有机提取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题材,结合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批脍炙人口,富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扎根于少数民族文化土壤,极富音乐感染力,并且保持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色是其创作原则,从实际演奏出发保证了音乐作品能够发挥与之匹配乐器的共融性。如:火不思作品《科尔沁家乡》《乡音》;手风琴作品《鄂伦春民歌主题变奏曲》《哈萨克草原》《春到帕米尔草场》等。

在改编作品的创作上,巴雅尔先生在吸收不同少数民族器乐传统演奏曲目的基础上,创新的融入西方作曲元素,提高原本曲目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令作品结构、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并且从实际演奏技术上规范演奏技法与指法编配,增强作品中和弦的配置,以提高音乐作品的和声效果,增加艺术感染力,令传统曲目焕发新生。选取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作为创作题材,通过发展、变奏、重奏等形式,为少数民族民间歌曲转变为器乐作品这种形式提供了实际借鉴经验。并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源泉。如:火不思作品《阿其图》《剪羊毛歌》《小花马》《达纳巴拉》;手风琴作品《玛依拉》《草原轻骑》等。

(二)旋律特色

在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中,其旋律的创作始终秉承着“要保持音乐的美感”这一原则,而并非走追求现代音乐风格的路子。扎根于传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土壤,有机吸收有利元素,并加以规范化形成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优美旋律。作品曲调大多符合群众审美,并且具备少数民族音乐审美特性,且具备较高的音乐艺术价值。其旋律大多形象鲜明、突出主题,给人以直击音乐重点之感。并且从旋律来源上不拘一格,充分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民间音乐曲调或是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主题,或是根据创作作品的标题,依情、境、景相互融合编写曲调旋律。其旋律多映照主题或副标题,相对呼应互为表里,是整体音乐作品相对完整、对应。

(三)作品内涵

1.少数民族日常生活题材的反映

此类作品多反映不同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习惯或行为,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以无形的音乐表达有形的动作,极富少数民族特色。诸如:剪羊毛、挤奶、走场游牧、缝纫、送亲、祭祀、摔跤竞技等等。突出用不同的演奏效果来达到表达作品内涵的目的。创作作品有《剪羊毛歌》《欢宴》《小摔跤手》等。

2.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歌曲的发展再现

此类作品多以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歌曲为模板原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利用其音乐特色内容,进行发展改编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且附有新意的作品。往往听众能够找到原本民歌的影子,却又能够从作品中找到推陈出新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歌曲的一种变相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对其注入新的元素,紧跟时代审美潮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作作品有:《达纳巴拉》《牧歌》《达古拉》等。

3.以个人情感表达为基础,融合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

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作品创作手法与技术,其内涵就是作曲者个人所见所感所想所悟等等作曲者个人的主观情绪反应。通过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曲调表达具体情感和状态。通常作品融合了作曲者的艺术审美、艺术见解、音乐修养等主观性的因素,是极具个人特色的创作形式。创作作品有:《乡音》《蓝天》《可爱的小驼羔》《科尔沁家乡》等。

(四)演奏特色

巴雅尔先生创作的器乐作品,在演奏特色上大多符合乐器发音演奏特性。能够较完美地展现出乐器的独有魅力。演奏技术安排上较为考究。强调科学性不给演奏者造成演奏障碍。并且在演奏音色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不同的音色变化来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风格。并且根据实际创新提出了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手风琴与火不思的演奏技术体系。

(五)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艺术创作特色

1.扎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中汲取有效元素进行创作,保持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民族风格。

2.借鉴西洋作曲技法,洋为中用,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思路,提升了少数民族器乐专业曲目的艺术高度和审美元素。为传统少数民族器乐音乐注入新的元素。

3.创作题材不拘一格。遍地开花拓宽了少数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源泉,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曲库,推动整体创作发展。

4.抛开单一民族创作观点,从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入手,多方面丰富创作来源,有机地在音乐创作中渗透民族融合、民族共荣的先进观点。为传承促进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起到了巨大贡献。

三、浅析巴雅尔艺术创作理念——以其器乐作品创作为例

在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创作中,尤以手风琴、火不思创作最具代表性。笔者从个人实际感受出发,认为在器乐作品创作中,贯穿着巴雅尔先生如下艺术创作理念。

(一)保持民族性为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首要任务

民族性。是一种基于大文化等方面的民族认同性,延伸到音乐之中,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的成果,要被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乐元素的原民族和广大听众所认同,要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形象、贴近少数民族生活的题材反映、优美动听且符合少数民族审美的音乐曲调,才能较成功地进行少数民族音乐创作。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不被少数民族所认同,失去了少数民族音乐所独有的艺术审美与艺术特色。在巴雅尔器乐作品中充分还原保持少数民族民间曲调,在作品伊始从和声上、旋法上都凸显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给人以浓郁的民族风情感知。

(二)拓宽创作思路,丰富创作题材来源与创作技法

巴雅尔先生音乐作品的创作题材来源上、创作技法上不拘一格,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发散思维巧妙地将着力点分散开来,形成了“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效果。既吸收了西方交响乐、西方优秀音乐作品等“西方元素”创作移植出适合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并能保持乐器特色的作品,又能扎根本土创作出一批诸如《茉莉花》《天边的云彩》等极富中国特色的器乐作品。创作技法上不仅仅做到了还原,并且对传统少数民族民间歌曲进行提炼加工,创新发展整理了一批如《小花马》《诺恩吉雅叙事曲》等具备浓郁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色,但又不同于原本民歌模板的作品,使少数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再创新高。

(三)作品凸显音乐的美感才是第一性

现今器乐创作风气,以凸显个性、发挥作曲技术、彰显现代作曲风格为潮流。许多器乐作品风格迥异、旋律晦涩、情感模糊。给人以无法欣赏、怪异之感,这是一种作曲走向的畸形化发展。笔者认为,音乐是要表达给人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听者在欣赏音乐时要有体会美的状态,这才是音乐。而音乐创作首先要从听觉上舒适、悦耳。作品的旋律感要强,旋律线条要流畅,和声编配要合理不能追求“奇”“响”等效果,创作核心要表达音乐的美感和传播力,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传达给听众真善美。巴雅尔先生在器乐作品创作中尤为重视旋律的编写,力争旋律优美、线条清晰,从而给听者以愉悦感。

四、巴雅尔先生器乐作品创作对于少数民族器乐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拓宽少数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思路、促进少数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前进,为其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际经验。

(二)完善了少数民族器乐学科的发展建设,充实了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作品曲目库。为广大开设少数民族器乐专业的高等院校提供了教学内容与发展借鉴。

(三)在少数民族器乐创作刚刚起步的现状下,巴雅尔的艺术创作为广大致力于少数民族器乐作品创作的工作者提供了方向导航、创作借鉴、实例分析等有机因素。

(四)从少数民族器乐普及方面来看,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适合少数民族乐器演奏特性、具备音乐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器乐的整体进步发展。而巴雅尔的艺术创作全面、完整、质量高、数目大,实为少数民族器乐的重要发展推动力。

五、结语

笔者从与巴雅尔先生的实际交往出发,认真研究其创作作品。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自身对于其创作作品和少数民族器乐发展的分析看法,从作品中提炼出其个人凸显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创作理念。巴雅尔先生作为国内少数民族器乐学科和西洋学科双向学科带头人,其艺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均走在了发展前沿。从其创作中显而易见,其个人丰富的学术修养与专业水平为人所钦佩。本文是以分析其个人创作特色,总结出具有共性的经验,以与诸方家共享。

猜你喜欢

创作特色
从鸳鸯蝴蝶到双重焦虑
论陈田鹤为现代诗谱写的艺术歌曲
浅论陕西乡土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
浅析唢呐乐曲《欢庆》的三次变奏
许地山散文的创作特色分析
浅析网络剧《灵魂摆渡》的创作特色
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创作特色赏析
浅析城市形象宣传片创作中的符号运用特色
砺志典藏 逐梦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