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球化视野看“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建设
2015-05-30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信息共通”,是“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达成上述目的的必备条件
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自然成为今年两会委员及舆论热议的话题。但显然,对“一带一路”战略也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误读。比如,在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带一路”可能会让国内过剩的产能得到释放,但作为高科技企业,联想等中国企业能否在短期内“分一杯羹”?
作为企业界的代表,杨元庆在今年的提案中,也建议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的信息化建设。杨元庆对此自信满满,认为这是符合国家创新驱动的主旋律。他透露,2015年1月26日,他参加了李克强总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各界意见的内部会议。在会上,他当面向总理提出了这个建议:“一带一路”战略,不但要建设物理的高速公路,更要建设信息的高速公路。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探究一个根源性的问题:“一带一路”到底想输出什么?
大家知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来源于中国历史荣光的照耀:在汉唐宋达到鼎盛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上,在这两条东西方融会贯通的路上,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丝绸、瓷器、香料等物品,不但没有贸易顺逆差之苦,而且东西方文明也籍此进行了充分平等的交流促进。到了明清,这种跨洋贸易遭到了中国封建朝庭的严厉禁止,但民间交易却此起彼伏。此时,东西方贸易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顺逆差——中国“过剩产能”如潮水般向西方倾销,而西方列强从新大陆掠夺的白银,却转手又通过贸易之路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列强们纷纷命令自己的军舰向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侵进……
战争带来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其主体是国家,载体是军舰;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其主体则变成了另外一种新兴组织——公司,其载体是契约。原因无它,因为大家最终发现,以契约、规则、合同等为工具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其成本比军舰和战争要低得多。中国正适逢其时,成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学者陈志武指出,中国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迅速由弱至强,内因是改革开放政策,外因是全球化浪潮。
而以信息化革命为特征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正轰然来临,中国诸多互联网公司正是借这股浪潮,一跃成为市值名列世界前茅的企业。而放在这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带一路”战略才能凸现它的特殊意义:我们不想也不能倾销“过剩产能”和低劣产品,更不想再因此招来炮弹与非议,它想达到的目标,是基于软实力与新面貌之上的平等、尊重、互惠、互信、共荣。
放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背景之下,信息化建设的提案算是抓住了“一带一路”的真义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信息共通”,是“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达成上述目的的必备条件。
这也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我们到底要向世界输出什么?那就是中国的领先技术、领先企业、领先产品,及与之伴随的强大自信!
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对于在“一带一路”整体战略中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提议,杨元庆分析,首先方向正确,其次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