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势者王璇

2015-05-30郭小婷

综艺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天工调色

郭小婷

“2006年8月14日入职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多年以后,王璇对这个日子依然能够脱口而出。

在华谊先后任职于宣传、国际发行、营销、制作等部门。一干就是5年,直到“不用再去思索的时候”,他觉得是时候“再去接受新的挑战了”。

新的挑战是国产电影数字化转型的大时代下找到创业的切入点,并在几家大牌民营企业瓜分天下的市场格局中确定自己的行业地位。王璇先是凭借小众的专业精准服务——数字中间片、调光调色拿下了诸多项目,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80后开创了电影后期制作领域的全产业链业务,以不俗的水准赢得了陈国富、冯小刚等一线导演的认可,以及整个行业的关注。当下,王璇与同事正着手为《太平轮》(下)做后期监理,为《鬼吹灯之寻龙诀》做DIT数据管理、含剪辑、调色、预告片的全流程方案。

从甲方到乙方

“越没有人做、越做得不好、越值得做。”

行业里,从大型影视制片公司辞职转向去做电影宣传公司或影视项目开发公司的不足为奇,却鲜有人从电影技术起家。而王璇,看中的就是这一“越没有人做、越做得不好、越值得做”的市场。

这样的笃定,源自其在华谊工作期间的观察与学习。大学三年级,王璇竞选到了当时的学生会主席,在一些外联工作中,与在举行校园活动的华谊有过短暂的接触。经过推荐,王璇顺利地进入了华谊工作。第一个职位是宣传部助理,需要收集所有与公司和项目相关的媒体报道,然后存档,到手月薪不足1500元。他形容自己是个“多少钱都能生活的人”,何况“学东西的时候,不应该在意自己到底能拿多少钱。”

王璇首先看到了公司对一个电影项目最大的控制在于制作、宣发期,当前期立项、导演选择和主创搭配决定好之后,拍摄阶段就很少干预。而他本人几乎参与过从拍摄直至影片上映的所有过程。

尤其是在制作部门,王璇看到《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时期,国内多年来垄断烟火爆破及后期特效的国营单位已经明显无法达到导演的要求,最终不得不聘请韩国的特效制作团队作为外援。事实上,当时整个国产片市场都面临着后期特效制作水平跟不上电影创作要求的尴尬局面,“电影工业的基础力量太薄弱了”。

于是,一时间兴起了一股国产电影到香港、泰国和韩国做后期的风气。“既然电影拍完之后一定要做这个环节,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技术部分加强一些?”加之王璇经常和中影华龙以及视点特艺这样的企业打交道,他在了解到行业内技术公司几乎仅此几家的同时,也看到大企业的缝隙在哪。他觉得如果以这个点切入,“对手数量有限,就会很有竞争力”。

明确方向还只是第一步,真要创业,“大的时代背景也很重要”。2010年左右,电影制作行业开始大规模从胶片向数字化载体转型,数字技术公司也乘更新换代之势快速发展起来。几经衡量,王璇独辟蹊径,决定做一家“调色公司”。

王璇在华谊的最后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剧组以及对影片后期制作流程的管控。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接触到了一些在国内做电影项目的韩国团队,后者也对长期与中国合作很有兴趣,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王璇算是找到了一支能够随时作战的团队。

有了团队,他还需要一个合作伙伴。王璇向记者坦言,“华谊的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电影圈的核心人物,通过他们也可以接触到一些周边资源”,而他“正好又赶上了一个很多来自传统行业的热钱进入电影业”、全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机。

此时的王璇刚好遇到了一位想往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投资人,他以投资单个电影项目风险大为由,劝说这位投资先从一起合作技术型的后期公司入手。

就这样,王璇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投资,离开华谊,他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异彩映画”。

“我们更愿意打包”

“天工异彩未来也有可能变成股份有限公司,但对于从事电影制作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先把电影做好。”

“异彩映画”经营了两年数字中间片的调色业务后,王璇认为有必要拓展一下自己的业务范围。如果能将剪辑、特效、声音制作加进来,“异彩”内部就能够完成一套小的产业链循环,成为一家“全流程”公司。

2012年,王璇曾在《画皮2》的项目过程中,向时任华谊兄弟总监制的陈国富提出过“为电影导演建立一个全面性的服务公司”的构想,而陈国富实际上已经投资了一家以做剪辑起家,兼做特效的技术公司天工映画。掌门人是80后的常松。

事实上,包括天工映画、异彩影视、乐盛文化在内,国内很多新兴技术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遇到了发展瓶颈,“有的是技术方面的,有的是业务,有的是资源”,“抱团取暖” 成了一条出路。“我们的策略就是在消灭了对手的同时又增加了朋友,里外是1+1大于2的事儿”。

“四合一”的公司定名“天工异彩”,据王璇介绍,“一些资本对这4家公司所能搭成的新局很感兴趣”,但出资方除了要有明确的商业回报,还提出了“上市”等规模化的期望。

而规模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合并这四家公司的“硬件”, 因为“牵涉到太多财务、利益分配、重组团队、市场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让几个负责人足足忙活了一年。“天工异彩”于2013年上海电影节期间正式公布成立,对外开始以新公司的名义接谈项目。

然而原有的客户难免“会有一些不安全感”,怀疑“是不是不干了?还能不能干好?”王璇必须和常松等人在朋友圈做出一些宣传和解释,承诺“不是不干,是要干得更好”,“不会涨价,反而还可以降价”——“战略要大于战术”,王璇解释道,“因为合并之后的业务能力增强了,剧组可以来找我们做3D制作、剪辑、视效设计、视效制作,数字中间片调光调色,声音制作,预告片制作等一切视觉呈现方面的项目,价钱方面还是可以按照项目来谈,当然我们更愿意他们打包,这会享受到整体的优惠”。

对于王璇个人来说,作为天工异彩的副总经理,更大的挑战在于公司从20几个人到如今的135名员工,管理流程更为复杂了,“从单一业务变成多种业务,庞大的数据库需要统一管理,技术人员和创作人员的管理方式也不相同……一天不上班都不行”。

公司创立至今,王璇经手的项目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私人订制》《大闹天宫》《白日焰火》《催眠大师》《分手大师》《后会无期》等影片,但就公司本身的经营而言,他也向记者证实了一些关于业绩的传言。“2013年到2014年只有一年多,单纯从财务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确需要过渡的时间”,“‘搬家如抄家,这一年整个公司重新制定管理规章、重新预测财务情况、重新打理业务、重新理顺团队流程,这些基础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后面的进程。”

至于未来是否上市,王璇认为他和投资人的立场并不冲突,都希望资本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天工异彩未来也有可能变成股份有限公司,但对于从事电影制作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先把电影做好。”

猜你喜欢

天工调色
过夔门(通韵)
能馈式LED阵列驱动电路的效率控制优化及调光调色策略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两位画家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苏艺天工大师瞿利军玉雕作品开展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
2016 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 部分获奖作品选登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