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电影“造梦者”
2015-05-30马巍
马巍
新人挑大梁可谓大势所趋——近几年电影市场大盘持续大幅攀升,吸纳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与各类资源。国产电影年产量从几年前的两三百部,一路飙升至当前的六七百部,这意味着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国产片的创作、制作出自新人、新团队之手。
网生代的青年观众作为电影市场主力军,地位日益巩固。他们的观影习惯、品位对影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同样成为80后电影创作者的优势——毕竟,还是年轻人最了解年轻人的心思。比如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就是“互联网下的蛋”,80后执导确实更为合适。当前国内电影行业中,新一代导演、编剧、制片人中80后林立。韩寒、郭敬明这样的名人跨界自不必说,去年在国内最有影响的新人作品《绣春刀》,其导演路阳出生于1979年,也算是个准80后。
就编剧、导演而言,相比经验更丰富的70后,80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先天上更接近更了解当前的青年观众;相比更年轻的90后,参加工作已有几年的80后又具备更多实战经验。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经验的积累无疑至关重要。目前内地电影业,不少80后编导已在中小制作中锻炼成长,如1983年生人的青年导演杨子,自2011年起执导了5部剧情长片。另一位来自台湾的80后导演陈正道已执导了7部电影,最近的3部在大陆连续票房过亿。当然,对于时下大多数的80后导演来说,目前仍处于摸索和试手阶段,缺少有力度的代表作品或市场佳绩,但又谁敢说他们中间不会出现未来的徐克、冯小刚?
相比之下,在电影的制作,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方面,80后们面临的局面更为微妙。
电影毕竟是门手艺。在摄影、美术、声效、剪辑等传统的核心技术部门,80后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能够脱颖而出、独当一面的为数尚少。以摄影部门为例,当前内地新生代摄影师代表还是1974年出生的曹郁等70后,担任过电影“摄影指导”的80后摄影师寥寥可数。美术和剪辑人才的缺口也很大,例如凭《南京!南京!》在业内闻名的郝艺算是国内新一代电影美指代表人物之一,但1979年出生的他只是勉强站在了80后的门槛上。
80后在电影制作部门的上位进度明显落后于创作部门,背后有多方面原因——虽然国产片产量节节攀高,但当前中国电影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艺的练成,无疑是需要时间和磨炼的。作为电影的核心“手艺”,摄影、美术等专业目前主要还是以北京电影学院等“科班”力量为主,其专业人才的成长、培养流程相对完备,但同时时日也较长,新手挑大梁难以一蹴而就。
后期、特效等新兴技术领域,情况则大不一样。首先,这原本是传统中国电影的弱项,家底不丰厚,新人相对更易脱颖而出。此外,近十年的数字化转型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流程,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大发展在客观上有利于80后在此领域迅速成为中坚力量。目前国内电影业,无论是后期制作、CG,还是烟火、爆破等现场特效,及至化妆、航拍等局部领域的新公司、团队中,80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影视技术新企业天工异彩,从董事长常松、总经理王磊算起,该公司的高层中有多位都是80后。
正如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所说:电影这行永远是“形势比人强”。80后的崛起,除了个人机缘和努力,更重要的背景还是中国电影整体的大发展,各环节的旺盛需求给了新人更多的出头机会。
作为当前社会的中坚力量,关注80后电影人,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关注中国电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