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影视后期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的探讨

2015-05-30邬元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2期

邬元昊

摘 要:在如今影视后期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开设了影视后期类专业课程。主要的是动态图形以及合成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总体的质量无法严格统一。各个学院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授课内容也都不相同。文中梳理了一些通过采访国外影视后期设计师。从而跟我国的动态图形课程以及合成课程的内容以及方式产生一个对比。从而为未来完善我国影视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设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动态图形课程 影视合成课程 授课内容

一、国外动态图形课程授课方式调查

根据采访来自德国的动态图形设计师Nicolas发现他们德国所采用的动态图形专业书籍是《motion graphic design》(1)(applied history and aesthetics)(Jon Krasner)。本文以这本书为研究蓝本。国内的教程书籍以《数字媒体艺术系列教材:动态图形设计基础》(2)为主要对比蓝本。通过对书本内容的对比发现两本书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理论出发,没有过分强调技术的使用。其次在细节对比中笔者发现了不同的端倪。

中国的动态图形在概念部分的教育上把动态图形分为空间,运动,时间,以及元素这四个要点来理解。在书中作者对空间的思考局限在了视频内部的三维空间。在书中的第二章中间认知专题中笔者详尽的解释了三维世界中坐标轴的属性。但是没有解释动态图新创造的立体空间与外部真实世界的关系。我们在对动态图新的讨论往往局限在了一块16:9的电视机屏幕上。而国外的《motion graphic design》一书中在第四章节明确的讨论了不同属性的动态图新在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了根据场地属性分为室内与室外。分别讨论了屏幕尺寸与空间的关系。屏幕的自身属性包括环幕,球幕,超长屏幕,异形屏幕。并且对动态图形所要传达的情感与空间的大致关系也有一定的探讨。分别列举了演唱会,展览,会议,教育,商业这五大方面的情感诉求。相比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的教材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对图形动势的研究上,我国的研究从三维空间出发。研究动态图新对屏幕内的广度以及深度的影响。但是由于对运动产生的情感因素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而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动态图形基础教育已经大大的领先了我们并且在传授完基本的空间知识后,国外让学生对情感的理解是通过模拟练习来加强学生对动态图新的理解。

通过对这个章节的课程作业的调查发现。国外的课程作业的指向性很强,并且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在进阶的练习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选择的音乐手绘手指动画结合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来设计手部动画。在随后的训练中训练学生对自然力的理解。需要学生通过绘画来模拟重力产生的过程。其中会让学生选择不同物理属性的物体,例如羽毛,纸张,以及橡皮这三种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产生的不同形态。

在完成对物体物理属性的动态模拟的教学后,国外教育开始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动态图形中动势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练习。首先学生需要通过简单的元素例如点,线,面组成的15秒动画来传达物体之间力的传导这一情感表达。随后的练习中需要学生利用自己名字的字母完成一段非线性的字母舞蹈动画。在制作的过程中字母的颜色只能是黑白,不允许学生在文字上添加其他特效,至多只能有阴影。在高阶的练习中同样有根据音乐利用简单的图新创作一段动画。与初级训练不同的是需要创建故事脚本。

通过对两本书的对比发现大致的书本结构类似,但是国外的教学内容与之相国内相比更多的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考虑了更多环境因素。而在作业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国外教学的作业量远远超过了我们中国的课程作业的量。而且作业质量相对精良。

二、国外合成课课程授课方式调查

根据采访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合成师Alex。Alex向我推荐了一本他们学院的基础合成书籍的教材。书名叫《Digital Composting For Film and Video》(3)根据调查的升入发现与中国的合成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以合成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意在告诉我们在何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合成思路来处理图像,以及计算机基本的图片计算方式等。我们中国的影视后期教育,往往把其归为一类软件的训练。比如Photoshop处理平面类的合成。Aftereffect以及Nuke等处理动画方面的合成事物。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合成方法的研究。研究电脑对颜色的计算方式,或者借助什么样的计算来欺骗我们的肉眼。以及一些摄像机的基础知识。

在根据本书的教学方法中的研究发现国外在书中采用了大量比对的方法。书中的实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元素与无添加元素的一些对比,以及更改不同叠加模式的对比,以及有无边缘抠像的对比。在这些事例中目的是传授学生在后期合成过程中的方法研究。反观中国的合成教育书本在案例的选取上从知识点上与这本书选取的知识点大致类似。但是在对案例的讲解上往往是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手法。没有对所涉及合成的一个思路的细致讲解。在对节点的选择上的原因选取也不做说明。这样产生的后果往往就是学生在学生书本上的案例后在以后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遇到相似的知识点的时候反而忘记了当初学习案例的解决方法。

三、结 语

如今的国外在影视后期合成以及动态图形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上对我国设定自己的课程内容有非常值得借鉴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影视设计过程中多方位的思考以及在对学生的专业授课中除了进行软件的功能讲解更加重要的是进行思路上面的讲解。在授课过程要更多的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在主观上更加了解合成相关的科学知识以便于在日后的创作中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JonKrasner.motion graphic design(applied history and aesthetics)[M].Elsevier

[2] 李渝.数字媒体艺术系列教材:动态图形设计基础[M].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steve wright.Digital Composting For Film and Video[M].elsevier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