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产品的情感设计
2015-05-30闵令超
闵令超
国际新媒体环境快速变化,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应用商店中的App数量已经不下200万,更别说还有种类繁多的其他新媒体产品。找到读者的兴趣,满足读者的需求面临时间碎片、触屏操控、社交整合等诸多新课题,要想在新媒体的汪洋大海中被关注、被使用、被青睐变得越来越有挑战。
社交网络的兴起带动了口碑营销,这是一个用户为王的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分享产品使用体验,给出评价和推荐,从而对其他用户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用户体验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死亡。让用户感觉好,一方面能确保用户忠诚,不会把产品清理出自己的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可以让用户给出好的评价,口口相传,让产品进入更多人的视线。正因如此,新媒体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让用户感觉好呢?关键是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情感设计”,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让用户产生愉悦体验。本文介绍“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说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的区别和关联,并举例说明该理念如何应用于新媒体产品设计之中。最后,通过对“情感设计”六要点的详细分析,对新媒体产品中如何让用户产生积极情感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什么是“情感设计”
近两年来,一个神经心理学的词汇“多巴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媒体产品设计圈里。所谓多巴胺,是一种让大脑“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人的行为最终归结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输,而神经递质就是连接神经元的一种物质。一般认为,人类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我们可以用逻辑与理智牵制情感,甚至战胜情感,做出明智的抉择。然而,近年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情感,由多巴胺奖赏系统引发的情感,在我们的决策中担当了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意味着,人们的很多判断,特别是对产品使用体验的判断,更多依赖于“情感”而非理智的分析。
在设计领域,有一位叫唐纳德.A.诺曼(Donald A. Norman)的大师。他是美国著名计算机工程师、认知心理学家,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的教授,担任过苹果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写过两本有名的书《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诺曼2002年就首次提出了“情感设计”的概念,他认为情感设计能让产品带有情感,能与人心灵沟通,产生共鸣。他还将情感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
第一层是本能层次,比如:人对美感的偏好、人的攻击性需要。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发现,两个功能完全相同的设备,其中一个外观更优美,使用者会认为,那个外观好的更好用。原因很简单,美好的外观让人心情愉悦,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更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移动应用商店中一直排行前位的“愤怒小鸟”是在本能层次做到极致的另一个例子。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所有的人都有两个最基本的本能。愤怒小鸟就利用了其中一个,这就是人的攻击本能。每个人都有攻击本能,工作是人类攻击本能的升华。
人在本能层面有共性,除了美感、攻击性需要外,还包括好奇心、荣誉感、自由、归属感、成就感等等。如果产品设计能抓住人类本能的共性,必然会获得大众的喜爱。
第二层是行为层次,比如:产品的易用性、可控性等。iPhone和iPad的兴起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们行为层次的需求,不需要特别的学习,拿起来就可以使用,彻底颠覆了传统手机和电脑的操作模式,从而创造了智能终端的新产业。
不好用的产品,会让人烦躁不安甚至愤怒,大多数人都有过使用不友好软件时想砸了电脑的冲动。新媒体产品的易用性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在移动商店中,每个用户都可以评价它,一个差评可能就让你所有的营销努力付之东流。
另外,很多新媒体产品正在使用的游戏化设计也是在行为层次做文章。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游戏——“模拟人生”。游戏开场是这样的:主人公早晨睡过了头,上班要迟到,想冲个澡是来不及了,厨房里是昨天晚上聚会留下的一片狼藉,早饭也没得吃了。他衣冠不整地来到单位,迟到,被降职,后来女朋友也离他而去。玩家要扮演这位主人公,处理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麻烦。好的玩家到最后,主人公每天下了班可以坐在游泳池边品着香槟享受生活。
这个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游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麻烦,往往与我们固有的、无效的行为模式有关,比如抱怨、责备、追求完美等。这种行为模式使我们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但我们依旧会重复这些无效行为模式,原因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行为模式已经自动化了。在这个游戏中,用户通过“角色扮演”,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浮现到意识层面,这时候,人会有意识地换一种更加适应社会的有效行为模式。当玩家采用了有效行為后,游戏会立刻给他积极反馈(比如女朋友的一个拥抱),这种积极反馈使玩家下一次继续采用有效的行为模式。慢慢地,新的模式在一次次正向强化下,逐渐变成了自动化行为,很自然地迁移到真实生活中。
最后一个层次是反思层次,比如:对自我的探索、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欣赏悲剧,就是人在反思层面的需要。人一生寻寻觅觅的,往往就是那个“自我”,人有寻求“自我认同”方面的强烈需求。能满足人们在反思层次的需要,是产品设计的更高境界。反思水平的情感最易于受文化、教育和个体差异的影响而变化。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情感化”业已成为当前新媒体产品主要的设计趋势之一。情感是人格的核心,产品真正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带给人们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我们应跳出“功能控”的思维定式,将注意力转移到用户的情感化需求,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到产品之中,为用户带来愉悦。
二、新媒体产品“情感设计”的六个要点
新媒体产品种类繁多,有文字为主的信息类产品,有多媒体为主的体验式阅读产品,有游戏化社区化的参与式新媒体产品等等,每一类产品都有可能满足用户在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多样化需求。
情感设计的核心是引发用户认知愉悦,从而为用户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让用户感受到产品设计的用心和贴心。设计的目标是在用户接触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用户的正向情感,比如愉快、信任、满足;避免用户产生负向情感,比如失望、挫折、痛苦。正向的情感会使用户更乐于使用产品,遇到使用过程的一些小问题也更加包容。负向情感则会让产品很快地失去用户,使产品像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在无边无际的信息世界里。为了充分调动积极情感,尽量避免产生负向情感,以下六个要点可供参考:
1. 满足用户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本能。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生俱来,是从孩提时代就有的特质。以AppFlow这款来自匈牙利的App搜索应用为例,用户在体验这款产品的时候,除了其本身在体验上的优雅、舒适,更有一种自学带来的快乐。当一步步进入这个App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有“这东西还可以这样使用”的赞叹。
一个好的产品带给用户的感觉除了“开发人员很厉害”以外,更会有“我是个聪明的用户”这样的自豪感。很多关卡类的游戏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就是能让人在不断学习探索中产生类似的感受。
2. 让用户觉得“可控”。
社会心理学家塞利格满(Martin E.P. Seligman)指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控制感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更愿意接受挑战和尝试新鲜事物。
调查显示,在界面无提示信息时,80%用户在等待超过2秒后会立即关闭窗口,但如果界面有等待提示的文字或者进度条,则会极大降低用户离开的机率。等待提示增加了用户对当前界面状态的可控感,减弱用户对等待时间的感知,增加用户留存的可能性。导航和交互的混乱也容易让用户感到迷茫和焦虑,用户不知道自己到哪里了,不知道还可以往哪里去,失去了可控感。
“可控”的另一层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渴望自由,不希望被约束,更不喜欢被强制做功课。要让用户感觉是自己在掌控产品的使用,而不是反之。
3. 让产品真正“可用”。
用户体验界的权威雅克布?尼尔森(Jacob Nielsen)(1995)提出“可用性”概念,产品可用性是建立在用户的感知特点、认知模式、人格特征等基础上,让设计尊重用户的心理模型,让用户产生“好用、易用”的体验。Nielsen指出,用户的痛点大都跟产品的可用性有关,而可用性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不可触摸,很难直接测试。一个新媒体产品是否有用,是否对用户有价值,是判断产品可用性的核心要素。
“可用”还体现在对用户的尊重上。要珍惜用户的时间,能简则简,能两步完成就不要三步完成,需要用户输入的信息越少越好。用户经常会抱怨“这个提示我没看见”“我不知道可以这样操作”“要点几次,真麻烦”等,这些原因往往会给用户带来挫败感。
同样,绝对不要无端打扰用户。现在很多App喜欢频繁更新,其实就是要提醒人们自己的存在,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感觉受到了欺骗,远离你的产品。
4. 让产品有形神兼备的“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无论在哪个年龄层,似乎都喜欢美的东西。美感来自于自然,取决于是否与要表现的主题契合,这就要求设计者除了美术功底外,更要懂心理、人性、艺术和生活。相反,视觉污染往往跟没有逻辑的复杂、混乱、单调、奇怪、臃肿、造作有关,过度炫技、花哨,也是让人视觉疲劳的常见现象,一定要尽量赶走这些污染眼睛的元素。
例如,为了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简单便捷的操作体验,可以选择扁平化设计来满足这一情感需要。放弃一些复杂的装饰效果,让所有元素的边界都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羽化、渐变或者阴影。让元素之间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和布局,使用户能直观了解每个元素的作用及交互方式。
5. 让用户参与其中,给用户“成就感”。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以“社会性动物”来指称人类,因为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通过社会互动可以满足个体存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本能需要,甚至能带来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微博、微信、人人、脸谱、推特等热门应用成为当代新型社会互动模式。
在交互设计中运用社会互动因素,可极大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趣味性,从而为用户带来愉悦体验。流行的新媒体产品大都在社交整合上下足功夫,要么建立自己的评论系统,要么与当下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整合,充分满足用户在分享吐槽、互动交流等方面的情感需求。
另外,产品设计中最好加入适当的奖励系统,例如,给用户一些小惊喜和成就感、当用户完成一件工作时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用户的“级别”等,都是很好的正向激励手段,会让产品的粘性大大增加,有助于积累忠实用户。
6. 让机器也有“人情味”。
人们都喜欢有人情味的产品。苹果推出的Siri应用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就是因为Siri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它的交互对话更接近人类所使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人机交互中注意加入人性化元素,比如说话富有感情并带有一些语气、说更多的俚语日常用语而不是书面官方套话、界面或者影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等等。
产品设计者需要通过产品与用户沟通说话,要考虑到使用者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用户界面、交互方式、操作逻辑等都要尽量“人性化”,让用户摆脱“我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机器”的糟糕体验。
好奇心、可控感、可用性、美感、参与感、成就感、人情味等都属于情感设计要注意的一个侧面,彼此之间既有关联又相互影响,在设计开发新媒体产品时需要统筹兼顾。
柏拉图曾说:“人的行为就好比一辆有两匹马拉着的马车,一匹代表理智,另一匹就是情感。”要做出用户真正需要的新媒体产品,只有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情感,从用户的基本情感出发去把握用户心理,倾听使用者的心声,将积极情感赋予产品,才能真正让产品贴近用户,产生价值。在新媒体产品中增强用户体验,既要重视功能性需要,更要重视用户的情感性需求。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驾驭柏拉图所说的這辆“马车”,不跑偏,不迷路,直达用户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