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眼

2015-05-30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姚贝娜眼角膜余秀华

“惊惶”庞麦郎

回 放

因为一首“神曲”《我的滑板鞋》走红的网络歌手庞麦郎,近日又因为《人物》杂志一篇名为《惊惶庞麦郎》的访谈而被关注。自称90后、来自台湾的约瑟翰·庞麦郎,其实是35岁的陕西汉中人庞明涛,在成名之前是一名KTV里切水果的小工。在《惊惶庞麦郎》中,庞麦郎是一个被公司捧红后毁约走人、换了手机号躲在上海某小旅馆中、被记者揭穿他并非来自中国台湾后发火摔记者电脑的“惊惶”小人物。《惊惶庞麦郎》在网上被疯传后,就传出庞麦郎否认接受采访的微信截屏,称《人物》杂志“是在造谣”,但《人物》杂志坚称自己有全部录音,之后又传出庞麦郎的说法——是“闲聊”,不知道是采访。与此同时,《惊惶庞麦郎》一文本身也引发网友不同意见,更有不少人回过头来反思庞麦郎的爆红所反映的问题。

微 言

@云书:改英文名,自称为台湾人,隐瞒年龄为90后,与其说是一种自欺欺人,不如说是较之于更多的造假者,他连造假都显得如此拙劣和露骨,但尽管如此,庞麦郎依然倾尽一切去迎合某种被定格的社会潮流与成功标准。

@蒋方舟:庞麦郎是时代的悲剧和弃儿,可消费他的公司和电视台心态也是扭曲的。一个精神病人的病历因为残酷所以好看,可我们都不是有资格鉴定他的医生。

@周黎明:庞麦郎跟芙蓉姐姐、凤姐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的一个侧面。若硬要说庞麦郎有什么艺术价值,我认为那一定是当作行为艺术来看。

总统的顺风车

回 放

近日,乌拉圭男子阿科斯塔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分享了自己搭顺风车的经历。据他描述,当天他在乌拉圭西南部的一条路旁伸出大拇指,想搭趟好心人的顺风车回家。没想到手伸了半天,路过的二三十辆车都呼啸而过,不愿停下。正当他心灰意冷时,突然有一辆挂着政府牌照的多功能旅行车SUV缓缓停在眼前,后面还有车跟着这辆SUV。

SUV中有一对老夫妇,两人问阿科斯塔发生了什么事。阿科斯塔表示,因为证件遗失不能上班,必须赶回家去取证件。这对老夫妇称可以载他一程,但强调最远只能到总统府。阿科斯塔兴高采烈坐进车内,这才发现老妇人有点眼熟。仔细一看竟是第一夫人露西亚,而前面开车的男人正是总统穆希卡,车里还有总统夫妇养的那只著名的三条腿的狗。阿科斯塔惊喜万分,短短的车程中,他从后座为这对低调助人的总统夫妇拍了数张照片。他表示:“当我离开时,我连声道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帮助路人,总统这样做更是难能可贵”。

据悉,现年79岁的穆希卡向来生活简朴,被称为“全球最贫穷总统”。

微 言

@忠犬Alileen:这是一种人格,无论你当上总统或者不是,你都是你自己。永远做自己。

@夕阳下那狂奔的鱼:为什么这个总统不怕死?不坐防弹车?我想再穷的国家,管理者都榨得出油吧,还是因为他没有做过对不起人民的事,所以不担心有人会加害他。

@若雪风:记得上次看图,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菜场买菜回家做饭,与常人无异。她来中国拒绝住豪华总统套间,早餐和随行人员一起吃,因为她时刻记着,她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诗人余秀华

回 放

写了16年诗的湖北诗人余秀华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为人所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

余秀华是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出生于1976年,出生时因为倒产缺氧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她19岁时就被安排结婚生子,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大学。但她说这是一段让她悔恨交加的婚姻,夫妻二人关系并不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

余秀华在村里养了一些兔子,做点家务,生活单调而寂寞。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创作了两千多首诗,主题多关于爱情、亲情和生活感悟,以及对外面的世界与自由自在的向往。她说:“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微 言

@周黎明:余秀华的诗,绝不是诗歌残奥会的性质,她高超的语言能力和真挚的情感,就我视野所及,绝对是专业诗人中的佼佼者。

@刘年如: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

@懒懒:好的诗可以让人血液沸腾,我不懂诗,但至少读她的诗我感觉到了沸腾。

姚贝娜的眼角膜

回 放

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终年33岁。姚贝娜生前签署过眼角膜捐献书。1月17日,她的眼角膜运抵成都,随后爱迪眼科为23岁的凉山小伙董亮(化名)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按常规,接受角膜捐助的对象的个人信息会受到保护,但在媒体面前,腼腆的小董仍表达了对姚贝娜的感激:“感谢姚姐姐,也谢谢姚爸姚妈!”

小董的母亲陈女士说,儿子生病需要移植角膜以来,一家人寻遍了四川各大医院,每次都是登记信息后陷入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在她和儿子最绝望的时候,姚贝娜的大爱给了儿子希望。陈女士在儿子手术后也正式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她说签署这一份角膜捐献志愿书,是为了表示对姚贝娜的感谢,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献器官的队伍。

器官移植技术作为人类医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曾挽救了无数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我国的器官短缺状况却十分严重。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为1∶30,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1∶3。很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都在无奈的等待中逝去。

微 言

@美格:作为歌者的姚贝娜,用她的生命唱出了“中国好声音”。

@小飞:器官捐献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人类的天性,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任何民族都得从零开始。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姚贝娜做了一个好的示范,令人感动。

@中溪:希望这件事之后,人们能够主动了解器官捐赠的情况,推进这个领域各项制度的完善。

猜你喜欢

姚贝娜眼角膜余秀华
The Poet on Earth
无耻当有种
3D打印人类眼角膜问世
余秀华的慢写作
如何做好眼角膜的“守护神”
雪 山
从偷拍姚贝娜事件看媒体侵犯隐私权
由姚贝娜病逝新闻事件论新闻速度的维度重构
姚贝娜:去天堂唱歌却留下光明
何伟委员再度呼吁设立“中国眼角膜捐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