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效果观察

2015-05-30刘宝东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粉碎性肘关节桡骨

刘宝东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手術方式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II型-IV型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臂后旋度、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8个月,平均14.3±1.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明显少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II型-IV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比较

在肘关节骨折中,桡骨头骨折约占33%,是最常见的一种成人肘部骨折。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较多,如: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术、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术和桡骨小头置换等[1]。但是争议颇多的是对MasonⅡ-IV型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术式,为探讨MasonⅡ-IV型桡骨小头骨折的有效术式,笔者对该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II型-IV型的44例患者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并将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选病理术前均经CT和x线检查并确诊为MasonII型-IV型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9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5.9±8.6岁;32例左侧,56例右侧;Mason分型:II型26例,Ⅲ型38例,Ⅳ型24例;骨折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4.6±1.5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位体位,背部予以垫高,患肢外展,臂丛神经麻醉阻滞后前位患臂旋,肘关节后外侧做切口,依次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皮瓣掀起后采用Kocher入路,在尺侧腕伸肌和肘肌的间隙充分显露肱桡关节,尺侧腕伸肌牵开置于尺骨副韧带复合体的上方,部分切开环状韧带、旋后肌,暴露桡骨颈和桡骨小头。

1.2.1观察组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 取出破碎的桡骨小头,选择桡骨结节上约0.5cm处进行截骨,骨髓腔彻底清理,扩髓,选择人工假体,试模,将假体覆盖于肱骨小头软骨面之间约2mm处,注入抗生素骨水泥适量,颈干角调整合适,将桡骨头假体插入,给予适量加压,进行关节囊及环状韧带的修复,置负压引流装置,关闭切口。

1.2.2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彻底将患处及其周围损伤的软组织、血肿清除,置“T”形或“L”形掌指骨微型钢板,给予螺钉固定,钉尾处埋入软骨中,行韧带修复,伤口反复冲洗,放置引流管后关闭创口。

1.3术后处理 术后注射抗生素常规预防感染,给予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48h后拔除引流管,3d后循序渐进进行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康复锻炼。

1.4观察指标 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效果标准 采用Broderg 和M orrey评分标准,结合患者肘关节疼痛度、活动度、稳定性及肌力4个方面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每项25分,分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差为0-59分;一般为60-79分;良为80-94分;优为95-99分;满分100分。

1.6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满分

一般

优良率

观察组

44

0(0)

23(52.27)

18(40.91)

2(4.54)

1(2.27)

41(93.18)

对照组

44

0(0)

6(13.64)

25(56.82)

6(13.64)

7(15.91)

31(70.45)

2.2两组关节活动灵活度比较 观察组前臂后旋度(86.24±18.37)度、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35.98±11.45)度,显著优于对照组(66.31±16.29)度和(98.86±13.26)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对患者随访18个月,平均14.3±1.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明显少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疼痛

骨位异化

肌力下降

桡骨小头切除

发生率

观察组

44

2(4.55)

0(0)

1(2.27)

0(0)

3(6.82)

对照组

44

4(9.09)

2(4.55)

3(6.82)

1(2.27)

10(22.73)

3讨论 由于桡骨小头位于肘关节囊内,周围无韧带,其与桡骨干之间约15度颈干角,人体上肢扭转或旋转时,桡骨颈与桡骨小头受到冲击,易发生桡骨小头、桡骨颈骨折,且属于囊内骨折,导致关节积血,固定困难,同时骨折碎片游离,甚至导致桡骨小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上治疗MasonII-IV型桡骨小头骨折的术式较多,传统术式术后易发生肘关节不稳定甚至无力、外翻、疼痛、、肌力减弱异位骨化、迟发性尺神经炎、下尺桡关节脱位、桡骨移位等并发症。有报道证明[2],利用金属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无法重建的桡骨小头骨折伴肘关节不稳,疗效是确切。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臂后旋度、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8个月,平均14.3±1.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明显少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II型-IV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明,周明全,贾小琳.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2(42):214-215.

[2]张少晨,周鑫健.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2):85-87.

猜你喜欢

粉碎性肘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折方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