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2015-05-30李玲
李玲
[摘 要]2009年1月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社会性,力图改变多年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封闭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将二者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视为不可切割的两大块。因此,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就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点;设计
1013939/jcnkizgsc20152019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学习语文的方式是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实践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新课标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积累经验,培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可以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全面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使学生不局限于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语文知识通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这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及时、适度的组织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学习方式的改革,重“整合、过程、应用、体验、全员、参与”是它的内在意义,所以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活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如合作策划研究主题,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合作展示学习成果等。还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是“旁观者”和“局外人”,也不是主宰者和操作者,而是指导者、支持者与参与者。教师要在活动的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和选择。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指导主要体现在心理、方法、价值等方面。如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创新、合作,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遵循规律,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等。在活动的后期,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
1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明确
教师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我们确定一年级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二年级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程序的设计都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切忌把综合实践课搞成表面热闹而收效不大的“大杂烩”。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充实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给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训练材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但是,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高职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錄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可以说,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我们曾经开展过的实践活动有开故事会、诗词诵读、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以巩固语文知识,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另外,还注重学科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开辟广阔了时空领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应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服务于学生语文实践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要新颖
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形式要新颖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场地、时间、规模都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既可以是全校性的大规模活动,也可以是年级组之间的较量,还可以是小组间的擂台或巾帼不让须眉的比拼。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4 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要充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活动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活动前的准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和独立工作、协调配合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逐步得到培养的。教师只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并取得成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是总策划和总编导的角色,但不可面面俱到、包办代替,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而不做具体指导,而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适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点拨、引导,起指导参谋作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光靠教师讲授知识,但亦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授”,这里的“授”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充分的指导。具体来讲,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四个环节:开题、指导、展示、总结评价,甚至更详细。
41 开题
开题课指的是开展实践活动前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课题研究,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开题课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合作,提倡依据兴趣相近者、主题相近者自由组合。例如要开展一次以“感悟母爱”为主题的活动课,教师就应在第一节开题课中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任务,成立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需要可以分成新闻组、图片组、文学组等不同任务组,各小组分工明确,開展活动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指导
第二节课主要是教师给予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面对着庞杂的资料信息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此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学会结合研究主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完成研究任务。处理信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有机会整理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技能,同时发展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以“感悟母爱”为主题的活动中,新闻组搜集了有关母爱的新闻素材来展示,文学组则通过解读文学作品来赞颂母爱,图片组选择几幅照片将母爱定格于瞬间,这样各个学习小组则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
43 展示
成果展示是学生探究和学习质量的显现环节,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展示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反馈交流,共享经验,老师组织、指导、评价。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要体现课改精神,更体现语文味。
44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总结评价阶段也是小组同学是向老师、同学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应当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搞清自己还没理解和知道的一些问题、在科学研究方法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所得到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
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应该积极提倡。我们要逐步孕育成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个性,构建起更好的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1-26
[3]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8-92
[4]熊梅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