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5-05-30许冬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许冬梅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兴趣;授之以渔,教会读书方法;开展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榜样激发法

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展现自我法

人都富有极度的展现欲望,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小学生更是如此,如可以对于二级年的学生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了,养成学生独自阅读的习惯,再大一点的学生,就增加他的阅读水平筹码了,如加上自己独有的感情色彩,包括语速、声调、语音等;在这方面,教师就需要做一个“懒教师”,该让学生展示的时候就让给学生,该让学生独有的方式就让学生独有,不去强调符合不符合“标准”,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计划。

二、授之于渔,教会读书方法

语文阅读是一个长久的学习方式,小到小学生识字学习知识,大到未来从事工作,创造财富,都离不开语文的阅读,所以,教师应该做到“授之以渔”,教授给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语文老师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个积累本或者叫读书反思,并自取一个名字,记下课外活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积累下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相互交流赏析。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督促检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只要学生有了习惯,有了毅力,通过一年或几年的训练,就一定会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下笔流畅、妙笔生花。我们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段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读促写。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三、开展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1.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完十首古诗也加一颗星;不定期开展手抄报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内容自定,规定时间内完成。孩子喜欢美术,所以手抄报都很有质量。学生们仅仅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就把他们能搜刮到的书籍与资料内容,制作出一张又一张精美的手抄报……展览期间,孩子们都从中阅读到许多关于河北的故事。

2.鼓励家长协助指导,家庭内部进行共同阅读──“亲子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应是“学生、家长、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我与孩子同阅读”活动(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亲子阅读”)。每周一向全班同学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带回家和父母亲共同阅读,反复讨论,第二天与同桌合作在《班级采蜜集》上写上各自的体会,把记录本交给老师审阅。最后全班交流心得,回家告诉父母成果,达到亲子互动,共同提升水平的目的。

3.在扩散性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起自己看过的电视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

总之,教师要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合理运用。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他们就会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阅读能力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