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建设及路径探索
2015-05-30邱菊吴英兰章婕吴晓宁
邱菊 吴英兰 章婕 吴晓宁
【摘要】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的概念着手,分析目前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目前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显性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设置零散、教学及考核方式单一、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并试图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建设及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创新课程
21世纪是创新型社会,社会各届及用人单位都期盼着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大量拥现。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颁布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不仅仅将其落实在文件制定及制度建设上,更着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根本保证——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1.关于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
目前学术界关于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上海科技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陈敬全、孙柳燕编著的《创新意识》一书认为创新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1;学者赵建华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体现2。学者余琨把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定义为:是一个人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或者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包含了动手和动脑的两个方面,同时需要培养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综合专业知识的全面素质,是个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关键3。
2.关于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
本文认为实践创新能力属于实践能力范畴,是实践能力的基本,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论基本观点来看,先有“实践”而后有“思维”,即创新思维应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进而转化为能力。其次,能力即个性心理特征4,“实践创新能力”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特定的新概念。笔者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指的是主体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包括独到见解、独特方法),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的理解
时至今日,对“课程”一词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尽管对课程的认识仁者见仁,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大定义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目标”,本文在课程定义的计划维度基础上,结合当前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主体观、整体观、建构观,强调课程主体经验状态的变化和学生主体经验的自我建构,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获得整个经验系统的计划或方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指:在一定学科背景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生产素养、创造发明素养,使学生获得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能力的计划或方案。既包括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论课程也包括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课程。本文认为,判断一门课程是否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关键是在于该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是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设置现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根据上述对课程的概念的理解,贵州师范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显性课程,主要包括“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类学科竞赛及技能竞赛、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
1.“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课程体系
贵州师范大学2013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通识必修模块和通识选修模块,经过统计分析,通识必修模块的《计算机基础》《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4%;通识选修模块,根据2014-2015学年度开设的课程统计,共开设290门,其中57门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占总学分比例1%。专业课程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本学科基础科课、专业核心课程、发展方向课程,其中发展方向课程属于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应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12%;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包括通识类综合实践课、专业类综合实践课、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均属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15%。
2.以实践技能提升为目标的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据本文对课程的界定,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方案,属于学校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校连续6年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通过各班赛、院赛、校赛,层层选拔与学校随机抽选结合,仅校级竞赛学生的参与人数约750人次。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仅2014年,学生共获全国奖项16项,省级奖项81项,校级奖200余项。学科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
3.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2012至2014,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启动了四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工作。2013-2014年共计建设国家、省级项目63项,共计建设经费共69.7万元。同时,2013-2014年学校自筹60万元经费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共计约190项,作为省级和教育部项目的孕育项目。在校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人数近千人。
4.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重要载体 ,多年来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目前共创设有理论学习、社会科学、学术科技、文学艺术、志愿服务、体育健身、其它七类社团70余个,其中校级学生社团40余个,院级社团30余个,会员8000余人,并且会定期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同学。学校科技园的学生创业园,对学生创业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搭建平台,同时还设有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的平台和机遇。
三、存在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校目前关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显性课程主要是“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类学科竞赛及技能竞赛、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社团活动和大学科技园创业实践课程,各个课程模块自成体系,相对零散、互不关联、互不衔接。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学时,课程之间的先后应有逻辑关系,但目前学校该类课程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个别部门承担的该类课程具有随机性,有国家政策支持就开设,没有相关政策该类课程很可能不能连贯开设。
2.教学方式固化,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注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多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学生自主实践较少,逐渐形成被动的学习方式;到了大学,即使学校倡导学生运用多种现代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但长期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了校固有学习模式,学生更喜欢从教师口中得到一个固有的答案,同时教师为了“有效”教学,往往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模式缺乏实践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
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察,一般是本门课程期末成绩。但学科竞赛类课程的学费核算主要参考该竞赛的级别和学生的获奖名次,未对教师和学生在竞赛前付出的努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作形成性评价;科研项目类课程的学分核算主要参考该科研项目立项单位的级别和项目的类别,对学生申报过程中形成的实践创新能力没有形成性评价。校园社团活动更是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因而难以把握在社团活动类课程学习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4. 创新项目比重偏低,经费投入不足
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经费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仅教育实习经费文科生平均600元、理工生平均800元,实践创新课程经费投入有限;学校每年投入各类竞赛的总经费约30万元,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则是学校与国家形成1:1的配套经费,此类活动虽有经费保障,但涉及面窄,可参与人数有限。经费问题更是牵制学校各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学校社团的经费来源大多是社团会员自筹,金额较少。
5. 学生意识淡漠,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及家长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学生自身也缺乏实践创新的主观意识,即使脑海里闪过实践创新的想法,也很少付诸实践。对各类竞赛参与积极性不高;如2014年,学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申报项目的数量刚刚满足方教育主管部门划拨给学校的申报数量;最后,各种社团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社团活动也没有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构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体系,优化不同课程资源,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及提升奠定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效整合“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与技能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效资源,建设互衔接、相互补充、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
2.注入现代教育理念,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要引导学生改变初高中期间固有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论课要善于启发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实践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性课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尝试和探索,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吸引学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目前学科教学活动中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发展,并且会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即使平时不努力也能在期末考中通过;而竞赛评价机制如果只对结果进行评价,不仅会忽略学生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等,还会对结果不好的学生造成打击,从而失去参与竞赛热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因此,要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学科考核方式上可尝试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而在竞赛评价方式上,应从终结性评价转变成形成性评价。此外,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学校应完善社团管理机制和条例,并且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社团工作评价体系,使社团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更好服务学生。
4.拓宽筹资渠道,增加经费投入
第一,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本科教学综合实践基地,为本科教学综合实践课程节俭经费。第二,要建增加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学校一方面可以争取国家、省教育厅的经费支持,积极参加国家、省教育厅主办的竞赛项目,认真申报国家、省教育厅的立项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及立项建设的训练项目。第三,鼓励和引进企业、服务行业为学校提供经费相关公费支持。第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吸引社会优势资源,为学生实践创新争取企业的经费支持。
5.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实践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创新精神,极调动学生潜能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实践创新课程的学习和活动中,并创造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实条件和课堂氛围;在各类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上,积极引导和动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实践创新,并给予技术和理论上的指导;严格把关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淘汰流于形式的社团活动,鼓励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 .
[2]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J]. 南京:江西高数,2009.
[3]余琨.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4]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1邱菊,吴英兰,章婕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校学生;吴晓宁,通讯作者,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贵州贵阳 550001,籍贯:陕西西安
项目经费:项目是贵州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066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