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偶得
2015-05-30吴宝钏
吴宝钏
文如其人是不假的,但一两篇文章,只能反映一个人的一两个侧面,当不得真的,要想读懂这个人的心态,这个人的表象,是要看他几万字或十几万字的文集的,这一点,学生做不到,教师是要日积月累来做的。学生要一捧水,我们要做长流的清溪,不学无源,常学常新。好在高中语文就那么几篇课文,涉及到的作家也就那么几个,常在语文一岗,有的是时空,比的是耐力,沉潜下来,必有所成的。
一、目击其物,以心击之
打开一篇课文,除了看题,就是看图了,看题如看眼,看眼知心,看图知意,这是读课文最快意的事情。目击其物,以心击之,你写你的,我想我的。先由题想文,按图索骥,看看我是作家,我能发挥到什么地步,这样想着、做着,不知不觉,一路走下来,会发现自己在且行且思中,与文学慢慢地有了一些缘分。
许多时候,当我们把事情当工作来做的时候,累!当事业来做的时候,美!作家写得了文章,我们也能写一些,当我们还没被名人定势之前,我们自己先在荆棘中摸索前行。走对了,开心;走错了,警醒。况且,文章,本没有什么对错,你可以这样做,我可以那样做,我和作家想的一样,一霎时,感觉自己原来也是作家的坯子,想的不一样,自己也会提醒自己:这样的题目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作家就是作家,我们还是要多学的。
第一次看苏教版高中语文中的《乡土情结》(柯灵)一文,心想,这类文章好写,小时候,还写过一首诗:“秋天到/落叶飘/像小鸟空中飞翔/似蝴蝶翩然舞蹈/秋天到/枫叶红/如烈日骄阳似火/若火焰熊熊燃烧/秋天到/丰收好/看硕果挂满枝头/瞧田野一片金黄。”也写过这类的记叙文,写过游泳的欢笑,写过捉鱼的搔痒,写过槐花的香甜和吃蜜蜂的趣事。长大了,人离开了家乡,心还惦记着往事,亲人的身影常在眼前。多少次在梦里,梦到亲人笑,亲人哭,老人去,新人生,忘不了家乡水,割不断父母情……这都是乡土情结啊。由己及人,想到了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到了《乡愁》的意象:邮票—船票—海峡。想了这么多,真的提笔来写,又不知从何下手了。
这样想着,忍不住看起了柯灵《乡土情结》的原文,第一部分他写了什么是“乡土情结”。不是论文式的给定概念,而是用古诗,讲场景,说表现,行文是那样的自然,有意料中的,更有意料外的,让人欣赏,也让人产生新的联想。接着在文章中写了为什么会有乡土情结,“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又像文身附体”,其中的语言,发散的思维,总让人一睹难忘。
教学生,自己必须先做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想到一处,玩到一起,当我们这样去做了之后,我们的许许多多想法,又何尝不是学生的想法呢?
二、缘文见人,睹著知微
看古装戏,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的,那一股入情入境的味道,让人着迷,书读到这种境界,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了。这样读书的人,他们是自己,也是作者了。这样想着,再看高中的文本,总想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面目和内心,然后,再看看作者其他的作品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了,欣喜;漏了,增补。在学用结合中,学生也跟着成了探究型的学生,他们每人读一篇,一个班就是几十篇,比教师一人读,一人讲更直观也更热烈。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看作品是一个方面,看人物的介绍也是必须的,这一步最好放在最后来做,因为我们最易先入为主,先定位作者是个什么样的,看文章是很容易贴标签的。我们学习语文求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不是去做评论家,就是评论家,也是先有材料,后有定性的。
量化在前,定性在后,高中的学生,他们不是小学生,有的是悟性,透过一篇又一篇文章,再来分析人物,有的是凭借,谈的是个性,你以这一篇为准,我以这一篇为准,汇总起来,凭着活生生的材料,就会跳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我们这样去学习文章之后,回头再来思索必修教材中的内容时,我们会产生忽有所得的灵感。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前,笔者把作者刘亮程《库车行》《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中的部分作品分发给学生阅读,请他们做些批注。初始阅读,我们只谈每人对所读作品的点评,然后,才进入文本学习。作为教师,是要提前把课备足的,不然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不知所云,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碰撞与整合。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散文,看了文章之后,才知道这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没有过多的抒情,却有很多的追问,追问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追问人与故乡的情结是什么,追问变化的多少和根源。我们在读作品时的一些观感,别人又怎么看,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参照,不必当真,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说得有理有据,这就是高中阅读——个性化的阅读。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文,也不能孤立地看人,将文与人、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才会进入高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21300)